•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魂归何处TXT下载>>魂归何处>> 1.认识赖雅TXT下载

    魂归何处: 1.认识赖雅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1956年2月,张爱玲获得爱德华。麦克道威尔会为期两年的写作奖金,随即迁往该会所在地新罕布什尔州的彼德罗居住。这个写作基金会为作家开了一个幽静的庄园,为一些有前途的作家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可以无优无虑、不被打扰地完成作品。

        张爱玲进入这里,她报的写作计划是一部长篇小说(可能就是《怨女》)。

        她开始读书、思考、构思。

        从拜访过胡适后,她觉得自己应该多读些书,更加充实自己,她很羡慕胡适,要像胡适那样既有渊博的学问,又能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

        她要看一些有关上海沦陷时期的书籍,胡兰成那时写的两本书她一直找不到,图书馆也没有,张爱玲绞尽脑汁很久想不出什么办法。突然她想起在香港时日本人池田笃纪到港后,曾受胡兰成之托去看她,虽然池田没有见到她,但却给她留下信与地址。实在没办法,她只好硬着头皮给池田写信,通过池田给胡兰成转寄了一张明信片。上面既没有称呼,也不落姓名,只写了两句:“手边如有《战难和亦不易》、《文明与传统》等书(《山河岁月》除外),能否暂借数月作参考?”后面留下她在美国的地址。这两本书是胡兰成以前在《中华日报》、《大楚报》的社论集。此时的胡兰成在日本已与大汉奸吴四宝的遗孀余爱珍结婚。但看到张爱玲的来信,自作多情,居然又动了非分的念头。他马上回了信,还寄上自己的近照以及回忆录《今生今世》上部,照例又是一套花花哨哨的语言撩拨张爱玲,说什么她是九天玄女娘娘,自己是得了无字天书云云,张爱玲对这些懒得理会,也不回信,但胡兰成还是不断地给她写信。她早已看透了胡兰成这人沾花惹草、口是心非、虚伪成性的人品,永远不会再有什么感情可言了。便写了一封短信给他:兰成:你的信和书都收到了,非常感谢。我不想写信,请你原谅。我因为实在无法找到你的著作参考,所以冒失地向你借,如果使你误会,我是真的觉得抱歉。《今生今世》下卷出版的时候,你若是不感到不快,请寄一本给我。我在这里预先道谢,不另写信了。

        爱玲十二月廿七①她斩钉截铁地断绝了胡兰成的胡思乱想。对这样的人,张爱玲真的是心如止水,春风不起了。爱已断,情已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她的写作是要在深夜完成的,白天对她来说是休息,因此看起来她比这里的任何人都优游自在。她整天的时间都陶醉于大自然之中,沐浴着春天的阳光,欣赏庄园那无边的绿草坪,看树间花开花落,天上云卷云舒,好鸟枝头朋友,落花水面文章,自是一派美景,助人文思。她感到了独处的静谧。

        然而在这时,住在这里的一位老人闯进了她的世界。这位老人是一位性格开朗豪爽的绅士,虽然头发已经白了,但仍显出一种年轻人的性格和活力,他有许多朋友,经常是高朋满座,谈笑风生。他认识了张爱玲,张爱玲也认识了他,他叫赖雅(fedinandreyher)斐迪南。赖雅是一位著名的左派戏剧家,也是一个与国际上许多知名人物有交往的活动家。他与张爱玲一样有着富有传奇色彩的魅力。

        赖雅和胡适同庚,比张爱玲大出整整三十岁。

        赖雅的父母是德国移民,1891年他出生于美国的费拉德尔菲亚。早在1914年,他就有一部戏剧入选现在这个麦克道威尔。克罗尼会的戏剧节。同年夏天,获得哈佛大学文艺学硕士学位,到麻省理工学院任教。赖雅很有才气,他曾以一晚上时间写成一个短篇小说,在美国当时颇有影响的《星期六晚邮》杂志社发表。从二十年代开始,他不断为世界各大报刊写稿,经常往返于欧美各国,他又很活跃,他的朋友中有不少是驰誉世界的文学大师,例如庞德、乔伊斯、福特、康拉德等等。1927年,赖雅在柏林结识了左派文学的大作家布莱希特,从而二人成为最亲密的朋友。赖雅当时有一部戏剧在柏林最有影响的剧场上演,德国的剧评家以为这出轰动的剧作出自布莱希特的手笔。

        1931年8月,赖雅的一个朋友电影导演约翰。休斯顿拉他去好莱坞专门编写剧本。这时,获193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辛克莱。刘易斯曾向别人预言,说他这位朋友赖雅会一夜成名。赖雅到了好莱坞后,与他合作的制片人和导演无一不赞赏他的才华,争为他出高薪(每周至少五百美元)与他合作。好菜坞那种高额收入和舒适安逸、灯红酒绿的生活氛围,使他中断了文学创作,荒废了他的才华。但他在美国的知名度却很高,名气比布莱希特要大得多。三十年代的好莱坞是世界左翼思潮的大本营,在这里,赖雅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徒,虽然他没有加入美国,只是亲密的伙伴,但是他对马克思主义有着狂热的信念。布莱希特因反对纳粹政权被迫流亡避难旅居美国时,只有赖雅等很少的朋友来往,赖雅并资助他旅费。赖雅与布莱希特合写了两个电影故事,并共同把《伽利略传》译成英文。布莱希特离开美国后,赖雅成了美国发行的布莱希特所有作品的正式代理人。在著名的德国“柏林剧团”成立时,赖雅又是唯一一位被正式邀请赴德成为永久团员的美国人。

        赖雅和布莱希特的交往,更增加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四十年代初,由于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正面描写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电影,其中1942年著名影片《斯大林格勒的好男儿》的作者就是赖雅。当时他与布莱希特热烈地讨论将每日新闻大事搬上舞台的可能性,致力于这个新剧种活报剧的尝试。赖雅的一些小说如《我听到他们唱歌》和戏剧《以色列城堡》,都被研究者认为是相当杰出的作品。②赖雅不仅在好莱坞编剧取得杰出成就,在摄影史和摄影理论上都有一定的历史地位,虽然这时的赖雅已经过了他文艺创作的黄金时期,但依旧有着才华横溢的老年男子成熟的魅力与风采。</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魂归何处,小说《魂归何处》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魂归何处 1.认识赖雅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