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败笔: 失落的“雨打芭蕉”
失落的“雨打芭蕉”
现在的房地产商都爱提一个诱人的口号,叫“诗意的栖居”。
但大多数只停留在口号上。
苏州园林不一样。
就那些个遥远的年代而言,那才叫真正的“诗意的栖居”。
苏州的古典园林,原来都是私家花园,一般并不太大,小的只占半亩地,但园林建造者无不在有限的空间里组合千变万化的景观,使景致曲折掩映,给人以无穷的意趣。
其造园原则是“水必曲,园必隔”,像留园,园中部波光粼粼,峰峦环抱,游人一入其中,恍如置身于一个硕大的山水盆景之中;而东部却是一派显贵人家的庭院格局,豪华考究的楼、馆、轩、斋,错落有致;到了北部,又使人觉得分明身临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西部是一座大山兀立,古木森森,让人充分领略山林野趣分割这四大景区的不是呆板硬挺的围墙,而是造型优美的古典式长廊。
那长达200多米的长廊,随形制而变,依地势而曲,时藏时露,时而大大方方的展现,时而悄无声息地消失,把四大景区不露痕迹地分隔又有机地相互连接贯通。
什么叫“以人尉”,这就叫“以人尉”。
在苏州园林,如果不能做一个永远的居者,那就做一个诗意的游者——沿着苏州园林曲径通幽的长廊。
苏州古典园林里的长廊犹如优美的线条,曲折多变地在小小空间里勾勒出奇妙多姿的图画,就像是一位高明的“导游”引着你走上一条巧妙的观景线路,一景又一景、一“村”又一“村”地尽情领略不同风光。
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在《园治》一书中说:“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苏州古典园林里的长廊,便在借景上充当了重要的角色。那长廊的表现形式千姿百态,通常的为一面敞对景区而另一面砌以廊壁挡隔另一景区。廊壁也并非一堵粉墙,沉闷一块,而是在上面开设漏窗,使游人身在这一景区能透过漏窗窥见另一个天地里的胜景,那景致在漏窗的间隔下像活动电影一样,显得影影绰绰,分外奇妙诱人,移步换景,美不胜收。
苏州园林就是如此,惯用长廊来分隔园景,使园林有纵深感,激发游人探幽寻胜的兴趣。
留园入口处有一段暗廊,廊壁辟有一排花样各异的漏窗,窗外花木葱茏,曲桥流水,游人在窗花的间隙中观之,迷离惝恍,似真似幻。这里的暗廊起着避免开门见山的作用,而廊上的漏窗则起到了引人入胜的诱导作用。而沧浪亭又不同,在园边有依水而筑的复廊,它在一条走廊在中间砌墙,里外一分为二,形成一条走廊两面廊屋的格局,俨然成了背靠背的两条走廊。这复廊的廊墙上也嵌设漏窗,廊北是园外的一汪悠悠绿水,廊南是一脉郁郁的青山,通过廊墙上的漏窗,把园外与园内联系起来,使游人突破了视觉的界限,从而扩大了园林的空间。在园中透过漏窗看水,还可以见到对岸的杨柳依依;在园外透过漏窗观山,近在咫尺山在窗花的间隙隐约朦胧,有一种色彩斑驳的韵味。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时候,山水都在你的眼前,快乐真是难以言喻。
再如拙政园和补园,两园以一条水廊相映,廊壁上漏窗洞明。在补园透过漏窗可见东邻拙政园的景物,在拙政园透过漏窗可见西邻补园的景物,两园通过漏窗互相借景,让人感觉园与园之间的息息相通。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长廊,设计和构筑都是相当精妙的。留园里的爬山长廊,其高低起伏之势与背后衬托的云墙形成曲线对比。弧形曲线的长廊,时而靠墙,时而与墙留下一段空隙,形成虚实对比,靠墙外天光射入,留空处则漏有光线,又以明暗对比将艺术上的对比手法演绎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狮子林接驾桥畔的紫藤廊,这是一条长约25米的全敞式长廊,南边临水,北边对山,疏朗得宜,是园中动观流水静观山的好所在。廊在东西两端各有一株上百年的紫藤,犹如两条盘龙昂首吐珠腾飞,茎蔓交错,卷须缠绕,给长廊搭成了绿色的顶盖。紫藤花开之时,璎珞流苏,紫玉纷披,使整条长廊美似一座巡礼的画廊。
