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穿越东南非洲TXT下载>>穿越东南非洲>> 第五站 索法拉省(Sofala)(10)TXT下载

    穿越东南非洲: 第五站 索法拉省(Sofala)(10)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五站 索法拉省(sofala)(10)

        1940年的马普托市华人社区蓬勃发展,共有5个华侨团体。分别为:1,中华会馆。是当地华人最大的团体,会馆为华侨集资兴建,宏伟壮观,是马普托市大型建筑物之一,常有外种人结群前往参观。2,国民党支部。地址是租赁一栋洋楼,内部设施用东方人的品味布置得富丽堂皇。支部在1922年前后盛极一时,党员差不多占到全埠华侨半数之多,当地官员常来造访,与支部负责人交往甚密。到了“九一八”之后,支部出现衰败之相,再加上南非总支部内部发生分裂,常务工作大受影响,至此支部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3,致公堂。会所是会员积资兴建的一座2层高的别墅楼,也很华丽,会员非常团结,此种精神令人钦佩。以前也曾辉煌过,后因资金短缺,会务活动日益减少,其总会设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4,四邑会馆,为当地四邑人士组建的团体。5,联安社。是南顺人士组建的社团。四邑会馆与联安社建立的宗旨是加深同乡之间的联络,互相扶助,并无它意,二者经费均靠月捐的收入来维持。

        鼎盛之时的独立前期

        独立之前是莫桑比克华侨事业的鼎盛时期,这时的华人经历多年的奋斗,已成为当时社会的富贵阶层,移居莫桑比克的华侨数量也从30年前的500人增至5000多人,增幅达10倍之多,其中有2000多人生活在马普托,另有3000人生活在贝拉。华侨从事的职业,仍然集中在农业、商业和手工业3个方面。在农业领域,华侨的农场数量达30多家,其中已有2家挤身于全莫农场的3强之列,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大宗香蕉的出口依然是华侨农场的重头戏。据马普托市老华侨任南华介绍,他的农场在独立前每天就可收获香蕉50吨。因当时的农产品出口是对外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说华人社群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莫桑比克重要的经济命脉。当华人在农场种植获利颇丰后,就把一部分资金投入商业中去,促进当地商业贸易的繁荣与发展。现位于7?24大街的弗兰萨商业中心 (franca centro comercial) 实际上是由老华侨何先生自建和创办的全莫桑比克首家超级市场,随后他又开了2家,也就是说在独立前期,仅何先生1人在马普托市就开办了3家大型超市。至于遍及全市的华人商店更是数不胜数,而由华人自建的商业和公寓大楼也多达五、六十座。在手工业方面,华侨开办了2家铁工厂,其余从事的仍是木匠,集中于木器的制作和楼宇的建造。可以说,华侨在当时的经济与社会建设中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甚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独立前期的华人社群与葡殖民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当时中华会馆设立有中华小学,是华侨子女学习汉语以及传承中华文化的地方,当局政府对华侨教育并不限制和刁难,而且极为尊重和赞赏,学校的教师资格、课外活动、教科书的选编以及授课时间均由华人自己处理,华人在法律上不受歧视,有结社、教育、言论、行动等自由,葡人也不干涉,这与生活在邻国南非境内华侨所遭受的恶劣待遇犹如天堂和地狱之别。另据任南华夫妇回忆说,当时的社会治安很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他们在家时敞门迎客,外出后经常忘记锁门,没有紧闭门窗的概念,因为那时很少发生偷窃和抢劫案件。非洲人被白人踩在脚下,不要说偷或抢,连正常的行动都会受到种种限制,白人政府岂能容忍其胡作非为!至于现在偷窃成风、抢劫横行、世风日下的现象,则是在独立之后由种种原因而造成的社会顽症。</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穿越东南非洲,小说《穿越东南非洲》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穿越东南非洲 第五站 索法拉省(Sofala)(10)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