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5000年灾难记录TXT下载>>5000年灾难记录>> 第五章 人间惨象:旱灾和饥荒(1)TXT下载

    5000年灾难记录: 第五章 人间惨象:旱灾和饥荒(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五章 人间惨象:旱灾和饥荒(1)

        萨赫勒地区特大旱灾

        萨赫勒,在阿拉伯语中是“边缘”的意思。地理上泛指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包括马里、塞内加尔、乍得以及埃塞俄比亚、苏丹、索马里等国家和地区的热带草原地区。有近24亿人口,常年遭受撒哈拉沙漠干热风的侵袭,萨赫勒热带草原曰渐沙化,成为世界上干旱的高发地区。20世纪70年代初,萨赫勒地区曾发生过连续五年的大旱,期间有的年份几乎滴雨未下。1982年非洲再次陷入干旱,在这场灾难中,首当其冲的又是萨赫勒地区的国家。

        位于马里境内的尼曰尔河套地区是当地重要的粮食产区,每年这里沉积了尼日尔河大量肥沃的淤泥。但在1982年这一年,人们望眼欲穿,终未能看到日夜期盼的大雨。往年特南古地区稻米的播种面积往往在4600公顷以上,而次年这一著名的稻米产区只播种了90公顷。马里的其他地区,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降雨量都比正常年份要少一半。

        塞内加尔地区也难免遭受干旱的袭击,高梁和粟的产量比往年整整少了一半。花生是北部和中部的主要农作物,几乎全部枯萎;普经占全国花生产量70%的辛—萨卢娟地区,花生也减产近一半。

        在旱灾刚开始的1982年,乍得就缺粮20万吨——对于这个干旱与战乱并起的苦难国度无异于雪上加霜。翌年,随着旱灾日趋严重,乍得缺粮已近30万吨,数以万计的居民在饥饿的深渊中苦苦挣扎。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部,是20世纪80年代非洲萨赫勒地区旱灾的重灾国。埃塞俄比亚是一个中部隆起、边缘低陷的高原国家,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国土为高原,平均海拔为2500—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著名的东非大裂谷从东北到西南纵贯全境,把高原劈成两半;北部、东北部和南部为沙漠和半沙漠地区。境内绝大部分的河流、湖泊发源于高原,穿行于悬崖峡首之间,形成许多急流瀑布流入邻国,因而又有“东北非水塔”之称。

        然而,正是这个素有“非洲屋脊”和“东北非水塔”之称的埃塞俄比亚,在80年代非洲萨赫勒旱灾中,却是受灾最严重的国家。其受害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前所未有。

        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区通常年均降水量为1000— 1500毫米,低地和谷地地区为 250—500毫米,而1984年埃塞俄比亚的降雨比正常年份减少60%,有的地方甚至锐减100%。全国102个县中,除7个县未受灾外,其他地区都遭到了旱灾的袭击。全国14个省中,有一半省份被列为重灾区。田地干裂、禾苗枯萎,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984年,埃塞俄比亚粮食减产30%,有300万人沦为灾民。因持续干旱所造成的饥荒和疾病在短短9个月中,夺走了30万人的生命。

        不幸的是,旱灾在三年之后再次光临了处于饥荒中的埃塞俄比亚。北部灾情最为惨烈,干涸的湖泊,断水的河流,干裂的田地,枯黄的草木,倒毙的牲畜,悲惨情景随处可见。起初这个地区就河网稀疏,连年缺雨,旱情不断,而且多年来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平衡遭到近于毁灭性的破坏。据统计,1987—1988年埃塞俄比亚最北部的提洛雷和沃洛等省,连续两年降雨量减少了四分之三,造成粮食收成减少了80%,居住在北部各省的400万人生活受到饥饿的严重威胁。除粮荒以外,北部各省还面临着另一个严重问题——水资源短缺。许多地区只能定量供水,缺少饮用水使得通过污染水质传播的传染病蔓延开来。</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5000年灾难记录,小说《5000年灾难记录》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5000年灾难记录 第五章 人间惨象:旱灾和饥荒(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