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穿越东南非洲TXT下载>>穿越东南非洲>> 第五站 索法拉省(Sofala)(8)TXT下载

    穿越东南非洲: 第五站 索法拉省(Sofala)(8)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五站 索法拉省(sofala)(8)

        足足找了2个钟头,到上午10点时,我来到agostinho neto小学旁,突然看见相邻旁边有一座曾被市民称为“华人俱乐部”(clube de chines),而今已成为城市档案管理处(arquivo da cidade )的大楼,顶部高高地刻有“致公堂”三个汉字,二楼侧面的大门上还镶嵌有中国南方特色的木雕,我暗自庆贺:终于找到了!莫桑比克华侨在马普托和贝拉的状况可以合二为一,整体来写了。

        ★文中文                  莫桑比克华侨的历史和现状

        非洲国家莫桑比克最早被华人称为“莫三鼻给”,此名从斯瓦希里的发音msimbiji得来。首都马普托市在独立前被称为“洛伦索─马贵斯”(lourenco marques),早期也有华侨则称之为“罗连士麦”埠或“罗连斯─马克”。据莫桑比克国家图书馆馆藏英文资料记载,明成祖朱棣的太监郑和下西洋时,曾沿着莫桑比克海峡到达该国海岸索法拉地区(sofala),这有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的华人群体涉足于此。另据生活在莫桑比克的老侨民口述,莫桑比克的华侨历史已有220余年,但最早定居下来的华侨是谁?因何种原因或以何种方式抵达此地?现因缺乏详尽的史料而无从考证。真正具有文字实效的记录则要从19世纪最后的1/4时间提及,或者说约在1875年之后,第一批华人移民蹒跚地踏上这块非洲人的土地,开始他们异常辛酸的创业之路。

        开创洪荒的19世纪

        大约130年前,华人开始有规模地移居莫桑比克,至于原因,史籍记载有两种解释:一是因为政治关系。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清王朝末期,各地的反清斗争使得国家进入一个风雨摇摆的动荡时期,一些政治人物因参与反清活动而为政府所不容。二是因为经济关系。广东、福建等沿海诸省很早以前就有闯荡南洋的历史,那时人们多因经济的窘迫和谋生的艰辛而背井离乡,依靠海外亲戚或同乡的关系外出淘金。除上述两种解释外,也有人提出非常肯定的第三种原因:最早到达莫桑比克的华侨是被澳门政府充军至此。莫桑比克与澳门同为葡萄牙人殖民地,因此两地间存在一些必然的联系不足为奇。那时被葡人统治下的澳门华人居民,一旦触犯当地法律,葡殖民政府便将其充军到莫桑比克,因当时的马普托仍是一片蛮荒之野,正需要吃苦耐劳的华人来此开天辟地。他们在做工期间,披荆斩棘,挖河筑路,条件十分恶劣,有华人不断地因之病逝于此,而葡政府绝无怜悯之意。等到工期结束,葡政府并不设法安置,而是采取就地放之的方式,所有被充军的华人,全凭其个人的能力自生自灭,在远离故土的马普托市就地生根。

        据莫桑比克国家图书馆馆藏英文刊物(fusion and concessions)记载,第一批有规模地闯荡莫桑比克的华人是来自广东省四邑县的木匠,他们于1875年之后定居在马普托和贝拉港。当1886年至1894年修筑马普托至南非边境小镇科马蒂普特(komatipoort)之间以及1892年至1898年修筑贝拉至津巴布韦小镇乌塔利(umtali)之间的两条铁路线时,大批劳力廉价的华工从中国沿海地区被招募而来,工程完工后,便有一些人留在莫桑比克。至19世纪末,当莫桑比克的首府从莫桑比克岛迁移至马普托市后,葡属东非殖民政府便大兴土木、扩建街道,以前简陋的矮房悉数拆除,开始兴建高层的水泥洋楼,于是需要大量的技工,特别是木工。中国人的建筑技术在当时已是有口皆碑,在工钱与吃苦方面也非他人能及,葡萄牙人便于澳门大量招雇华工,然后运抵马普托进行屋宇建设。所以,在后来马普托市华侨当中,木匠者居多,正是这个原因。华人华侨的数量因之而日渐增多。</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穿越东南非洲,小说《穿越东南非洲》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穿越东南非洲 第五站 索法拉省(Sofala)(8)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