拙政园的水廊,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独树一帜。园西部的界墙,即是以黄石、湖石混合堆砌而成的水廊,它随势高下,状若波涛起伏,故而人称波形廊。沿着这波形廊散步,忽高忽低,时上时下的,犹如置身于舟船,能感受到风浪的起伏。拙政园中部也有一条水廊,它凌空飞架水面之上,又称“廊桥”,长8.60米、宽1.48米。廊下的“桥体”为三跨石梁,东西两跨呈斜坡状,使这条水上长廊形成弓形,美其名曰“小飞虹”。这座廊桥是我国园林中廊桥的精品,非常精巧,廊栏为朱红色木栏,整条长廊有两两相对的八根黑漆圆柱,稳稳架起廊顶,廊顶上铺设黛瓦,两边花边滴水檐,檐下还饰以镂空花边挂落。长廊内垂吊古色古香的宫灯盏盏,廊东悬一横匾,上书“小飞虹”三字。早在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徵明便有《拙政园小飞虹图咏》,题道:“知君小试济川才,横绝寒流引飞渡”。
国外有廊桥遗梦,苏州园林的廊桥梦接古今,它是游者的精神栖居地。
苏州园林主人推崇淡泊、平和,不求奢华,容膝自安,家无长物,琴书自乐,恬和养神。一丘一壑之中寄寓了广阔的心灵世界。晚清朴学大师俞樾的书斋花园曲园,简朴素雅,俞樾在自撰的《曲园记》中作过如下阐述:“曲园者,一曲而已,强被园名,聊以自娱者也用卫公子荆法,以一‘苟’字为之世之所谓园者,高高下下,广袤数十亩,以吾园方之,勺水耳、卷石耳。惟余本窭人,半生赁庑。兹园虽小,成之维艰。传曰‘小人务其小者’,取足自娱,大小固弗论也。”公子荆是春秋卫国大夫,吴公子季札曾称之为君子。孔子也对他的节俭赞美有加,《论语·子路》载:“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俞樾半生赁庑,在此前已经四移其居,最后因得友人资助,方得以构地建屋,“但取粗可居,焉敢穷土木”,厅堂用材都不粗大,甚至小园中的叠石和花木也均为友人资助。“卷石与勺水,聊复供流连”,也已足矣。他将其厅颜“乐知堂”,也即此意。苏州的两个“半园”也都有知足不求全之意,如清吴云为南半园题联说:“园虽得半,身有余闲,便觉天空海阔;事不求全,心常知足,自然气静神怡。”宋程俱的“蜗庐”、清尤侗的“亦园”、民国吴待秋的“残粒园”,都标榜寡欲薄利、容膝自安之意。
苏州园林色彩淡雅,避免了强刺激的大红色和金黄色,园林中植物以长绿者多于落叶者,绿色平静安定,有利于创造恬静幽雅的生活环境。
但是现在,一切都变了。苏州园林的各大景点不堪游客之重,且看一组数据。
一般情况下,游憩用地生态容量计算参照城镇公园的标准:每人50—300平方米。以面积最大的拙政园为例,拙政园占地面积为5.2万平方米。如果游人进园时间平均为3小时,那么每天可以周转2.66次,每天游客的容量可为2772人次,年游客人数可达100万人次,2003年实际游客人次与之齐平,2002年实际游客人次与之相比高出62万人次左右。目前的问题集中在游客相对集中的黄金季节。而虎丘山风景游览设施允许游人与游客之间比例失衡是虎丘西扩的重要原因。1992年到2001年间,年游客量最高为305万人次,年游客量最低为187万人次,十年平均游客量为227万人次,平均日游客量为6240人次。按照虎丘山15.73公顷游览面积,每个游人占用景点面积60平方米,则可容纳游人0.26万人次。按照游憩用地生态容量计算,以每人200平方米计算,则仅能容纳800人,但实际上游人的数量明显超过了应游人量。特别是在每年春秋两季5、8、9、10月份人数最多,平均每月游客量达到8800人次,人均占有游览面积仅为17平方米。
一个诗意的时代结束了,一个物欲的时代扑面而来。
谁都想争先恐后,怕去晚了什么都看不到。
但事实上的确看不到了。
由于园林的游客太多,古诗里所描述的“雨打芭蕉”意境,现在根本无法体味。
“雨打芭蕉”是苏州园林里的一个经典景致。静静站在回廊里,或是坐在花窗旁,独自倾听雨点落在芭蕉上发出的声音,这让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陶醉。苏州园林的美只有在很清净的环境中才能体会到,如果人太多了,它的美就被破坏了。
其实,像“雨打芭蕉”这样在特定场合下才能出现的特殊景点,在苏州的古典园林还有很多。然而,苏州有关部门并没有把这个景点开发出来,一直湮没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仔细一想有关部门也确有难言之遥
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哪有滚滚而来的财富?
雨打芭蕉能打出钱来吗?</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