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大败笔TXT下载>>大败笔>> 往事不得不提TXT下载

    大败笔: 往事不得不提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往事不得不提

        这是一段尘封的往事。

        但往事不得不提。

        1955年,郭沫若、沈雁冰、吴晗、邓拓、范文澜等向政务院提交《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消息传出,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和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直接找到吴晗,告以当时我国的考古水平不足以发掘陵寝、进行研究和保护文物。无奈信奉“古为今用”的历史学家们和文物界专家争论不下,最后提请周总理裁决,周总理批示同意,于是“长陵发掘委员会”成立。

        由于偶然的原因,进展迟缓的长陵发掘转移到定陵。1957年5月,使用铁铲、手电筒等工具,人们打开了定陵地宫,取出了丝绸、青花瓷等大量文物。然而夏鼐等不幸言中,艳丽的丝绸很快变得类似树皮,大量文物未能保存下来,万历皇帝的尸骨被红卫兵焚毁,30多年以后,发掘报告才完成。

        1965年,郭沫若等人再次提出发掘长陵,周恩来予以否决。

        当时作为文物大省的陕西省,对秦始皇帝陵的兴趣自然更高。“文化大革命”前挖掘乾陵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时任社科院院长的郭沫若闻知陕西发现乾陵地宫陵道并计划开挖的消息后,特别兴奋,盼望有生之年能亲眼目睹传说保存在地宫内的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手迹。于是他打算以与周总理多年的老交情及社科院院长的身份说服周总理。但当他讲完开挖乾陵的好处及必要性后,周总理只说了一句:“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

        郭老失落之余,写下了“待到幽宫重启日,延期翻案续新篇”的诗句。

        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

        幸好不开。

        其实,这句话岂止管10年?

        特别是对秦陵来说。

        2003年秦陵考古工作中,考古工作者运用考古遥感和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反复考察和勘探,发现秦陵封土堆的夯土层的叠压关系非常清楚,没有明显的扰乱痕迹;地宫周围的地下宫墙及宫墙门道的封堵,也比较完好,不能证实秦陵曾被项羽等进行过大规模盗掘;地宫内仍有极强的汞(水银)异常反应,面积达12000平方米,汞异常高的含量点比较集中并有规律,说明地宫内的汞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扰动。同时,考古工作者在秦陵封土的西侧边缘及东北角各发现了一个小型盗洞,最大的一个约9米深,距地宫的中心部位有200至250米。这两个小型盗洞是私人盗掘,并非公开的大规模盗掘。由于秦陵地宫的规模很大,封土又很厚,所以私人要想到达地宫的中心位置非常困难。

        勘测结果表明,秦陵地宫没有受到大规模的破坏,这就说明深埋于地下是对兵马俑最好的保护。陶俑一旦被发掘出土,受到温度、湿度、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的作用,就会变得相当脆弱。当年3号俑坑的陶俑出土时身上还带有彩绘,但在强光照射下陶俑表面的色彩就发生了变化。基于以上原因,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发掘之后就建造了玻璃钢架结构的场馆,以便于采用自然光。同时,馆内还要监控温度和湿度。为了减少馆内有害气体的含量,严格地说还应控制参观人数。即便如此,秦兵马俑还是受到被称为“兵马俑癌”的霉菌病的侵蚀,造成表面彩绘褪色、剥落。

        迄今为止,人类尚不具备可以保证文物永远不会破坏的保护方法和技术。评价一种保护技术和一种保护材料,不仅要看其对文物有无猾的正面保护作用,还要看其对文物有无副作用,要看它的效力有多久。目前,文物保护界普遍看好的保护材料paraploydb-72,一般认为其寿命约50年,英国有专家估计其寿命最长也超不过15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对书籍进行气相脱酸处理,声称一次处理可有效500年。且不去考虑材料老化试验常用的加速试验和推导方法的误差,即便真的是50、150、500年,这个时间相对于人类的历史,相对于文物已经流传的历史,其实也不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长”时间。

        的确,对大型古墓葬的考古发掘必须建立在文物保护技术、资金、人力等方面有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之上。而在这些方面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最好采取保守的措施,也就是不发掘,让文物留在原处不动。

        特别是像秦始皇帝陵这样的大型帝王墓葬,里面都会随葬有有机质文物,如竹简、漆木器、纺织品等。陵墓一旦打开,处于相对平衡的墓葬环境会发生骤变,在环境骤变的情况下,最先遭到破坏的文物就是如竹简之类的有机质文物,文物的破坏,会使得很多历史、艺术及相关的古代科技信息丢失,历史上已经有挂痛的教训。从更好的保护角度来说,把它们留在没有开掘过的墓葬里更好,墓内稳定的状态更适合文物长时间地保存(除非陵墓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等以后,在文物保护技术和资金能够有保证的前提下,在系统的科学探测和研究的基础上,再考虑对其进行有计划、有节奏的边考古发掘边进行文物保护的工作,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揭示相关历史艺术和古代科技消息,恢复历史的真相。

        尽管,不开帝王陵对游客来说,是没了眼福;但是对一个民族来说,它保住了祖先的尊严。

        有些风景是看得到的;有些风景是只能珍存在心里的。

        这是最神圣的旅游。</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大败笔,小说《大败笔》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大败笔 往事不得不提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