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魂归何处TXT下载>>魂归何处>> 3.中国的好莱坞传人TXT下载

    魂归何处: 3.中国的好莱坞传人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面对这样的生活,她徒唤奈何。

        既然大雅的纯文艺来不成,她就大俗,俗也俗得彻底,俗要俗得雅致,做到雅俗共赏,通俗而不庸俗,这是张爱玲的追求。张爱玲操起她另一个拿手好戏,为上海文华影片公司编写电影剧本。

        上海文华影片公司创办于1946年9月,是由民族资本家吴性栽独资办的。吴性栽也是一个老电影家,从事电影事业数十年,但影片上从不署名,他不爱名,只专注于他的事业。著名的电影导演桑弧(李培林)、黄佐临都是文华公司的台柱。龚之方也加入该公司。龚之方与桑弧知道张爱玲以前曾自编话剧剧本《倾城之恋》很轰动,他们经柯灵介绍到她的住处迈克公寓拜访,恳请张爱玲为他们编电影剧本。张爱玲起初有些犹豫,经他两人的怂恿,立即决定说:“好,我写。”然后几天时间,她翻看了杂志上的一些剧本,琢磨一下,就动笔写了起来,很快地完成了她第一个电影剧本《不了情》交到了文华公司。⑤她写惯了贵族式情调的小说,那是给有文化知识的人看的小说,她的标着“传奇”名字的小说并没有多少传奇故事,而是刻意对环境与情调,人物的心理、性格的细腻地刻画,尽管这些大都是写爱情的,但那是“高等的”,没有鸳鸯蝴蝶派式的曲折离奇扣人心弦的情节。她清楚地知道沦陷区里有闲阶级文人办的纯文艺刊物时代已告结束,现在面对的是一般的百姓,生活在生命线边缘为衣食忙碌的下里巴人,这正是她作品的买主,她的作品应该适合他们的需要。

        然而张爱玲却没有这种生活阅历,她的生活环境限制了她创作的领域。

        于是,她走电影剧本的创作路子。这样还是她熟悉的环境与人物,通过电影的方式“卖”给普通大众这个“最可爱的雇主”。

        但电影毕竟不同于小说。因为小说可以有少数人看,电影这东西可不是能给二三知己相互传观的。因此,她得研究一般观众的心理。她说。她对观众的心理没有一点把握,因为中国的观众最难应付的一点并不是低级趣味或理解力差,而是他们太习惯于传奇故事,如果没有曲折离奇可歌可泣的故事情节,不能打动读者的同情心或满足他们对传奇戏的欲愿,那么这“可爱的雇主”也未必肯买账的。她不得不稍稍迁就迁就读者(观众)的口味,根据好莱坞电影的一般手法,有限度地布置一个起伏波动的情节,有悬念、有巧合、有噱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和兴趣。张爱玲为上海文华电影公司写了两个剧本,《不了情》和《太太万岁》,一度还把自己的小说《金锁记》改编成为电影剧本。⑥《不了情》是一个爱情悲剧。写的是一位躲避家庭阴影到上海谋生的少女虞家茵与她所做家教的男主人夏宗豫之间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巧合促成了两人的相遇相识相爱,但这爱却是一个没有结局的“不了情”。1947年4月中旬,文华公司这部处女作被搬上银幕,由桑弧导演,陈燕燕、刘琼等主演。剧本与演员都是高水平的,因此,一公演便产生轰动效应,获得一致好评,被称为“胜利以后国产电影最适合观众理想之巨片。”(1947年4月6日上海《申报》评语)⑦然而电影替代不了小说,小说中的语言的韵味,意象的安排,心理的暗示在电影中不能充分发挥,张爱玲又把它改写成小说《多少恨》发表在《大家》上,作为她的小说向通俗文学过渡的标志。

        她在这篇小说开头的短序中说:“我对于通俗小说一直有一种难言的爱好;那些不用多加解释的人物,他们的悲欢离合。如果说是太浅薄,不够深入,那么,浮雕也一样是艺术呀。但我觉得实在很难写,这一篇恐怕是我能力所及的最接近通俗小说的了,因此我是这样的恋恋于这故事——”

        这篇小说的女主人公虞家茵,“她独自一人的时候,小而秀的眼睛里便露出一种执著的悲苦的神气,为什么眼睛里有这样多悲哀呢?她能够经过多少事呢?可是悲哀会来的,会来的”。

