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改变人类生活的100大奇趣发明TXT下载>>改变人类生活的100大奇趣发明>> 第七章 文化娱乐类(3)TXT下载

    改变人类生活的100大奇趣发明: 第七章 文化娱乐类(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七章 文化娱乐类(3)

        比罗把自己的发明称之为“油溶笔”,并且在英国申请了专利,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他开了一家小工厂,专门生产“油溶笔”。遗憾的是,比罗的发明拥有同样的缺陷,“油溶笔”质量不佳,由于油墨的稀稠难以掌握,所以不是不出油,就是书写的时候弄得一手油污。他们的发明虽然不成功,但是却被别的人看出了这种发明的价值。爱弗斯公司的老板雷诺慧眼识珠,他认定这是一种大有前途的笔,因此请一位奥地利化学工程师弗兰茨基参与油墨的改良,弗兰茨基在油墨中加入了乙醇等化学物质使它完全克服了原来的缺点,这样第一批圆珠笔诞生了。

        紧接着,在美国纽约街头出现了一张海报,说是几天后,在一家叫金贝尔斯的商店里,将有人作水下写字表演。在水下怎么写字呢?这则广告吸引了许多人。到表演那天(1945年10月19日),前来观看的人竟有5000多。雷诺不得不将表演移到商店外的街头进行。表演开始了,只见雷诺拿起一枝笔,伸到一个盛满水的玻璃箱里,在一张硬纸上很流利地写着,写完后拿出来一看,纸上有着一行行清晰的字样。美国人喜欢新奇的东西,这种笔立即引起了他们的极大的兴趣,10000枝笔当天就卖光了。

        雷诺的圆珠笔是可以添加油墨的。一管油墨用完后,可打开管子的后盖,再灌油墨进去,就像自来水钢笔添加墨水一样。这种笔使用时间一长,由于圆珠的磨损,就要发生油墨外漏的现象。于是有人提出了研制耐磨性好的宝石笔珠或合金笔珠的设想。这个方案在试验中又产生了新问题:笔芯间内侧与笔珠接触的部分易被磨损,仍然会因间隙增大而使油墨漏出。

        正当人们对此难题一筹莫展时,日本发明家中田藤三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使难题迎刃而解。他的主意非常简单,将灌装油墨的小管做得细一点,油墨可少装一些。这样,还没等到笔珠损坏,油墨就用完了。到时扔了再换一支就行了。

        中田的发明终于使圆珠笔在全世界流行起来。后来,美国的化学家弗朗兹?西奇在加利福尼亚配制出一种供印刷机用的粘性液体,这种速干液体一暴露在空气中就在表面形成一层皮。由于这种墨水的出现,圆珠笔的漏水和墨水凝固把小球粘住的问题就彻底解决了。更加完善的、优良的写字笔流行开来。今天,圆珠笔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书写工具。

        回形针

        clip

        人物简介

        约安?维拉(johan vaaler),1866年生于挪威,于1899年发明了回形针,并在德国取得了专利。另外,这项发明于1901年在美国也获得了专利。1910年去世。

        发明史话

        人类通过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最终与动物区分开来。然而,由于人类思维的局限性,从产生制造某种工具的设想到这种工具最终被应用,这一过程比我们想象的要漫长得多。比如:被用来固定纸张的回形针。

        为了保存人类发展的足迹,人们开始书写历史。于是各种各样的书写材料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如古埃及的纸沙草纸、中国的纸、欧洲的羊皮纸等。然而,一个小难题出现了,怎么固定纸张才能保存得最好呢?

        最初,人们在纸张上钻洞或者切缝,然后用布条或丝带串起来,末端用蜡固定。尽管这种方法沿用至今,然而太过麻烦。

        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60年代),大头针的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人们开始用大头针来固定纸张。相对于早期的办法,大头针要方便得多。然而,批量生产的大头针容易生锈,纸上往往锈迹斑斑。而且,拆下的纸张的边缘还会留下针洞。甚至,手指还要时不时地遭受针刺的折磨。那时,人们开始渴望一种新的固定纸张的小器具。

        不久,在1864年出现了“纸夹”。这是一片带有两个小牙齿的金属板。通常把纸张夹在金属板与小牙齿之间。尽管这种纸夹不会刺破手指,但还是会在纸张上留下印痕。更重要的是,没有一种能够方便制造这种纸夹的机器,手工制作的纸夹极为昂贵。

        1867年,撒母耳?费伊为了将车票夹在一起,把钢丝弯曲后夹在车票的边缘。这就是最早的回形针。不久,这种回形针就出现在美国的办公室。制作方法很简单:将金属丝弯曲。

        1896年,美国人马休?斯库勒(mathew schooley)制作了一种回形针:将铁丝弯曲成圆形,两头重叠。但是,相比于现在的回形针,他少绕了一圈。

        1899年,美国的一位名为威廉?米德尔?布鲁克的工程师制造了一部机器。这种机器能够让金属丝弯成双重环圈,从而制成新的纸夹。

        也是在这一年,挪威人约安?维拉制造了一个小器具,并于1901年在德国申请了专利 (因为挪威当时没有专利制度)。专利描述如下:用具有弹性的质材(如铁丝),弯成长方形、三角形或其他形状,铁丝的首尾两段最后平行。这种回形针和现在的回形针非常相似,但是,它也比现在的回形针少绕了一圈。就是这一圈的差别,让它有了致命的缺陷:夹文件时,很难将它扳开。

        在1900年,康利思?伯若斯兰(cornelius brosnan)也申请了回形针专利,他的回形针已经比较好用,但是还是会破坏纸张并且使纸张脱落。经过改进,他又在1935年用有弹性的铁丝制作了新的回形针。

        1921年,卡拉弟加密了回形针的回行路,针身做成了“节状”。这种回形针不但能夹紧纸张而且还不会伤害纸质。这时的回形针,才具备了今天的形状。</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改变人类生活的100大奇趣发明,小说《改变人类生活的100大奇趣发明》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改变人类生活的100大奇趣发明 第七章 文化娱乐类(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