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恐怖灵异>>那过去了的事TXT下载>>那过去了的事>> 第五十八章 在京沪还见到了老同学和我爸爸的同事TXT下载

    那过去了的事: 第五十八章 在京沪还见到了老同学和我爸爸的同事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坐火车又到了北京,这次开会豪华气派没有了,比前几次那种讲排场,摆阔气的势头小了很多。

        公司营销中心的地址也搬到了紫竹院附近一所不知名的普通楼上。在会上,就决定了一个议题,各地的机构规模要在春节期间,将已经缩小各大区的基础上再缩小若干个,这次会由新任的营销中心的领导主持。

        这位营销总监是在加拿大留学回国的。当年留学回国的人比较吃香,这种人叫“海归”,本世纪初大批的“海归”回国,那时留学的也不太多。但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不同,那些人是自费出国留学的,说是留学实际上是干活,是洋“上山下乡”或叫“洋插队”,是比我稍微时间靠后的一批人。但我们的留学是极少见的,经公派公费考试留学,可以说是中国最珍贵的留学生,我没做好只不过我的机会没掌握好而已。

        我再仔细一问,我们这位营销总监在加拿大留学早期竟是看仓库的,以后又在加拿大的大学学习。对于种种不同的留学生,他们的素质我也是知道一二,对于九十年代以后的出国留学生,他们大都是自己出去的,主要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挣钱。不过这人也实诚,看来也不是凭有钱出国的。这次在北京开会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见到了我在大学的同学,也是当时最想见到的李冬梅,他可是我在大学中最要好的同学。

        我当初在北京时,就早晚想着见他,和他联系了几次不想他总是出差。于是我想反正在北京有时间,一定会见到他。谁知后来公司的一个调令竟然让我立即去珠海,后来一直到处漂泊也没有机会见面。

        这次会议开完回来之前给李冬梅打了个电话,恰巧他有空,我们于是就约好在“西客站”附近北京城乡贸易中心的一处火锅店见面。

        我还是按约好的提前去了,见面时他还戴着个帽子低着头向我走来,让我认不出来他,实际上我一眼就把他认出来了。他已经苍老了许多,脸也黝黑了,还起了许多的疙瘩,只是我们在大学时留下的那个眼睛上的伤痕隐隐约约还在。

        我一见面就和他拥抱了起来,我说:

        “你老多了,为什么这样显老”

        他苦笑道:

        “你不知道这么许多年没见面了,我们分别约有近二十年了”

        我怎么忽视了这一点呢。

        他还带了位同学,让我猜猜是谁。我一眼也认出来了,是曲音,他是我们同一届另外一班的同学,在我离开东北前还到过我们市一次,那时我还和一个同学接待过他。

        听曲音说李冬梅离开北大后就和他在一起合伙干过,怎么现在还一起做呢,怀着一些疑问我们去了附近的火锅店。

        这吃饭当然我来做东,我们三人边喝边聊,到北京了,就喝点儿北京二锅头。谈了以前在大学的时候,一起回忆了那些令人难忘的时刻,谈了我们一些工作过程的经历。

        冬梅当初是在北大费孝通手下做秘书,为什么不做了呢,他大概是嫌这工作太熬人而且出头的时间慢,以后就和我一样辞职下海,与曲音在海南岛做起了木材生意。曲音也是看中冬梅曾做过费孝通的秘书这一优势,和他合作干了起来,一直合作的还可以。

        我们喝的是北京二锅头酒,知道冬梅也能喝一些。那时我可是能喝,曲音也能喝些,于是多年未见的我们就放开量喝了起来,那可是五十七度的北京红星二锅头。

        后来我也多了些,就埋怨起了冬梅,我说:

        “你啊,就是心太高了,你辞什么职啊,再干几年费孝通死了你也就出来了呗,他已经八九十了。你啊还是觉得在学校的样子啊,在社会上多么地不容易,出来起码也是个正处吧!”

        实际上与其说他,还不如先撒泡尿照照我自己,我还不是一样吗。这样说说聊聊,把他埋怨了一番。这时曲音已经不行了,趴在酒桌上睡了,冬梅也喝的东倒西歪。我还在慢慢地喝着,忽然冬梅在椅子上坐着,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不省人事,我连忙又是拍又是喊,他俩才慢慢醒了过来。

        他们醒来后,我突然意识到还有任务呢,一看表只有十几分钟火车要开了,于是急忙和他俩告别,就慌慌忙忙跑向了西客站,刚刚上车就开动了。真悬,这样迷迷糊糊在火车上坐到了上海市。

        在上海停了没几天,你们说又碰上了谁?原来他是我们县公路管理站的李松,是上海知青招工到公路管理站的。这位李大哥,我为什么叫他李大哥呢,提起他来又要说一阵子。

        可以说李松和我们家是世交了。他大我六岁,他也是上海人,早年属于上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去了我们县,先是在我们县的值班分队干过,后来养路段招工他在我爸爸手下做工人。先是一九七六年跟我爸爸建造过稻田大桥,在工地上协助我爸爸工作,后来我爸爸当上了公路管理站的一把手,他也经常到我爸爸家去,也是在我家常见他。

        那时我就和他熟悉,在七七年黑龙江省乌拉嘎森林火灾时,我们为了扑火,在山上住了一个多月,风餐露宿艰苦的了不得。在爬那“八里岗”时,李松还记得我和他在一起,我们抢吃大米饭砸了腐乳罐子抢吃时他也参与了,那时是吃得多么香啊!今年(二零一五年)他夫妇两人来老家的城市看我妈妈和我们,还在一起回忆过这段儿往事。

        我在大学时他到哈尔滨市出差,我爸爸还让他稍带过我上大学时借给陆基林的三百元钱。我和妻子结婚时在北京,还靠他大姐帮忙买了紧缺的中华香烟和两瓶茅台酒,也是对我们不小的帮助啊。在我儿子一岁多的时候,我出国前,我岳母在我们市里抱着儿子要回我们县时,正巧他乘公路管理站的吉普车到我们市里出差,再回去时我岳母她们坐了他的车回了我们县。他曾和我爸爸妈妈在一起工作过,这不是世交吗,他经历了我家三代人啊。

        后来他回到了上海市,我到上海时又和他碰上了,那时他已在上海好像已经办了内退,闲着没事儿。我就对他建议到可以上我的公司来吧,闲着也是闲着,多少挣点儿钱,每月一千五,一周来我公司一次。他也算是我的部下还是知已,他熟悉上海市,到处走走看看,车马费我们还给报销多好,他就同意了,这样就在我公司做了一年多的业务员。

        他对我们很是热情,记得过端午节时他还给我们送来了南方特色的棕子,有肉和鸡蛋馅儿的,我还是第一次吃。我们在一起也是很和睦,工作、私人关系也不错。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那过去了的事,小说《那过去了的事》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那过去了的事 第五十八章 在京沪还见到了老同学和我爸爸的同事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