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诡异的谜团TXT下载>>诡异的谜团>> 大清宫中的四大奇案(3)TXT下载

    诡异的谜团: 大清宫中的四大奇案(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大清宫中的四大奇案(3)

        而早在这之前的张煌言(即张苍水)曾写过一首七言绝句,揭露两人之间的暧昧关系。这首题为《建夷宫词》的诗中这样写道:

        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

        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掖庭犹说册阏氏,妙选孀闺作母仪。

        椒寝梦回散,错将虾子作龙儿。

        这首诗成于顺治七年(1650年),该诗写成之后在民间快速流传开来,在当时造成了极大的轰动。这是唯一一份可以称之为“史料”指出“太后婚”的诗歌。但这是否属实呢?我们需要从历史和诗歌及诗人本身来进行剖析。张苍水把这首诗题名为《建夷宫词》,建是指建州,“夷”是指夷狄,这里没有用后金,也没有用清,很明显诗中带有一种强烈的民族偏见。结合史料,张苍水作诗时应该是处在江南,当时尽管清军已经入关,但南明小朝廷存在于江南一带,并且和清朝正处在对立的状况,处在异地、异国(南明)之人所记的话根本不能成为历史的证据,而且这也不是史料,只是一首诗,诗的创作可以夸张,可以比附,我们甚至还可以说是张苍水有意作来的诋毁之言。

        理由五:孝庄死后,不愿与皇太极合葬,下嫁之事不打自招。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75岁的孝庄离开了人世。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孝庄并没有与皇太极合葬于关外昭陵,而是要求别葬于关内盛京之西的昭西陵。这一不合情理的请求,引发了多方的揣测,世人以为发生这种变故很可能是下嫁之故。

        但在“太皇太后遗诏”中却记载太后不愿与皇太极合葬的理由。孝庄对康熙说:太宗的山陵奉安已久了,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吧。康熙遵嘱,并将祖母生前居住的慈宁宫殿拆迁移建到孝陵附近的昌瑞山下,改称“暂安奉殿”,停灵其中。直至雍正三年(1725年),才在暂安奉殿原处就地建造陵园,葬入地宫。

        显然她认为皇太极已经故去很多年,如果把他的坟重新开启的话,就惊动了亡灵。她很长时间和儿子顺治、孙子康熙生活在一起,祖孙三代感情深厚,这样她最后选择和儿子、孙子葬在一起也是合乎情理的,这也不能证明她就曾下嫁过多尔衮。

        除了野史和一些小说诗歌中会有“太后下嫁”这样的情节描写,在中国现存的史料上我们从来没有发现过任何关于太后下嫁的材料,也没有关于顺治下的下嫁诏书,有人说可能是后世政府为了保存脸面特意将其销毁了,那么国外的呢?“太后下嫁”如此大的事情一定会有诏书送到朝鲜,但是在朝鲜的《李朝实录》中我们也没有看到相关事件的记载,显然这件事是根本不存在的。

        其实有很多人也倾向认为:“太后下嫁”为假,但两人有情为真。清军入关后,多尔衮凭借他的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在大清政坛上有着无人取代的地位。多尔衮提携原本不受重用的满达海、阿巴泰、尼堪继承了王位。他们成为议政王之后,自然对多尔衮唯命是从。此时,从八旗兵力的分配情况来看他也具有压倒性的夺位优势。在八旗当中,多尔衮实际上握有两黄、两白、正蓝五旗,对两红旗亦有影响力,只有完全属于郑亲王济尔哈朗的镶蓝旗是唯一的敌对势力。

        在这样的优势之下,他何事不可为?他首先贬斥了郑亲王济尔哈朗,然后诛杀了豪格,朝野上下无不对他臣服,但他最终还是没有夺取皇位,原因何在呢?是顾念兄弟之义?是顾及叔侄之情?如果是的话他不会诛杀豪格。那是为何?也许他唯一有所顾忌的,就是孝庄太后。作为少年时的爱侣,孝庄太后以万般柔情,约束着多尔衮的“最后行动”,其间不知费了孝庄多少苦心,也可能是其中之一。</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诡异的谜团,小说《诡异的谜团》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诡异的谜团 大清宫中的四大奇案(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