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魂归何处TXT下载>>魂归何处>> 1.躲进小说避风雨TXT下载

    魂归何处: 1.躲进小说避风雨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张爱玲进入了这个有五十年历史的圣玛利亚女校,一个新的天地在她面前展开,一条通向事业的道路等着她前进。她充满着对未来的信心。她有一切刚刚走入人生之路少女的美好理想,又有多才多艺的才女的宏伟志愿,设想着中学毕业以后到英国去读大学。又想学画卡通片,把中国美术的风格介绍给美国,“我要比林语堂还出风头,我要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

        ②她理想中自己的前途应该是十分灿烂的,但各种悲哀会来的,会来的,一个一个不约而至。母亲去后,张爱玲又陷入一种苦恼之中。她不想回父亲的家住,但衣食还是要靠父亲供养,一个刚刚上学的小姑娘没有一分钱的收入,事事都离不开父亲。但去见父亲,又担心父亲的脾气忽好忽坏,好了对她和颜悦色地谈笑,不好的时候,又是不理不睬。她时常在徘徊、犹豫,心事重重,除了一个与她父亲不大来往的姑姑外,她没有感受到一丝家中的温暖。

        爱玲说她自己是先看言情小说,然后才知道有爱的。那时的通俗小说,是鸳鸯蝴蝶派小说最盛行的时候,张恨水、周瘦鹃、张资平的小说是家喻户晓的,报纸上每天连载着言情小说,社会上风靡的一些杂志如《紫罗兰》、《红玫瑰》等,也是鸳鸯蝴蝶派的阵地。这些言情小说不光少年看,成人也看,爱玲的父亲也常常一撂一撂地买来这些小说和报纸杂志堆在家中看,这是爱玲觉得父亲的家唯一使人感兴趣的地方,只有这些书报,仍然使她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但她与父亲不同的是,父亲是一个浪荡公子,百无聊赖,借以消遣寻找刺激,而女儿是厌倦家中的沉闷,深感没有父爱母爱的孤独,才在这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寻找一丝慰藉。她看这些小说,是全身心的,仿佛要把自己的整个人埋在小说里,小说成了她避风的港湾。小说里少男少女的卿卿我我,恩恩怨怨,感染了她,主人公好像是她自己,她随着小说中的人物一起高兴,也随他们而一起悲伤,但悲的时候多。常常看着看着,她就禁不住自己哭了起来。有时,她会把自己融入到自己的幻想世界里,写悲悲凄凄的故事来为自己流泪、感伤。早在小学里,她写了一篇完整的小说:女主角叫素贞,和她的情人在公园里玩,忽然有一只玉手在她肩头拍了一下,来的是她的表姊芳婷。素贞把芳婷介绍给自己的男朋友,但后来芳婷便与男朋友暗送秋波,眉来眼去,酿成了一出三角恋爱的悲剧,素贞痛心极了,就投水而死。爱玲是饱含感情写这个悲剧的,自己陪着女主角流了许多感伤的泪,也感动了她班上的所有小同学。小说用铅笔写在一个笔记本上,她的小同学们争相传阅,晚上睡在蚊帐里看,摩来摩去,字迹都给弄模糊了。小伙伴们一起随着小说人物的爱憎而爱憎。小说中的男子叫殷梅生,一个姓殷的同学憎恨这个人,不许他跟自己同姓,便问爱玲:“他怎么也姓殷,不行!”提起笔来就改成了王梅生。爱玲又改了回来,同学再改了过去,几次三番地改来改去,纸也擦穿了。③这是私下里做的,进初中后学校里要求的是新的“台阁体”,也就是准八股文,不是“说立志”,就是“谈知心”等论说文,写景也是正而八经的陈词滥调。她记得刚上初中时,一个师范毕业的作文老师一上课,说:“做文章,开头,一定要好,起头起得好,方才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结尾一定也要好,收得好,方才有回味。”大家认真地点头表示领会。那位老师继续讲道:“中间,也一定要好——”还未说出所以然来,同学们便哄堂大笑。

        ④不过爱玲就是在这样的作文课中,也常常能写出很优美文章,在她所保存的最早的原稿《理想中的理想村》就是这一时期写成的:在小山的顶上有一所精致的跳舞厅。晚饭后,乳白色的淡烟渐渐地褪了,露了明朗的南国的蓝天。你可以听见悠扬的音乐,像一幅桃色的网,从山顶上撒下来,笼罩着全山。——这里有的是活跃的青春,有的是热的火红的心……沿路上都是蓬勃的,甜笑着的野蔷薇,风来了,它们扭一扭腰,送一个明媚的眼波,仿佛是在时装展览会里表演时装似的。清泉潺潺地从石缝里流,流,流,一直流到山下,聚成一片蓝光潋滟的池塘。

        在薰风吹醉了人间的时候,你可以躺在小船上,不用划,让它轻轻地,仿佛是怕惊醒了酣甜的池波,飘着飘着,在浓绿的垂柳下飘着——这是多么富于诗意的情景哟!

