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中国人最爱喝的100种名茶TXT下载>>中国人最爱喝的100种名茶>> 绿茶 第一章(4)TXT下载

    中国人最爱喝的100种名茶: 绿茶 第一章(4)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绿茶  第一章(4)

        黄山的景美,黄山的茶更美,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黄山毛峰就产于这里。具体产地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吊桥阉、慈光阁及半山寺周围。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

        黄山产茶历史悠久。明代许次纾的《茶疏》记载:“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若歙之松萝,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香气浓郁,并可雁行,与岕颉顽,往郭次甫亟称黄山……”《黄山志》也记载:“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雾茶”,传说这就是黄山毛峰的前身。

        清代江澄云《素壶便录》记述:“黄山有云雾茶,产高山绝顶,烟云荡漾,雾露滋培,其柯有历百年者,气息恬雅,芳香扑鼻,绝无俗味,当为茶品中第一。”又据《徽州商会资料》记载,黄山毛峰起源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前后),当时有位歙县茶商谢正安开办了“谢裕泰”茶行,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清明前后,他亲自率人到黄山充川、汤口等高山名园选采肥嫩芽叶,经过精细炒焙,创制了形味俱佳的优质茶,由于该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取名“毛峰”,后冠以地名为“黄山毛峰”。

        关于黄山毛峰,还有一个传说。

        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到黄山春游,夜晚借宿于一座寺院中。老和尚泡茶敬客时,知县看到开水冲泡下去,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就直线升腾,约有一尺高,然后在空中转一圆圈,化成一朵白莲花。知县问后方知此茶名叫黄山毛峰,临别时老和尚赠送此茶一包和黄山泉水一葫芦,并嘱一定要用此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熊知县回县衙后正遇同窗旧友太平知县来访,便将冲泡黄山毛峰表演了一番。太平知县甚是惊喜,便携茶进宫请赏。皇帝令他表演,然而不见白莲奇景出现,皇上大怒,太平知县只得据实说道乃黟县知县熊开元所献。皇帝立即传令熊开元进宫受审,熊开元进宫后方知未用黄山泉水冲泡之故,讲明缘由后请求回黄山取水。取到黄山泉水的知县,在皇帝面前再次冲泡玉杯中的黄山毛峰,果然出现了白莲奇观。皇帝大喜,升熊开元为知府,可熊开元却脱下官服玉带,来到黄山云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

        黄山毛峰一般采于每年的清明谷雨,采摘的鲜叶要先进行拣剔,剔除冻伤叶和病虫危害叶,拣出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叶、梗和茶果,以保证芽叶质量匀净。然后将不同嫩度的鲜叶分开摊放,散失部分水分。为了保质保鲜,要求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当夜制。炒制过程分杀青、揉捻、烘焙三道工序。杀青程度要求适当偏老,即芽叶质地柔软,表面失去光泽,青气消失,茶香显露即可。揉捻时速度宜慢,压力宜轻,边揉边抖,以保持芽叶完整,白豪显露,色泽绿润。烘焙分初烘和足烘。初烘过程翻叶要勤,摊叶要匀,操作要轻,火温要稳。足烘温度60℃左右,文火慢烘,至足干。拣剔去杂后,再复火一次,促进茶香透发,趁热装入铁桶,封口贮存。

        制好的黄山毛峰外形美观,每片长约半寸,尖芽紧偎在嫩叶之中,状若雀舌。尖芽上布满着绒细的白毫,色泽油润光亮,绿中泛出微黄。冲泡后,雾气结顶,清香四溢。茶汁清澈微黄,香气持久,犹若兰惠,醇厚爽口,回味甘甜。茶凉之后,香味犹存,故人称“幸有冷香”。一芽一叶的泡开以后,变成“一枪一旗”,光亮鲜活,有“轻如蝉翼,嫩似莲须”之说。</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中国人最爱喝的100种名茶,小说《中国人最爱喝的100种名茶》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国人最爱喝的100种名茶 绿茶 第一章(4)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