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养生保健>>图解手足按摩治病秘术TXT下载>>图解手足按摩治病秘术>> 第二章 足部的经脉与身体的关系(7)TXT下载

    图解手足按摩治病秘术: 第二章 足部的经脉与身体的关系(7)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二章  足部的经脉与身体的关系(7)

        足厥阴肝经14穴位置与主治病症

        (1)大敦

        大敦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处。

        此穴有回阳救逆、调经通淋的作用。主治疝气、月经不调、子宫脱垂、便秘、心绞痛、冠心病、糖尿病等症。

        (2)行间

        行间位于足背部,当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此穴有清肝泻热、凉血安神、熄风活络的作用。主治痛经、小儿惊风、精神经分裂症、遗尿、消化不良、便秘、呃逆腹胀、心悸、胸闷气短、牙痛等症。

        (3)太冲

        太冲位于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此穴有平肝泄热、舒肝养血、清利下焦的作用。主治高血压、头痛头晕、失眠多梦、月经不调、遗尿、腹痛腹胀等症。

        (4)中封

        中封位于足背部,当足内踝前,商丘与解溪的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此穴有清泄肝胆、通利下焦、舒筋通络的作用。主治遗精尿闭、尿路感染、踝关节扭伤等症。

        (5)蠡沟

        蠡沟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处,胫骨内侧面中央。

        此穴有舒肝理气、调经止带的作用。主治性功能亢进、月经不调、子宫内膜炎、心动过速、腰背部及膝关节急慢性损伤等症。

        (6)中都

        中都穴位于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上7寸处,于胫内侧面的后中1/3交点处。

        此穴有舒肝理气、调经止血的作用。主治腹胀腹痛、痢疾泄泻、肠炎、急性肝炎、膝关节炎症、下肢麻痹疼痛等症。

        (7)膝关

        膝关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的后下方,阴陵泉后1寸处,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

        此穴有散风祛湿、疏通关节的作用。主治病症痛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症。

        (8)曲泉

        曲泉位于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内侧面横纹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此穴有清利湿热、通调下焦的作用。主治子宫脱垂、炎、前列腺炎、子宫收缩不全、月经不调、痛经、肾炎等症。

        (9)阴包

        阴包在大腿内侧,当股骨内上髁上4寸处,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此穴有调经止痛、利尿通淋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盆腔炎、遗尿、小便不利、腰腿痛、腰肌劳损等症。

        (10)足五里

        足五里在大腿内侧,当气冲(足阳明经)直下3寸处,大腿根部,耻骨联合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此穴有舒理肝经之气、清利下焦湿热的作用。主治湿疹、肿痛、遗尿、倦怠、胸闷气短等症。

        (11)阴廉

        阴廉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穴直下2寸处,大腿根部,耻骨联合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此穴有调经止带、通利下焦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腰腿痛、下肢痉挛等症。

        (12)急脉

        急脉在耻骨联合的外侧,当气冲穴外下方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前正中线旁开25寸处。

        此穴有疏理肝胆、通调下焦的作用。主治子宫脱垂、疝气、鞘膜积液、肿痛等症。

        (13)章门

        章门在侧腹部,当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处。

        此穴有疏肝健脾、理气散结、清利湿热的作用。主治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肠炎泄泻、肝脾肿大、小儿疳积、高血压、腹膜炎、烦热气短、胸闷肢倦等症。

        (14)期门

        期门在胸部,当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

        此穴有健脾疏肝、理气活血的作用。主治肠炎、胃炎、胆囊炎、肝炎、心绞痛、心肌炎、肾炎、高血压等症。

        五、足少阳胆经

        附图:足少阳胆经  01005

        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瞳子髎穴),向上至额角部的颌厌穴,下行到耳后的完骨穴,然后折回上行,经额部至眉上的阳白穴,再向后折至风池穴,沿着颈部行于手少阳经的前面,至肩上交出手少阳经的后面,向下进入缺盆。

        耳部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于耳前,至目外眦后方。

        外眦部的支脉:从目外眦处分出,下行至大迎穴,与手少阳经分布于面颊部的支脉相会合,到达目眶下,下行经颊车穴,由颈部向下会合于前脉的缺盆穴,然后向下进入胸中,穿过横膈,联络肝脏,属胆,沿着胁肋内,出于少腹两侧腹股沟动脉部位,经过外毛际,横向入髋关节部的环跳穴。

        缺盆部直行的脉:从缺盆下行至腋,沿胸侧,经过季胁,向下会合于前脉的环跳穴,再向下沿着大腿的外侧,出于膝外侧,下行经腓骨前面,直到腓骨下端,浅出外踝之前,沿足背行出于足第四趾外侧端的足窍阴穴。

        足背部分支:从足背部临泣穴分出,沿第一、二跖骨之间前行,出于足大趾端,折回穿过趾甲,分布于趾甲后的丛毛处,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主要病候:主治侧头、目、耳、咽喉病、热病、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口苦、目眩、疟疾、目外眦痛、腋下肿、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疼痛、足外侧痛、足外侧发热等症。

        足少阳胆经44穴位置与主治病症

        (1)瞳子髎

        瞳子髎在面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

        此穴有平肝熄风、明目退翳的作用。主治角膜炎、视网膜炎、屈光不正、青少年近视眼、白内障、青光眼、夜盲症、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症。

        (2)听会

        听会位于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此穴有开窍聪耳、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突发性耳聋、中耳炎、腮腺炎、牙痛、咀嚼肌痉挛、面神经麻痹、脑血管后遗症等症。</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图解手足按摩治病秘术,小说《图解手足按摩治病秘术》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图解手足按摩治病秘术 第二章 足部的经脉与身体的关系(7)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