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恐怖灵异>>那过去了的事TXT下载>>那过去了的事>> 第三十五章 因驱赶蛇而结识了田中一家人TXT下载

    那过去了的事: 第三十五章 因驱赶蛇而结识了田中一家人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回到了林业技术中心,和小段测了“保水剂”植物的重量,又和富田做了外国松的调查。发现日本人用的“测高器”与我国的不同,他们使用起来简单、携带方便而且比较先进,只要对准树高一瞄,像手枪一样扣下扳机就行,非常快速就可以搞定。我想,这小鬼子是聪明,竟然发明了这么快捷的东西。

        我和小段还与富田进行了“标准地”(林业测量中的一种专业术语)的调查,每棵树都要测量,测它的树高,以得出它每棵树的体积就是材积等树生物学数据,也是很辛苦的。

        这几天,久米室长又交给我了一项特别任务,让写一篇关于中国林业的文章,两三千字就行,要在日本的《三重林业》杂志上发表。这件事情不错,我再三问了能发表吗,他笃定地点点头,说不仅能发表,还有一笔稿费呢!

        于是我就动手开始写了,写些什么呢,中国的林业这个题目有些大了,我又不是林业的权威人士,黑龙江省的林业倒也行,因为黑龙江的林业事业在中国也有代表性,我是黑龙江省来的,也算是熟悉。我把这个想法给久米说后,他说也可以,我又想,写黑龙江省的也中,要是把我们市林业专业学校也介绍了不是更好吗,我们市林校能在外国的刊物上出现,也是为林校争光啊,要是能有幅照片更好,图文并茂,林校的光辉形象在国外刊物上一出现,林校的领导不是脸上也有光了吗,也是我黄钧的大大功劳嘛。可惜手头上没有这么张照片,我就给当时的高校长写了封信,让他赶快拍照,要林校大门的照片,要把那个大牌子要照上,如此交代一番后便静等他的照片到来,那时从中国的黑龙江省来回信件要半个月的时间,我就赶紧开始写作,题名先拟作《中国黑龙江省的林业事业》吧,不过要用两个月的时间呢,一切来得及。

        在三重县林业技术中心我们四人还认识了一家人,他家就居住在技术中心旁边,和我们宿舍只相隔一道绿篱。

        这天,我在宿舍附近的樱桃树下,看樱桃树竟然结了许多的果实,差不多像大拇指那样大,尝试着吃了几个能不能吃,它们稍微有些涩,还不能吃。正在这时,在宿舍附近的绿篱上,绿篱被修剪的方方正正,很是整齐,上面竟然趴着一条有一米半长的大蛇,在绿篱的上面懒洋洋的趴着,大概正在被晴朗的阳光照射,上午的阳光非常温暖,大蛇在它的蛇洞里也感到太凉了,出来暖和暖和。却不知让我给发现了。我是有点儿怕蛇,便惊恐地大叫:

        “有蛇,有蛇!”

        这一喊不要紧,却喊出来了旁边住的邻居,跑出来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她也大喊大叫:

        “有蛇,在哪儿?”

        我忙不迭的一指,大蛇却不见了,这时妇人一边跑,一边喊:“是有毒的,是有毒的蛇”!

        她的家里又出来个十二三岁的少女,这时我们宿舍小安和小段也跑了出来,大家围追堵截了一阵,突然看见了大蛇的一段儿尾巴,还没收回去,我就跑上前去,拿着铁锨一阵乱打,然后定眼一看,大蛇的身体卷曲了几下,铁锨打中了它的头部,又挣扎了几下,身子就软绵绵地瘫了下来,渐渐就不动了。

        那位妇女看了看这条死蛇,说:

        “这是条毒蛇,打死了它好,这附近也没见过有毒蛇啊”,

        见我们几个用中国话聊天,不知道我们究竟是韩国人还是越南人,就问道:

        “你们是哪国人”?

        我们说:“是中国人”,

        她说:

        “你们的日本话说得太好了,有空欢迎到我家来玩啊,我叫田中,今后请多关照,这是我女儿”,

        她指了指那个小姑娘说,和小姑娘一起弯腰给几人鞠了个躬,收拾了死蛇的战场后,安文才把死蛇拿了回去,又说:

        “让小郑给咱们回去做个蛇餐”。

        小郑他是上海人,说是会做,这小安是东北林业大学七七级森保专业的,朝鲜族人,比我大一岁。把死了的蛇拿回去后,小郑见了大喜过望,立即表示,这次要好好地施展施展手艺,给我们做一个正宗的“清炖蛇汤”。他把这条蛇剥去皮去了内脏后,用菜刀剁成了十几段儿,放到锅里,添上水,放上盐和佐料。这次,他也不敢像上次炖王八汤那样疏忽了,在灶前老老实实等着,锅开后停了一会儿,就给我们盛了几碗端了来,一尝,还真鲜美,这是我第一次喝蛇汤,味道儿真的不错,大家对小郑的厨艺赞不绝口。

