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大骗局——形形色色的骗术揭秘TXT下载>>大骗局——形形色色的骗术揭秘>> 保健品促销:打着慈善的幌子行骗(2)TXT下载

    大骗局——形形色色的骗术揭秘: 保健品促销:打着慈善的幌子行骗(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保健品促销:打着慈善的幌子行骗(2)

        王大妈在街头见“免费体验振动按摩器,可以调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头痛、失眠……”广告上说的功效,让她心动了。在免费体验处,王大妈试用两次后,感觉不错,回家拿了1500多元,买了一台“高频螺旋振动按摩器”。可没过半个月,她一个亲戚才花了500元,就在市场上买到了同样的产品。同样功效,价格却差了两倍,王大妈心里纳闷:免费体验两次就多花了1000块钱,这不是蒙人吗?

        老年人缘何屡屡上当呢?原因就是老年人是最关心自身健康的人群,而且容易存有图方便、爱占小便宜的心态。商家利用老年人易被感化、防范意识薄弱等弱点达到促销的目的。还有的老人认为,只要有高科技成分,就是好产品。一些标榜生产高科技产品的不法分子,千方百计取得老人的信任,并邀请“医疗专家”到场造势,让老人“心甘情愿”地购买他们的产品。而且老人上当还有群体效应,一人买,大家都买;大家都买,更感觉真实、可靠、放心。

        有许多老年人上当受骗后,羞于向子女承认。同时又因为,“义诊”骗子通常流动性强,而老年人在投诉时又不能提供发票等消费凭证,或无法提供销售者的公司名称及经营地址,给执法人员增加了难度。

        以“免费诊断”等形式进行的所谓“义诊”其实质是商家的促销活动,是变相的卖药行为,这是我国法律所不容许的。早在2002年2月,国家卫生部就出台了《关于组织义诊活动实行备案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义诊是提供医疗、预防、保健等咨询服务的非商业性社会公益活动。无论在街头或药店,义诊都不能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咨询服务,不得提供或推销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或从事其他商业活动。此外,义诊活动的举办者必须是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执行人必须是具有资质的执业医师。

        那么,面对免费体检,又该如何判断其真伪呢?遇到免费体检,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他们宣称的医疗机构的背景,再打电话查询一下是否有这个机构或该机构是否在进行义诊。同时,注意工作人员是否有统一的胸牌、服装。因为假“义诊”往往不规范。只有合法医疗机构,卫生部门才会发放行医许可证。药厂不是医疗机构,没有资格行医。

        有些老年人因为患有疾病,求治心切,往往会产生试一试的心态,落入“卖药体检”的圈套。细心人会发现:这些人其实跟街头的算命先生有点相似。他们会先观察患者,然后利用仪器来诱导患者。有些疾病会在体外显现出一些特征,加上推销人员多少掌握一些医学知识,甚至本身就是医生,能看出些问题,很容易把疾病描绘得头头是道,骗取患者信任。

        经常有一些病人拿着类似诊断书的义诊结果去医院复查和就诊,结果往往是免费体检测出来血脂高的人,事实上血脂并不高;查出有高血压的,血压其实很正常。师院的刘教授就碰到过这种事情,刘教授退休后一直很注意身体保养,体质很棒。一天,他在校园家属小区内遇到几位穿白大褂、号称“主治医师”的人在“义诊”,于是上前咨询,结果:他缺铁、缺锌、缺钙、缺……从大夫们的话中,他才知道自己身体已经弱不禁风,当即掏钱买了4盒“大夫”竭力推荐的“保健品”。后来他在学校组织的体检中的一项检测结果是:肝发现钙化点,一问才知是这些保健品惹的祸。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很多免费体检把保健食品当成药品来宣传,但保健食品属于食品,不能代替药品。很多患者在听信了“体检”人员的宣传后,把保健食品当成药,结果延误治疗,甚至把小病吃成大病。无论体检还是服药,最好到正规医院体检,服药也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盲目轻信街头“医生”,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专家坐诊,免费体检骗的是老年人,利用健康器械来骗更多人的事也在社会上大行其道。

        2005年,“卖拐”在重庆上演了真实版——买健康器材,每月反而赚租金102元,一年后再以90%的价格卖给销售公司。7名“忽悠高手”让29位中老年人浑浑噩噩上了当。2004年4月,刘翼、王义火、夏子胜等人共同商量诈骗他人钱财,3人在重庆市渝中区虚假注册成立了重庆鑫尔康科贸有限公司。随后,3人伙同董正、刘辉、王义国、邓红华等人开始诈骗活动。为隐藏真实身份,他们使用化名,并在江北区成立了分公司。之后,这个“皮包公司”开始运作,招聘员工、散发传单、免费理疗、开联谊会,瞄准中老年人“推销”凯尔得螺旋健康器。

        当时,该公司只有几台样机,根本未购进产品。但7人却编造谎言称,公司帮助客户将购买的产品出租给市内某知名医院,还向客户许诺:客户每买一套健康器,每月可收102元租金,一年后,公司还将以90%的价格回购产品。

        就这样,全某、尹某等29位中老年市民与该公司签订促销协议书,共购买150余套凯尔得螺旋健康器,总购买金额45万余元。2004年7月,工商机关介入调查该公司时,刘翼等7人按事先约定,分赃后潜逃。2004年9月10日至10月28日,7人先后被公安机关抓获。

        广西南宁市一家公司女业务经理阿美被人约到桂平市谈生意,没料到奔波200多公里,赴的却是骗子设计的陷阱之约,险些遭劫。

        2005年7月中旬,南宁市一家医疗器械公司接到了一个来自桂平的电话,一名自称姓吴的男子说,他和朋友在桂平开一家私人医院,刚通过桂平某医院一名主任医生介绍,得知他们的医疗器械物美价廉,希望器械公司能够派人到桂平洽谈。此后几天,这名吴姓男子又来了几次电话,诚恳地说医院开张在即急需用医疗器械。器械公司遂派年轻的女业务经理阿美前往桂平接洽。

        7月19日,阿美前往桂平。车到桂平,当阿美和吴姓男子联系时,吴姓男子抱歉地说,他正在医药公司谈医院药品购买合同,让另一个朋友到广场接她。过了一会,一矮瘦男子和她接上头。这时,阿美的电话响了,吴姓男子要矮瘦男子接听电话,阿美把手机交给了矮瘦男子,矮瘦男子拿着电话一面大声地讲话,一面往外面走去,并且越走越快。阿美感觉不妙,快速跑过去抓住矮瘦男子的手,并大喊:“把手机还给我!”矮瘦男子这才尴尬地把手机还给阿美,随后就离开了。热心人告诉阿美,当时附近有两个可疑男子,打她电话的好像就是其中一人。阿美随后多次联系吴姓男子,但对方以种种理由拒绝与她会面,也不和她谈购买器材之事。

        次日,阿美回到南宁,公司又接到一个同样来自桂平的电话,虽不是吴姓男子,但都是以诊所开张要购买医疗器械为由,约业务员到桂平谈生意,该公司负责人认为,这很可能是一个诈骗团伙设下的陷阱,便不再派人前往。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面对这样的事,我们只要不贪财,小心谨慎,遇事多想一想,就一定能够远离被骗。</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大骗局——形形色色的骗术揭秘,小说《大骗局——形形色色的骗术揭秘》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大骗局——形形色色的骗术揭秘 保健品促销:打着慈善的幌子行骗(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