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道: 第三章 徽商商道:“贾而好儒”走四方(4)
第三章 徽商商道:“贾而好儒”走四方(4)
明朝时,富商汪琼曾捐资治理苏州阊门外的河道,以便交通。乾隆时,苏州有一座穿越运河的渡僧桥遭遇了火灾而毁坏,马上就有八家布商捐款修桥,其中有六位是徽州人。对一些小商业城市的影响,徽商的作用更为突出。他们在那里开店设铺,拓街建房,造亭楼、建园林、置会馆、辟码头等,直接推动市镇建设的发展,使之更具规模,更具都市化,更为繁华。名扬天下的扬州园林就是由徽商所建。
与此相反,一个经济繁荣的商业市镇,很有可能因为徽商的衰落而衰落下去。在我国,这样的例子不少。明朝万历年间的《嘉定县志》就记载着这样一个案例:那时曾经有个十分繁荣的商业重地叫南翔镇,因为徽商众多,所以市场上的商品种类繁多,贸易活动十分繁盛。在远近的各镇中是最为兴盛的一个。然而,这里的徽商在后来的发展中却遭到了当地的地痞无赖的敲诈勒索。无奈之下,他们只得陆陆续续地撤出了那里。从此,南翔镇走上了衰落的道路。江苏的盛泽镇在清朝初年曾经是一个以纺织业闻名的地方,因为徽商云集,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地方,却非常繁华。但是,到了清朝中期,徽商就开始慢慢地减少,纺织业也随之衰落了下来。
贾而好儒,亦贾亦儒
中国商人喜欢把自己称为“儒商”,“儒商”这一名称始于徽商,徽商教子业儒,十分重视子弟的文化教育。“贾而好儒,亦贾亦儒”是对徽商的经典概括。
历史上精通儒学、擅长诗词文学的徽商有很多。他们中间有些是早年习儒,以后走上经商道路的;有些则是亦贾亦儒,在经商的同时,爱好文化和儒术,形成了他们“贾而好儒”的特点。
明万历年间在两淮经营盐业的歙县商人吴彦先,业余时间酷爱浏览书史,乐于与同行纵谈古今得失,连一些宿儒都觉得不如他,因此他博得群商的拥戴,一切营运都奉请他筹划。他不负众望,精心地权衡货物轻重,揣测四方缓急,判察天时消长,且又知人善任,以至凡得他指示的经商活动,都获利颇丰,一时成为了众商的智囊。
明代歙县人黄镛也是一个喜好读书的商人,小时从儒就学,立下经世之志,后来弃儒经商,在闽、越、鲁等地进行商业活动。由于他善于洞察,又由于他“料事十不失一”,一跃成为在扬州独立经营的富商。
徽商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品位,使得他们善于从历史中汲取丰富的商业经验、智慧,给自身商业经营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同时也增强了经商的理性认识,即他们能够以所谓的“儒道”经商,进而形成良好的商业道德。
徽商的兴起以至鼎盛,让现代的安徽人感到特别的自豪,但近代徽商的衰落则让他们品味到了苦涩。弘扬徽商精神,重振徽商,已成为徽商故地人们共同的心声,成为古徽商传人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标。如今,安徽商人虽然没有先辈们出名了,但是安徽人“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人文传统仍然保留于世。
如今,在安徽人中,高学历的下海经商者不乏其人,硕士、教授做生意的也有不少。毕业于浙江大学的史玉柱就是安徽人,他是中国亿万富翁中文凭较高的人之一。同时,他更是安徽新一代儒商中出类拔萃的代表。在他的背后是一块有着浓烈的文化底蕴和亦贾亦儒的故土。史玉柱曾说过:“现代商界中最有前途的就是知识分子,而不是改革初期占尽天时地利的农民和一些个体户。”因此,有人这样说过:改写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形象,自史玉柱开始。</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