        她在电影院门口退掉多余的一张票,被一个中年男人要走了,这个男人“年轻的时候不知是不是有点横眉竖目像舞台的文天祥,经过社会的折磨,蒙上了一重风尘之色,反倒看上去顺眼得多”。虞家茵后来做了一家的家庭教师,为那家的小孩买生日礼物时,恰巧又碰上了在电影院遇到过的这个男人,他也在买礼物,更巧的是他也到了她要去的那家,这个中年男子便是她做家教的男主人夏宗豫,一个公司的经理。

        夏宗豫的家布置得很精致,但是冷冷清清,好像没有人住。他的太太是一个没有知识的乡下人,年轻时由父母包办成婚,婚后生一女儿,夫妻不和,太太一人长期住在乡下。见到了虞家茵,他从荒漠的感情里萌生了爱意,他的女儿小蛮,把两个人拉到了一起,他到虞家茵的住处去,看她的房间虽然狭小,又摆着书架橱子,火炉锅里还烧着饭,觉得“她这地方才像是有人诚心诚意地过日子的,不像他的家,等于小孩子玩的红绿积木搭成的房子,一点人气也没有”。他们之间产生了一丝温暖的感情,但当他与虞家茵坐在一起玩牌,看看前途如何,翻开牌,是“下下”,书上面写着“莫欢喜,总成空,喜乐喜乐,暗中摸索,水月镜花,空中楼阁”,两人都受了震动,沉默了。一个不祥的征兆。

        这个不祥的征兆应验了。虞家茵的父亲来到了上海。虞老先生自小就是一个挥霍钱财的浪荡阔少,一辈子吃喝嫖赌,没有正经职业的无赖,他娶了家茵母亲,生下家茵后,与妻子离婚,又娶了一个妓女,现在又抛下了这个女人一人来上海,骗走家茵手中一点点积攒下来的钱,转眼之间他挥霍一空之后又来了。他还缠着女儿不放,看到女儿在夏家做家教,他便摸了去,仿佛女儿已是夏家的人了似的,向佣人招摇撞骗。看见客厅没有人,“他马上手忙脚乱起来,开了香烟筒子就捞了把香烟塞到衣袋里”。他让夏宗豫在公司里为自己谋个职。可是不久把自己薪水挥霍完后,又将公款也装进自己的衣袋。

        虞老先生自从到了公司,便以未来的丈人“老长辈”自居,不断厚着老脸再来夏家要钱。这次,夏太太得到佣人告诉的消息后从乡下回来了。他不为自己女儿的处境担忧,反而极力要女儿做夏家的姨太太。他一方面对夏宗豫道:“我的女儿她跟你的感情这么好,她还争什么名分呢?

        你夏先生这样的身份,来个三妻四妾又算什么呢?“严宗豫转过身来瞪眼看着他,一时都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虞老先生又道:”你不必跟你太太闹,就叫我的女儿过门去好了!大家和和气气,你的心也安了。……“

        夏宗豫冷冷地喝住了他的胡言乱语后,第二天,他又到夏太太处,对夏太太说:“夏太太,我今天来就是这个意思。我知道您大贤大德,不是那种不能容人的。您是明白人,气量大,你们夏先生要是娶个妾,您要是身子有点儿不舒服,不正好有个人伺候您——哪儿能说什么离婚的话?真是你让我的小女进来,她还能争什么名分么?”

        这就是虞老先生的嘴脸,为了自己要骗钱,竟能狠心到出卖女儿,他的作人哲学是“顶要紧的是抓住几个钱”。他幽灵般地出现在虞家茵周围,一个可怖的阴影,遮挡了女儿对爱的美好憧憬,虞家茵忍受不了了,她不忍心与宗豫的感情沾上这重永远抹不去的阴影,不忍心使宗豫的女儿恨爸爸,像她恨自己的爸爸一样,她选择了“走”这条路,违背自己的感情,离开了上海。

        “水月镜花,空中楼阁”……又是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没有结局的结局。

        虽然是张爱玲最通俗的小说,也还要表现她的一贯的风格。

        《不了情》轰动以后,桑弧请张爱玲接着再写一部,他构思了一个喜剧腹稿讲给张爱玲参考,张爱玲因为确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手也熟了,又一气呵成写了《太太万岁》交给桑弧。

        《太太万岁》是一部爱情喜剧。女主角陈思珍(蒋天流饰)是一个上海普通人家的太太。她一结婚便由少女一跃而为“中年人”,跳掉了“少妇”

