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八方食尚TXT下载>>八方食尚>> 山东菜(3)TXT下载

    八方食尚: 山东菜(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山东菜(3)

        不过,还是把我的话题收回到题目上来吧。广饶位于黄河三角洲南部,在历史上为齐文化影响地,还曾出了一位著名的人物孙武。现今,广饶还有孙子故园一处。广饶肴驴肉大约始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广饶并不出产驴子,肴驴肉的原材料来自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大概就是和藏野驴差不多的毛驴吧。最早吃肴驴肉是上小学的时候。有位广饶的表舅借出差之便到我家玩,带来的礼物便是肴驴肉。肴驴肉经过我母亲切片装盘,又成为招错舅的菜肴,小孩子上不了桌,被赶到别的屋子。我已经垂涎欲滴,哪还有心思玩,过一会儿便蹭到桌前,表舅便用筷子夹一块,塞到我嘴里。味道真香啊,我不记得曾吃谷这更好的东西,一边咀嚼一边跑开。我耐心地咀嚼,用力从中品咂滋味,不舍得马上咽下去,一片驴肉吃了有十多分钟。我一会儿担心表舅和父亲把它都吃光了,一会儿抱怨表舅怎么还没走,好不容易熬到表舅走了时,我已经做了好几个梦了,这时一骨碌爬起来,直奔桌前,饕餮大吃起来。长大后,这件事成为家里的趣谈,表舅每次再来,便要讲一番。重复这个故事的好处在于,可以提醒表舅,使他每次都能带来广饶肴驴肉。

        肴驴肉是一道凉菜。据表舅说肴驴肉的工艺非常讲究,并且经营者轻易不会将方法授之于外人。就他所了解,肴驴肉是先将驴肉洗净切块,以肴驴肉的老汤佐以新水,将八角、丁香、草果、花椒、肉?、白芷等十数味调料封于布袋投入锅中,大火猛煮4个小时,并根据驴肉的肥瘦增减油料,肥则去油,瘦则加之。转小火焖5小时,驴肉便肴制成功。晾凉,吃前削薄片。香味馥郁,筋肉耐嚼,用来下酒再好不过。

        清同治年间,广饶县曾出了个武举名叫崔万庆,举荐兵部,肴驴肉也因此被带入京中,晋献于宫廷,从此广饶肴驴肉在北京大受欢迎。据说,康有为吃罢肴驴肉还曾题了一首诗:“旅居京华骑驴郎,残羹冷炙豪门光;当年不知驴肉美,何事扣门却芬芳。”

        如此大谈一番驴肉,如何再谈驴的自由?关于驴的话题就此打住。

        童年记忆中的

        周村酥烧饼

        周村酥烧饼是小时候常常可以吃到的,那时我们管它叫“锅贴”。包装不过是一层薄纸,从顶部打开来,由上往下一个个取食。吃到底部,往往以为是最后一个了,用手拈起来,底下却还有,心里就会特别高兴。纸包又小又轻,让人很难相信里边会装得下30个烧饼。烧饼有碗口大,表面鼓起一个个圆泡,或白或淡黄,撒满金黄色的芝麻;底面是焦褐色,形成一个个低陷的小坑。烧饼托在手上轻薄如纸,打量起来似乎不堪一吃,吃到嘴里才发现,这东西香脆耐咀嚼,不是可以轻易解决掉的。吃的时候,还必须一手捏着,另一只手托着,一口下去,说不定就会四分五裂,碎片纷纷坠落。

        周村酥烧饼酥香可口,现在想来,小时候经常能吃到似乎与那个贫穷的时代不相称。可能是即使在当时,它的价格也很便宜吧,所以家里的桌子上就常常出现一两包。至于究竟是父亲买的还是亲友送的,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最后统统都落入了孩子们的肚子里。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周村酥烧饼芳香可人,弥足珍贵,金黄色的芝麻闪闪如光点。

        周村是山东淄博市的一个小县城,周村酥烧便发源于此。清末,随着胶济铁路的建成通车,胶东地区物资运输周期缩短,当地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周村位于胶济铁路沿线,当地的商业、饮食业也迅速地发展起来。当时周村街市上有一家名叫聚合斋的烧饼店,有一次,店主郭云龙在加工烧饼时,偶尔发现烧表面起泡的地方粘着的芝麻胰别处多,而且薄而酥脆,更为好吃。于是他在工艺上加以改进,潜心试制。后来他的儿子郭海亭在原来的基础上,调整制作方法,使烧饼质量大为提高,其制作的烧饼酥脆而薄,深受人们喜爱,周村烧饼的名气越来越大了。</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八方食尚,小说《八方食尚》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八方食尚 山东菜(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