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北京可以这样玩TXT下载>>北京可以这样玩>> 第十一章 国子监(3)TXT下载

    北京可以这样玩: 第十一章 国子监(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十一章  国子监(3)

        看出来了么?放牛出身的朱元璋喜欢白话文,而且管理学生政策的中心词是:狠。据说,明朝的国子监里的学生就有自杀的了,自杀方式是上吊,还有就是饿死的。学生受不了,也就闹学潮,闹了两次,第二次起事的学生头叫赵麟,朱元璋听见了,即刻把赵麟杀了还不解气,又命在国子监立一长竿,把他的脑袋挂在上面示众。这不出奇,出奇的是过了十年,这朱元璋一想起这事就来气,有一天就召集全体教职员和学生训话。碑上所刻,就是训话的原文。

        但是呢,这件事本来是发生在当时的南京国子监的,也许后来的永乐皇帝觉得老皇帝这通话训得太精彩了吧,所以特地在北京又刻了这么一个复本。

        7.汪曾祺考证的国子监

        汪曾祺考证了很久,也弄出了些国子监的陈年旧事,我觉得也很有趣。

        国子监的课业历来似颇为稀松。学生主要的功课是读书、写字、作文。……每隔六日作一次文,每一年转堂(升级)一次,六年毕业,学生每月领助学金(膏火)八两。学生毕业之后,大部分发作为县级干部,或为县长(知县)、副县长(县丞),或为教育科长(训导)。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用途,是调到中央去写字(清朝有一个时期光禄寺的面袋都是国子监学生的仿纸做的)。从明朝起就有调国子监善书学生去抄录《实录》的例。明朝的一部大丛书《永乐大典》,清朝的一部更大的丛书《四库全书》的底稿,那里面的端正严谨(也毫无个性)的馆阁体楷书,有些就是出自国子监高材生的手笔。这种工作,叫做“在誊桌上行走”。

        据朋友老董说,纳监的监生除了要向吏部交一笔钱,领取一张“护照”外,还需向国子监交钱领“监照”——就是大学毕业证书。照例一张监照,交银一两七钱。国子监旧例,积银二百八十两,算一个“字”,按“千字文”数,有一个字算一个字,平均每年约收入五百字上下。我算了算,每年国子监收入的监照银约有十四万两,即每年有八十二三万不经过入学和考试只花钱向国家买证书而取得大学毕业资格——监生的人。原来这是一种比乌鸦还要多的东西!这十四万两银子照国家的规定是不上缴的,由国子监官吏皂役按份摊分,祭酒每一字分十两,那么一年约可收入五千银子,比他的正薪要多得多。其余司业以下各有差。据老董说,连他一个“字”也分五钱八分,一年也从这一项上收入二百十两银子!

        老董说,国子监还有许多定例。比如,像他,是典籍厅的刷印匠,管给学生“做卷”——印制作文用的红格本子,这事包给了他,每月例领十三两银子。他父亲在时还会这宗手艺,到他时则根本没有学过,只是到大栅栏口买一刀毛边纸,拿到琉璃厂找铺子去印,成本共花三两,剩下十两,是他的。所以,老董说,那年头,手里的钱花不清——烩鸭条才一吊四百钱一卖!至于那几位“堂皂”,就更不得了了!单是每科给应考的举子包“枪手”(这事值得专写一文),就是一笔大财。那时候,当差的都兴喝黄酒,街头巷尾都是黄酒馆,跟茶馆似的,就是专为当差的预备着的。所以,像国子监的差事也都是世袭。这是一宗产业,可以卖,也可以顶出去!

        8.关于作弊

        一个朝代要烂透了,它的教育一定也跟社会上的任何一个行业差不多,只剩下一件事,就是怎么把权力变现。

        我们都是从考试制度出来的,看国子监,有些东西看着看着就想发笑,因为那些游戏我们都很熟悉。就说“夹带”吧,我的天,我们也搞过“夹带”,要应付这种考试制度嘛,谁知我们用铅笔用钢笔写的夹带,与这国子监展览里的夹带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他们一张小纸条上,文字密集和微小到得用放大镜才能看见,他们可都是用毛笔写字的!

        如果我是国子监的祭酒,逮着一个作弊技术这么好的,我一定推荐他去搞微雕,雕米,或是雕头发,都行。

        在这个展览里,讲述的古代大学生从入学考试,到上课学习,到毕业分配的全篇故事。我觉得今天的大学毕业生看看也很不错。

        9.历代那些最优秀的毕业生们

        我们一直没弄清楚优秀毕业生的概念,比如,当下的优秀毕业生一般都是成绩好的,或是能直接当学生会主席的。可是,我们如果用五十年作为一个分析单位,找一所最著名的大学吧,你会发现五十年的时间里,成绩在前几名的都算上,几十年下来,也没见几个稍微优秀的。

        可是,古代好像还不一样,在国子监的进士碑林里,一共刻着51624名进士姓名,汇聚了元明清三代的优秀毕业生。这些优秀的毕业生中,像张居正、于谦、袁崇焕、徐光启、纪昀、刘墉、林则徐、李鸿章、刘春霖、沈钧儒……可谓都是一代人杰,每人都有一个长长的、和时代以及历史连在一起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讲起来还不褪色。这就是说,过去的教育除了从死读书到读书死这一条线不好,它另外还有一条暗线,那就是气节教育,大义教育,所谓凛然大义,需要他死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死节而去。这一点虽不值得大加夸耀,但也不能一点没有。</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北京可以这样玩,小说《北京可以这样玩》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北京可以这样玩 第十一章 国子监(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