        然后我们聊起了田中家的情况。

        “她家这么近咱们去看看吧”

        我提议道。

        于是我们四人就收拾收拾了,都穿上了见客人的衣服,整整齐齐的,这天午饭后就去了她家。

        进了她家后,她的老公田中不在,女儿上学,就她一人在家里。看来她一人在家也无聊,见去了四个外国的年轻人,也相当高兴,又是给我们拿拖鞋、又是倒茶、又是给我们让座,坐下后和我们一起聊天,问长问短,寒暄话没完没了,对我们也是很热情。

        日本女人在年轻时还是能找个工作做一做,一般结婚后就当全职太太了。田中太太也是这样,她丈夫在一家公司当职员,她不用工作整天在家相夫教子,到超市买东西,也是很寂寞的。过了几天,田中太太来到了我们宿舍,邀请我们四人晚间到她家做客,她家丈夫也回来,平时丈夫不按时回来,说这次一定按时回来。

        过了几天,我们四人晚间打扮得衣冠楚楚的,带了两件小礼物去了她家。小姑娘也在,一家三口,一位打扮的利利落落的中年男人在家,这应该是田中先生。一交谈就能感到这位田中的文化水平就不高,看样子他的确是家里的一家之主,谈话中不时地喝令太太做这做那,他太太也是低眉顺眼,张罗事情。过了一会儿,田中借故走开。

        这位田中太太就没话找话说,还翻出了她的影集来,一页一页翻着给我们看。这本影集记录了她从小到大的种种经历,早期是黑白照片,后期日本人普及了彩照就在她的影集中出现了。从她上小学时开始,她背着双肩书包,身穿裙装学生制服,这是二战刚结束时候,她一边给我们看一边作介绍,那时日本家里很穷,连像样的鞋子都买不起,如今生活才算好起来,后来她上了专科,日本人叫“短大”,她的学历要比她的丈夫高,年轻时从照片上看得出也算是漂亮。我们边看边称赞她,人是如何如何漂亮,特别是小段,嘴尤其甜蜜,总是不停地夸奖她,这位太太的兴致就上来了。

        一会儿,田中也回来了,有些粗暴地打断了我们观看影集,吩咐太太准备饭菜,太太说都准备好了。但田中全家人都比较礼貌、客气,家里还有钢琴,小姑娘在学习,我们让她来演奏一下,田中太太连忙让孩子弹一弹。这一招儿很灵,无论是中国的还是日本的,家长都喜欢客人让自己的孩子表演才艺,小姑娘弹了一首名曲,一首弹下来,的确也听不出是天才,就是中规中矩。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全日本出现了一个风气,就是几乎家家有适龄孩子的话就买钢琴,特别是有女孩子的家庭,因此不论是城市农村还是穷人富人,家家都希望培养出钢琴家来。大家也明白这是在赶时髦,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天才。这时这股风已有些走下坡路,田中听了听他女儿的演奏后也叹气说,就是买了钢琴也没用,孩子不是那块料啊!这话说的不假,在往后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的旧钢琴大批来到中国,中国又开始步日本人的后尘,在城市中的中产阶级也几乎都买了钢琴。是啊,哪个家庭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呢!

        后来四人在她家吃饭,所做的日本料理基本上是在超市买的现成的,像煎水饺、生鱼片之类的,也是一大桌子。席间田中频频敬酒,他这时也非常客气,又问了中国的许多事情,可一句也没提有关政治方面的事情。在日本关心政治的人是绝少的,而那时的我们,倒是很在乎政治,既然他们不往这方面扯,我们也就罢了。不过田中太太的确是个好主妇,她待人接物是无微不至,面面俱到,学历也有。估计在家是位相当称职的太太,日常在家也是孤身一人,用现在咱们的话讲“真是白瞎这人才了”。

        在日本也有极少数已婚妇女就职的,大多就是在超市打打零工之类的,图挣个零花钱而已,但她看来在家也不愁吃喝等,总之,认识了田中太太这位热心的邻居,以后我们在宿舍也能有个照应。

        转眼到了七八月份,是盛夏季节了,在日本夏天也是酷暑难耐,周末我们常常到塾里附近的小河里游泳,三名女生至今也就会个“狗刨”。一次,小段独自一人在湍急的河流中不知不觉的就进了较深的漩涡里,其它地方都是仅没大腿的小流,只有在漩涡的一处比较深,她的本领有些不济,呛了几口水,眼看就要沉下去了,在翻白眼喊救命时幸亏杨名多及时赶到,救了她一命。杨名多身材不高,但游泳水平可以,只见他奋不顾身,用漂亮地自由泳,把个小段拉到岸边后,小段吓得惊慌失措,哆哆嗦嗦,不知所以。杨名多给她披上了毛巾,把个小段猛批了一顿。其实,杨名多和小段已各有对象,从那以后,他俩的关系就有些密切了。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那过去了的事,小说《那过去了的事》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那过去了的事 第三十五章 因驱赶蛇而结识了田中一家人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