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养生保健>>图解手足按摩治病秘术TXT下载>>图解手足按摩治病秘术>> 第二章 足部的经脉与身体的关系(2)TXT下载

    图解手足按摩治病秘术: 第二章 足部的经脉与身体的关系(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二章  足部的经脉与身体的关系(2)

        此穴有健脾和胃、利尿除湿的作用。主治急慢性肠胃炎、消化不良、肩胛部疼痛、下肢麻痹等症。

        (8)地机

        地机位于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处。

        此穴有健脾渗湿、调经止带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炎、腰痛、遗精、缺乏,以及胃痉挛、乳腺炎、下肢痿痹等症。

        (9)阴陵泉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此穴有清利温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遗尿、尿失禁、尿路感染、肾炎、遗精、阳萎,以及消化不良、腹水、肠炎、痢疾,女性炎、月经不调等症。

        (10)血海

        血海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处,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此穴有调经统血、健脾化湿的作用。主治妇产科疾病,如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等,以及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等。

        (11)箕门

        标准定位在大腿内侧,当血海与冲门连线上,血海上6寸处。

        此穴有健脾渗湿、通利下焦的作用。主治遗尿、遗精、阳萎、炎、湿疹等症。

        (12)冲门

        冲门穴位于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处,当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

        此穴有健脾化湿、理气解痉的作用。主治炎、子宫内膜炎、乳腺炎、乳少、胃肠痉挛等症。

        (13)府舍

        府舍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冲门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4寸处。

        此穴有健脾理气、散结止痛的作用。主治肠炎、阑尾炎、便秘,以及腹股沟淋巴结炎、附件炎、炎等症。

        (14)腹结

        腹结在下腹部,大横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处。

        此穴有健脾温中、宣通降逆的作用。主治蛔虫症、肠炎、腹膜炎、痢疾,以及支气管炎、阳萎、脚气等症。

        (15)大横

        大横位于腹中部,距脐中4寸处。

        此穴有温中散寒、调理肠胃的作用。主治肠炎、习惯性便秘、肠寄生虫、四肢痉挛、流行性感冒等症。

        (16)腹哀

        腹哀位于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4寸处。

        此穴有健脾和胃、理气调肠的作用。主治消化不良、痢疾、胃溃疡、胃痉挛、胃酸过多或减少,以及消化不良、便秘、肠出血等症。

        (17)食窦

        标准定位在胸外侧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处。

        此穴有宣肺平喘、健脾和中、利水消肿的作用。主治气管炎、肺炎、肝炎、腹水等症。

        (18)天溪

        天溪穴位于胸外侧部,当第4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处。

        此穴有宽胸理气、止咳通乳的作用。主治肺炎、支气管炎、哮喘、乳汁分泌不足等症。

        (19)胸乡

        胸乡位于胸外侧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处。

        此穴有宣肺止咳、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肺炎、支气管哮喘、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膈肌痉挛等症。

        (20)周荣

        周荣位于胸外侧部,当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处。

        此穴有宣肺平喘、理气化痰的作用。主治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支气管扩张等症。

        (21)大包

        大包位于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

        主治哮喘、胸膜炎、心内膜炎、肋间神经痛、全身疼痛、无力等症。

        二、足太阳膀胱经

        附图:足太阳膀胱经  01002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的睛明穴,上致额部,左右交汇于头顶部的百会穴。

        此经脉分支从头顶部分分出,到耳上角部位。

        其直行主干: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位置,再进入颅腔联络于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项后(天柱穴),下行交汇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挟着脊柱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另一支脉从腰部分出,向下沿脊柱两旁,穿过臀部,通过大腿后侧外缘进入腘窝中(委中穴)。

        后项的支脉:从后项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直下,经过臀部的环跳穴(属足少阳胆经)下行,沿着大腿后外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面,沿着第五跖骨粗隆,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阳肾经。

        主要病候:主治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精神方面的病症和热性病,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如小便不通、遗尿、目痛、迎风流泪、头疼、项、背、腰部以及下肢后侧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等症。

        附表:足太阳膀胱经67穴位置与主治病症

        (1)晴明

        用手按内眼角可以触摸到一凹陷处。用手指上下移动,可以感觉到鼻粱深处有隐痛。这就是穴位。

        此穴位不仅对解除眼睛疲劳有效,而且还对小儿惊厥、抽风疗效也很显著。

        (2)攒竹

        攒竹位于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此穴有清热明目、祛风通络的作用。主治近视眼、视力减退、急性结膜炎、眼肌痉挛,以及头痛、眶上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等症。

        (3)眉冲

        眉冲在头部,当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处。

        此穴有散风清热、镇痉宁神的作用。主治头痛、眩晕、癫痫、鼻塞等症。

        (4)曲差

        曲差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神庭与曲差连线之间。

        此穴有清热明目、安神利窍的作用。主治头痛、眩晕、癫痫、三叉神经痛、鼻炎、鼻窦炎、结膜炎等症。

        (5)五处

        五处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处。

        此穴有清热散风、明目镇痉的作用。主治头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视力减退、鼻炎、感冒等症。</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图解手足按摩治病秘术,小说《图解手足按摩治病秘术》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图解手足按摩治病秘术 第二章 足部的经脉与身体的关系(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