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魂归何处TXT下载>>魂归何处>> 1.有“汉奸”嫌疑吗?TXT下载

    魂归何处: 1.有“汉奸”嫌疑吗?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张爱玲孤芳自赏,本来朋友就不多,知心更少,与胡兰成恋爱后,她更沉湎于两个人的狭小天地,除了炎樱、苏青来往外,其他人多不相通问。

        胡兰成为讨好她,在报刊上招摇,吹嘘,对张爱玲的身世与两人的关系大加渲染,对傅雷等人的善意批评横加指责,反唇相讥,信口开河,颇令时人侧目。连爱玲的舅舅也对她与汉奸混在一起大为不满。张爱玲的一位朋友女作家潘柳黛看不惯写了一篇文章,把胡兰成与张爱玲挖苦了一番。

        潘柳黛原来与苏青、张爱玲关系都不错,接触一段时间后她对张爱玲与别人格格不入的孤僻有点看不惯。潘柳黛说,张爱玲在待人处世的方法上虽不合于中国人习惯,但是却颇合乎外国人脾气。比方与人约会,如果她和你约定的是下午三点钟到她家里来,不巧你若时间没有把握准确,两点三刻就到了的话,那么即使她来为你应门,还是照样会把脸一板,对你说:“张爱玲小姐现在不会客。”然后把门嘭地一声关上,就请你暂时尝尝闭门羹的滋味。万一你迟到了,三点一刻才去呢,那她更会振振有词地告诉你:“张爱玲小姐已经出去了。”她的时间观念比飞机开航还要准确的,不能早一点,也不能晚一点,早晚都不会被她通融。潘柳黛和苏青上次去拜访张爱玲,张爱玲的盛装打扮就弄得她们俩很尴尬。苏青倒没什么意见,但潘柳黛心里很不高兴,从此就不常去了。

        潘柳黛看到了胡兰成写的《论张爱玲》,文中除把张爱玲的作品形容为“横看成岭侧成峰”之外,更对张爱玲的身世与“贵族血液”极尽能事地吹嘘一番。潘柳黛对胡兰成这神魂颠倒的文章感到肉麻,一时心血来潮,以戏谑的口吻,就发表了一篇《论胡兰成论张爱玲》,出于“幽他一默”的态度,把胡兰成与张爱玲大大调侃一顿。这篇文章,先“肉麻地”把稳坐“政论家第一把交椅”的胡兰成捧场几句,接着故意断章取义地问胡兰成对张爱玲的赞美“横看成岭侧成峰”,是什么时候横看的?什么时候侧看的?这还不算,最后把张爱玲的“贵族血液”挖苦得更厉害了。潘柳黛举了一个例子,胡兰成说张爱玲有“贵族血液”,因为她的父亲讨的老婆是李鸿章的外孙女,她是李鸿章的重外孙女①——其实这点关系就好像太平洋里淹死一只鸡,上海人吃黄浦江的自来水,便自说自话是“喝鸡汤”的距离一样,八竿子打不着的一点亲戚关系。如果以之来证明身世,根本没有什么道理,但如果以之当生意眼,便不妨标榜一番。以上海人脑筋之灵,行见不久的将来,“贵族”

        二字必可不胫而走,连餐馆里也不免会有“贵族豆腐”、“贵族排骨面”之类出现。最后并以“正是:请看论人者,人亦论其人”作结。

        这篇玩笑文章发表不久,作家陈蝶衣主持的大中华咖啡馆改组卖上海点心,果然便以“潘柳黛女士”笔下的“贵族排骨面”上市。胡兰成与张爱玲便对潘柳黛敬而远之,断绝了往来。

        1945年8月10日,日本投降前几天,张爱玲与日本女明星李香兰、日本军人松本、川喜多以及汪伪政府的陈彬、金雄白的“纳凉晚会”,在《杂志》15卷5期登了出来。在此前后,日本控制的报纸上“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的作家名单中,赫然列上“张爱玲”的名字。张爱玲心头一惊,赶忙写信辞去,然而白纸黑字再也没办法灭掉。