        她那时的作文里还有一行很有名的警句,是直到后来仍然记得很清楚的:那醉人的春风,把我化成了石像在你的门前。⑤圣玛利亚女校(校内师生简称“圣校”),这是上海最负盛名的美国教会女子中学,由美国圣公会设立,与中西女塾同负贵族化声誉,条件要比一般国人自办的公私立学校优越得多。全部课程分为英文部与中文部,英文部包括英语、数学、物理、西洋历史地理、《圣经》等课程,采用英文课本,并且由英美教师(女子居多)担任教授。中文部包括国文、中国历史地理。

        担任国文教授的,初中以下是师范毕业的年龄在三十岁以上的中国小姐,初中以上多半是前清科举出身有功名的老学究。圣校与圣约翰青年中学、桃坞中学都是齐名的,也一样重英文,轻国文,学生毕业考教会大学和去外国留学的人很多。张爱玲是这个中学里以写作出名的女才子。

        爱玲同班还有一个很要好的女同学,也姓张,叫张如瑾,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才女,巧的是当时文坛上最流行的两个小说家也姓张——张恨水与张资平。张爱玲虽然也爱看,有时也学张资平用两个情感洋溢的“哟”字抒情,但始终不喜欢张资平小说的轻薄、虚浮,有点做作,而一力抬举张恨水;而张如瑾正好相反,偏偏酷爱张资平,贬低张恨水,于是两个姓张的小姑娘,为了两个姓张的大才子,互相争辩,晚上睡下来还要争吵,谁也说服不了谁。

        ⑥但争归争,毕竟是同学间好玩的事,想起来还是甜蜜的,这里比家庭的沉闷空气好的多,爱玲很乐于在学校里住,很少回去。家里比以前更生疏,更可怕了,因为父亲要娶后母了。

        她姑姑把这个真真实实的不幸消息告诉了她之后,张爱玲伏在姑姑家的小阳台上,伤心地哭了。她看过太多的关于后母的小说,知道后母意味着什么,后母往往是很残忍刻毒的角色,万万没有想到,这种人生不幸今天竟然落在自己身上。她恨父亲,刹那间更觉得父亲也是可惜的,那样的残忍而狠心,这时只有一个迫切的感觉,无论如何,不能让这件事情发生,她恨恨地想:如果那女人就在眼前,伏在铁栏杆上,我必定要把她从阳台上推下去,一了百了。

        但不幸终于发生了,有了后母,这家里就没有了安宁,受后母的白眼,她感到寒心,家离自己好远好远。她的弟弟子静和她的年老的保姆何干很受后母的折磨,爱玲于是更少回家去了。虽然父亲有时对她的作文很得意,鼓励她写诗,她写的七绝中,有一首《夏雨》“声如羯鼓吹花发,带雨莲开第一枝”,经先生浓圈密点,父亲也很欣赏,但家庭的不幸,使她高兴不起来,冷冷地客客气气地敷衍了过去。从此,她经受了感情上的沉重压抑,变得身体更消瘦,萎靡不振,沉默不语,神情板滞,不爱交朋友,整日呆呆地看着一个地方想着心事。张爱玲的性格一下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完全地换了样子,她的一个年龄较大的女同学与她在月夜下的走廊里散步,安慰她:“我是同你很好的,可是不知道你怎么样?”爱玲郑重地低低说道:“我是……

        除了我母亲,就只有你了。“这个女孩当时很感动,其实爱玲的心中已经近于不相信人间的真情了,骨肉之情还这么样,其它又有何说,她这句话随便说说而已,并不当真的,但看到同学的感动,她冷漠的心竟有点恻然。⑦爱玲为自己心痛,长歌当哭,写了《不幸的她》:”她“与同学雍姐在十年分别后,再次相见,雍姐已经结了婚,已有了一个美丽活泼的女孩子,正和她十年前那样,在海边度着快乐的日子。雍姐见了她低声叹道:”你真瘦了!“

        一星期过后,她忽然秘密地走了,留个纸条给雍姐,写着:“我不忍看了你的快乐,更形成我的凄清!

        别了!人生聚散,本是常事,无论怎样,我们总有藏着泪珠撒手的一日!“

        她坐在船头上望着那蓝天和碧海,呆呆的出神。

        波涛中映出她的破碎的身影——啊!清瘦的——她长吁了一声!“一切和十年前一样——人却是两样的!雍姐,她是依旧,我呢,怎么改得这样快?——只有我不幸!”

        暮色渐浓了,新月微微的升在空中,她只是细细的在脑中寻绎她童年的欢乐,她耳边仿佛还缭绕着从前的歌声呢!

        这篇文章发表在圣玛利亚女校年刊《凤藻》第十二期上,时间是1932年,她11岁。这是她在报刊上正式公开发表的最早一篇作品。⑧她的“处女作”就是以悲剧的故事开始。尽管她为了现实的冷酷躲进小说的世界,但现实的阴影仍然笼罩着她,她为自己营造的小说天地也始终抹不去那沉沉的阴影,哪怕在欢笑中也带着一丝丝悲哀,少女时期的阴影太浓太重,在她一生中都不能抹去。不幸使她痛苦,但不幸也成全了她,有了她的华贵的家族,有了那最深重广大的悲哀,才有了现代文学史上的张爱玲。人生的幸与不幸,往往相互倚伏。</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魂归何处,小说《魂归何处》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魂归何处 1.躲进小说避风雨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