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美国无法忘却的罪恶TXT下载>>美国无法忘却的罪恶>> 世界都要“抖三抖”的微软垄断案(1)TXT下载

    美国无法忘却的罪恶: 世界都要“抖三抖”的微软垄断案(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世界都要“抖三抖”的微软垄断案(1)

        美国政府和19个州联合起诉微软公司一案是20世纪美国最大的反垄断诉讼,举世瞩目,毁誉参半。这是一场涉及现代科技、市场机制、法律制度和政府反垄断政策的司法大战,案情空前复杂。有人戏称为“比尔·盖茨一个人与美国政府的战争”。

        1974年,刚刚创建的微软公司即致力于为个人电脑编制基础软件。1980年,该公司被选择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个人电脑设计操作系统,从此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并逐渐发展成为全球磁盘操作和视窗操作软件制造领域的霸主。由于微软公司发展速度之快超乎想象,早在1990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就对该公司是否把ms-dos与应用软件捆绑在一起销售展开调查,后来,由司法部接手继续调查。这一时期正值微软开发“视窗”操作系统之际,许多软件厂商认为该软件将使微软更加具有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司法部把调查重点放在了视窗系统上。

        直到1995年,微软公司与司法部达成一项赞同协议,这一轮争斗才告终结。根据这项协议,微软公司在向个人电脑制造商发放“视窗95”使用许可证时不能附加其他条件,但并没有阻止微软开发集成产品。

        就在微软官司缠身的时候, 全球因特网服务领域崛起了一批优秀企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国的网景公司和太阳微系统公司。它们的发展极为迅速,并一度将微软远远地甩在后面。一向对这一领域不甚重视的比尔·盖茨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失误,立即全力补救,不仅在所有操作系统中加入微软的因特网浏览功能,将ie浏览器软件免费提供给电脑制造商,还个人投资参与了“空中因特网计划”, 拟将288颗低轨卫星送上天,形成一个覆盖全球的通信网。这一做法使网景公司的市场份额从80%降到62%,微软的份额则从零猛增至36%,从而招致网景等公司的极大不满,也引起美国司法部的注意。

        最终,司法部于1998年10月20日向哥伦比亚地方法院递交了上告微软的诉状,认为该公司将安装ie作为电脑制造商申请“视窗95”使用许可条件的做法严重违反了1995年签订的协议,应对其课以巨额罚款。两个月后,哥伦比亚地方法院驳回这一要求,但宣布了另一项临时裁定:禁止微软把安装ie浏览器作为个人电脑制造商申请其操作系统使用许可的条件。

        但1999年5月12日,哥伦比亚地方上诉法院裁定,微软的“视窗98”不受该项禁令的影响。6月23日,上诉法院做出终审裁决,认定哥伦比亚地方法院的禁令是错误的,并判决微软无罪。

        我们可能会纳闷,盖茨白手起家创业,既无政府资助,又无特许专营权,凭本事研制出视窗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缔造了一个成就非凡的软件帝国,使电脑从当年深奥莫测的庞然大物变成今日寻常百姓家中的必备工具,使微软成为推动美国“新经济”增长和高科技股市腾飞的火车头之一。

        对这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和私营企业,政府不但不表彰奖励,树立个“信息业学微软”之类的典型,反而却恐吓打压,甚至放话要把微软一刀两断,美国政府究竟是怎么想的?

        而且,这明显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美国这种极度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到底凭什么插手市场竞争和高科技企业之间的竞争呢?

        其实,美国的反垄断法早在100多年前就已出台,在自由的市场竞争体制下,一些大公司掠夺成性,不择手段,在商业竞争中无所不用,迅速发展为富可敌国的超级托拉斯垄断集团。与此同时,无数中、小型企业遭到被挤垮或被兼并的命运。

        美国公众对托拉斯垄断集团降价倾销、操纵市场、大鱼吃小鱼等商业招术以及垄断集团用金钱左右政治的现象深感不安。在美国社会各界的强烈呼吁和压力下,美国国会于1890年以一票之差通过了《谢尔曼反垄断法》。然而,微软案的难度在于,由于反垄断法本身的含糊性、不确定性以及现代科技和市场机制的高度复杂性,联邦司法部和联邦地方法院实际上并无足够的证据证明下列问题:微软被指控的行为究竟是合法还是非法?微软视窗捆绑浏览器究竟是造福于消费者还是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对微软的处罚到底是适当还是过重?拆散微软将会促进竞争还是造成行业标准混乱?

        微软的律师强调,微软并没有利用视窗的优势地位牟取垄断利润和伤害消费者。而消费者的满意程度正是微软为自己辩护的有力盾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者是自身利益的最佳判断者,视窗垄断地位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消费者自由选择的结果。实际上,微软将各种功能集成为一体的做法确实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方便和实惠。根据《华尔街日报》1999年12月的一次民意测验,美国公众心目中最成功、最令消费者满意的10大高科技企业中,微软名列榜首,排名第2至第10的是英特尔、思科等硬件公司。

        对于司法部因视窗搭配浏览器而起诉微软一事,多数美国消费者认为政府大概是有点儿毛病。若论质量、功能、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微软探险家与网景航行家相比一点都不差,只有脑袋缺根筋儿的傻帽儿才乐意为浏览器花冤枉钱,养活那个跟普通消费者八竿子都打不着的网景公司去跟微软掐架。

        根据美国学者得克萨斯州大学经济系教授莱伯维兹的追踪研究,微软公司并不是那种占据垄断地位之后便趁机抬高价格、销售劣质产品、任意伤害消费者的传统型垄断恶霸。恰恰相反,在微软占据垄断地位的文字处理和试算表等应用软件领域,反而出现了功能不断改善和售价大幅度降低的奇特现象。对于这种现象,莱伯维兹教授的解释是,潜在的竞争对手的威胁使微软始终如临大敌,不敢得意忘形。

        实际上,一个常常被人们忽视的背景是鼓捣电脑,开发软件,改进程序,超越自我是盖茨等微软公司创业人的乐趣和爱好。追求卓越、努力进取的企业家精神,始终是推动微软不断改善软件功能的内在动力之一。当软件完成研制和改进成功地占据市场垄断地位后,由于再生产的边际成本近乎于零,销售价格自然会大幅度下降。</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美国无法忘却的罪恶,小说《美国无法忘却的罪恶》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美国无法忘却的罪恶 世界都要“抖三抖”的微软垄断案(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