        几天之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汪精卫汉奸政府随之覆灭。国民政府回到南京后,对这些汪伪汉奸严行通缉正法,陈公博、梁鸿志等先后全被处决。他们手下的一些大小娄罗,有的被枪毙,有的被判刑,有的像胡兰成隐姓埋名逃走。“纳凉晚会”上的金雄白、陈彬这些“文化汉奸”,忙忙如漏网之鱼,急急如丧家之犬,早已逃之夭夭。

        张爱玲对政治从来都是漠不关心的,以前她发表文章的阵地《杂志》、《古今》、《苦竹》这些文化汉奸办的刊物纷纷停刊了,苏青主编的《天地》也被停掉了。张爱玲自信自己与政治没有关系,便泰然地保持沉默。

        但是背后的各种议论纷纷而来。张爱玲在沦陷区汉奸办的刊物上发表文章,文化汉奸捧她,大出风头。她与汉奸胡兰成的恋爱,成为人们议论的话柄。还有人拿出报纸,“大东亚文学者大会”上列有她的名字。因此,她被人暗中列入有“文化汉奸”嫌疑的名单上。

        她的朋友苏青更受到指责,有人说“敌人投降了,苏青大哭三天三夜”,还有人说苏青的文章是“性的诱惑”等等谩骂丑诋。苏青向来是泼辣的,她说:“是的,我在上海沦陷期间卖过文,但那是我‘适逢其时’,亦‘不得已’耳,不是故意选定的这个黄道吉期才动笔的。我没有高喊打倒什么帝国主义,那是我怕进宪兵队受苦刑,而且即使无甚危险,我也向来不大高兴喊口号的。我以为我的问题不在卖文不卖文,而在于所卖的文是否危害民国的。

        否则正如米商也卖过米,黄包车夫也拉过任何客人一般,假如国家不否认我们在沦陷区的人民也尚有苟延残喘的权利的话,我就是如此苟延残喘下来了,心中并无愧作。“她又说:”在这里我还要郑重声明:当时我是绝对没有想到内地去过,因为我在内地也是一个可靠的亲友都没有的。假如我赶时髦地进去了,结果仍旧卖文,而且我所能写的文章还是关于社会人生家庭妇女这么一套的,抗战意识也参加不进去,正如我在上海投稿也始终未歌颂过什么大东亚一般。“苏青这种亮烈难犯的脾气使她能继续写稿谋生。大报答应请她编副刊,条件是更换个笔名,她还不干。小报倒乐意她用真名,也肯出高稿酬,虽然把她的文章放在”木匠强奸幼女“之类的新闻下面,未免心痛,但为了在米珠薪桂的社会中谋生,她也顾不得这些了②。

        张爱玲没有苏青的豁达与泼辣,但她比苏青世故一些,她谢拒大报小报的“盛意”,沉默了一年多。从1945年8月至1946年全年,她没有发表任何作品,但仍不能免除人们各种议论。到1947年,她出版《传奇(增订本)》时,仿照苏青的先例,在书前写了一个《有几句话要同读者说》:我自己从来没想到需要辩白,但最近一年来常常被人议论到,似乎被列为文化汉奸之一,自己也弄得莫名其妙。我所写的文章从来没有涉及政治,也没有拿过任何津贴。

        想想看我唯一的嫌疑要末就是所谓“大东亚文学者大会”第三届曾叫我参加,报上登出的名单内有我;虽然我写了辞函去,(那封信我还记得,因为很短,仅只是:“承聘为第三届大东亚文学者大会代表,谨辞。张爱玲谨上。”)报上仍旧没有把名字去掉。

        至于还有许多无稽的谩骂,甚而涉及我的私生活,可以辩驳之点本来非常多。而且即使有这种事实,也还牵涉不到我是否有汉奸嫌疑的问题;何况私人的事本来用不着向大众剖白,除了对自己的家长之外仿佛我没有解释的义务。所以一直缄默着。

        她是一个职业文人,没有工作,只能靠稿费来养活自己,没有地方发表文章,她的生计便要发生问题,她只好重新振作起来,整理整理思绪,再写些东西。</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魂归何处,小说《魂归何处》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魂归何处 1.有“汉奸”嫌疑吗?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