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禅堂夜话TXT下载>>禅堂夜话>> 第四讲 打禅七的由来(1)TXT下载

    禅堂夜话: 第四讲 打禅七的由来(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四讲打禅七的由来(1)

        (2007年12月13日早六支香)

        古人建禅堂,是为了成就参禅的人集体修学。禅堂,又名僧堂,就是一个寺院、一所丛林所有的出家众集中居住、参学、生活的地方。僧堂是一座寺院七个堂口中的一个堂口。古代的寺院又称为伽蓝,伽蓝者,众园之义也。一座伽蓝有七个堂口,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堂口就是僧堂,或者叫禅堂。

        在古代,禅堂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在里面居住和参学。最初,从一寺之主的住持,一直到清众,都住在僧堂里。所以,住持有另外的一个称谓,叫堂头大和尚。就是说他是僧堂的带头人。带头做什么呢?带头参禅打坐。在僧堂,行如斯,坐如斯,住如斯,食如斯,都在这个地方。当时的禅堂有所谓长连床,实际就是通铺,后来叫做广单。长连床,就是一个床和一个床连接起来,每个人只占一块地方。有所谓“三条椽下,七尺单前”的说法,“三条椽下”,指其床横三尺,头顶上方有三条椽;“七尺单前”,指床的长度。这就是一个出家人生活的空间。

        古代寺院有很大的,也有不是很大的。僧堂一般都是住上一百人左右,当然,有一些大禅师出世,底下的弟子特别多,参学的门人特别多,也有住三五百人的。但是,像那样的情况毕竟不是很普遍,一般来说也就几十个人。像赵州和尚、临济禅师,都是鼎鼎大名的大禅师。当时,他们两位都是在河北办道场,接引学人。北方天气苦寒,而且生活条件比较差。赵州和尚当时住持的观音院,住的僧人并不多,总共只有三四十个人;临济禅师的门下人也不多,也只有几十个人而已。赵州和尚的语录中曾经提到:参学的人都到南方趁饱暖去也。南方天气好,饮食丰富,生活条件也比较优越,所以自古以来,中国的南北方就存有差距。

        历史上有记载的最大禅堂是由南宋时期的大慧宗杲禅师修建的。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禅师,受皇帝的敕命,住持杭州径山寺。因他承袭的是临济宗法脉,所以在他住世的时候号称临济中兴,有许多人从他参禅。他在径山建筑一个千僧阁,能够供一千个出家人在里面打坐、生活。千僧阁就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大的禅堂。

        在今天,禅堂修得很大的地方不多,而殿堂修得很大的地方,倒是有。像大殿、罗汉堂、万佛楼,有些地方都修得很大。殿修得大,是为了接引更多初机的人参加大型的法事活动。而现今参加坐禅的人,就相对少些了。目前在中国大陆,禅堂修得大的,要数扬州高旻寺。那里每年有十个禅七,有三五百人参加坐禅。其次,像河北的柏林禅寺,那里每年打五个七。虽然禅堂不大,但是有三个禅堂。出家众有一个禅堂,能够坐一百人左右;在家众有两个禅堂,一个禅堂是男居士,一个禅堂是女居士,每个地方可以坐一百五十人左右。要是都坐满,就可以容纳四百人左右参加打禅七。其他的一些地方,有些仅限出家人参加打禅七,而在家人想参加打禅七就比较困难。只有像高旻寺、柏林寺,允许在家众参加禅七。

        禅堂里的一切设施,都是随着宗风的转变而不断发展变化。在古代,由于住持寺院并在禅堂领众熏修的堂头和尚、首座和尚,像东堂首座、西堂首座、前堂首座、后堂首座,大部分都是明眼善知识。所以,禅堂的规矩相对来讲就比较宽松,靠每个人的自觉。</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禅堂夜话,小说《禅堂夜话》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禅堂夜话 第四讲 打禅七的由来(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