        这一人生幸福阶段。她是一个尽职的太太,在一个半大不小的家庭中周旋。

        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还有一个终日感到“怀才不遇”郁郁寡欢的丈夫唐志远。陈思珍在家里忙忙碌碌,既要哄住婆婆不为儿子操心,又借娘家的钱支持丈夫的事业,还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来安抚家中的佣人,她在家中是能干的女人,安于朴素的生活,一家老小都夸她能干;出了门又会穿上“雨衣肩胛”的春大衣,手挽玻璃皮包,打扮得粉白脂红。她面面周到,替丈夫吹嘘,替婆家争气,替娘家撑场面,替考试不及格的儿子遮羞。可是在她资助下丈夫时来运转,为自己的才华鼓舞,桃花运也随之而来,移情别恋,爱上了一个交际花。陈思珍在婆婆、娘家面前撒得圆圆的谎,一个个露出破绽,谁都不领情,谁都说她不好,丈夫知道自己的发财机会原来是太太一手造成的,“大丈夫”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也向她大发脾气。她被弄得里外不是人。但这个家被丈夫弄垮之际,又是她这个能干的太太,挺身出来收拾残局,吓退了交际花施咪咪(上官云珠饰)的敲诈勒索,保全了这个家,使丈夫回心转意。她也就又恢复了自己原来的生活与地位。

        这个喜剧充满了误会与巧合,添了一些噱头和笑话,这是张爱玲为了照顾电影的特点而做的妥协。但是,这只是在这本来平淡无奇的大情节中添入的小情节,添出戏来,虽然弄得几个演员忙得团团转,但这个故事还基本上保持她平时的作风。她的目的是“冀图用技巧来代替传奇,逐渐冲淡观众对于传奇戏的无厌的”。⑧环境是上海的小弄堂七十二家房客式的环境,气息是当时最熟悉的生活气息,人也是普普通通的小市民太太。她的生活情形里有一种不幸的趋势,使人变得狭窄,小气,庸俗,以致于社会上的人一提起“太太”两个字往往都带有点嘲笑的意味。中国人对太太们似乎没有过多的期望,除贞操外也很少要求。而有许多不“称职”的太太也就安然度过了一生。而那些尽职的太太,如同这出戏里的陈思珍,在一个半大不小的家庭里周旋着,处处委屈自己,顾全大局,虽然也煞费苦心,但和旧时代的节妇列女贤妻良母那种残酷的牺牲精神比较起来,就成了小巫见大巫了。陈思珍毕竟不是《列女传》上的人物,她比她们少些圣贤气、英雄气,因此看上去要平易近人得多。然而她却实在是更不近人情的。没有环境的压力,凭什么她要这样克己呢?这种心理很费解。如果说她有任何伟大之处,这伟大倒在于她是自动的,我们不能把她算作一个旧制度下的牺牲者。

        然而,这就是陈思珍这种人更可悲之处。一个少女一结婚立刻变成了中年人,应该有幸福的“少妇”阶段的生活她没有享受到,就进入了中年,具有中年人的气质了。她的悲哀也不是完全没有安慰的,她有一个快乐的“结局”,但她最后重新获得的“快乐”结局并不是什么快乐,只不过重回到以前那种没有自我人格的生活中罢了。所谓的“哀乐中年”,大概那意思就是她们的欢乐里永远夹杂着一丝辛酸。这就是所谓的“浮世的悲欢”。这就是她们所能得到的安慰。

        女人的可悲不是时代,不是制度,造成她们的悲剧是她们自己,是她们自己心甘情愿。陈思珍用她那圆滑的处世技巧费神的心机使周围的人们的生活圆滑化,使自己的生命悄无声息地逝去。

        女性自我的主体意识哪去了?

        如果说《金锁记》中的曹七巧、《花调》里的郑太太、《心经》里的许太太、《桂花蒸:阿小悲秋》中的阿小的生活是“浮世的悲哀”,那么,陈思珍的生活就是“浮世的悲欢”。“浮世的悲欢”更可悲,因而有一种“苍茫变幻”的感觉。

        这没有传奇色彩的琐碎平凡的生活照样能感动人。本来,如果从追求传奇效果上讲,张爱玲可以给女主人公一个“死亡”的结局:“死亡使一切都平等”。“但是为什么要等到死呢?生命本身不也使一切人都平等么?”看来,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的⑨。

        这部影片同《不了情》一样,由桑弧导演,选的演员像蒋天流、上官云珠、石挥、程之等都是一流的演员,所以该片比起《不了情》更为成功,轰动一时。</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魂归何处,小说《魂归何处》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魂归何处 3.中国的好莱坞传人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