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美国的救赎TXT下载>>美国的救赎>> 失业穷人,路在何方(3)TXT下载

    美国的救赎: 失业穷人,路在何方(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失业穷人,路在何方(3)

        在实际操作中,真正贫穷的个人或家庭申请物质救济之后,慈善工作者便开始找申请者谈话,调查他们的社会背景,以从中发现“谁与他相关并能帮助他”。接下来,慈善工作者会设法与他的亲戚、邻居或者同事、教友取得联系。

        巴尔的摩慈善组织协会的玛丽·里士满说:“发放救济而不通知其朋友和邻居的做法存在道德缺陷”,“每当邻里间的自然纽带因我们的好心却是不明智的做法而削弱的时候,穷邻居注定会越来越穷、越来越懒。”在某一贫困对象需要物质支持的时候,慈善组织设法从其亲戚、邻里、朋友处得到资金与物质支持,而不是从一般性的广大群体中获取这种支持。一位牧师说:“因事制宜地募集救济物资虽然麻烦一些,却具有很多优点。它加强了家庭亲情,加强了邻里之间或人与人之间的义务与联系,而不是削弱了这些联系。”

        不管是对于年轻人还是对于老年人而言,亲情纽带都显得非常重要。波士顿慈善联合会的档案里记录着这样一件非常典型的慈善活动:一位鳏居老人申请救助,“联合会经过调查发现,这位老人有亲戚,他还有权要求他们提供赡养费。”

        慈善组织通过多方查找,终于找到了他的一个侄子和一个妹夫,他的侄子没有任何赡养能力,但他的妹夫——虽然已经有25年没有与他联系了,但是仍然愿意定期给他寄来养老金。这些养老金基本上满足了老人的生活需要。

        后来,这位老人还结了婚,并与妻子的家人住在一起,安度晚年。负责这件事的工作人员说,“如果我们不做认真调查,虽然这位老人仍然可以得到面包,但他将只能凄凉地在他那肮脏的小屋里度过余生”。

        同样,慈善组织为了让被抛弃的年轻人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也会想方设法将他们安顿在相应的家庭里,而不是安置在什么收容机构里。这样,他们可以尽快让孤儿享受家庭的温暖。

        亲情同时也意味着宗教或民族之情。“纽约慈善组织协会”询问申请人的宗教信仰或他们的成长背景后,将他们推荐给当地相应的基督教堂和犹太教堂。当然,也有一些慈善团体看重民族血缘关系。“比利时慈爱协会”、“中国医院联合会”、“法国慈爱协会”、“德国女性协会”、“匈牙利联合会”、“爱尔兰移民协会”以及许许多多类似的具有民族背景的慈善团体都在纽约设有办事处,往往同胞会帮助同胞走出困境。

        当申请救助的成年人确实形单影只、孤苦伶仃,志愿人员会设法与之“搭建家庭”,形成某种“契约”关系。一个世纪之前的慈善事业志愿者通常并不是忙碌于文字事务或是救济发放事务,慈善组织更多的是要求他们通过多年的努力,改变被救者的生活面貌。每一位志愿者的职责虽然不多却很重大。“费城组织慈善救济协会”认为,“新搭建的临时家庭,其成员不要太多,3-5名成员就足以能无时无刻地让这名申请者处在慈善事业志愿者的影响之下,让他每时每刻地感受到友情与关爱。”

        当然,这些志愿者并不奢望他们能轻而易举地从被救助者那里得到满意和热情的回应,那样未免过于天真。相反,费城协会告诫志愿者,“有时你难免会感到灰心丧气”,但无论如何,“你必须保持最大的耐心,最坚定的信念,以及最博大的仁慈之心”。

        有一个人,过惯了不劳而获的日子。在临时家庭里,志愿者们以极大的耐心,劝他自食其力。他很快真的自食其力了,并且重新得到了家人以及所在社区的尊重。同样,有一位坏女人,在临时家庭里,经过慈善人员持续几个月的不间断的关爱、约束,最后,她终于表示愿改过自新。有一个男人,一度工作热情非常高昂,后来由于一场疾病,他不能再从事过去的工作了。经过慈善人员的一番帮忙,他后来学会了一门新手艺——补瓷器。印第安纳州社会工作大会上的发言者也定期汇报一些不劳而食之徒如何被改造成为受人尊敬的市民的故事。

        成功的关键在于志愿人员愿意投入大量的个人精力。“希伯来慈善联合会”的纳撒尼尔·罗西认为,好的慈善活动不能只靠“蛮干和慈善机构官员机械式的运动”;慈善杂志《施以援手》定期提醒读者,他们不能“只履行施舍钱财一项义务……那种单方面的慈善好比缺了一边的钳子”。而诸如“波士顿慈善联合会”等热爱人类的团体则认为,他们的作用不能只是筹集更多的救济金,而是发挥一个“指导作用,指导穷人与善人相互沟通”,从而帮助市民超越“税单或施舍”的角色。《慈善评估》在对污言秽语予以密切关注的同时,还强调理解慈善真义的重要性,“慈善的本义是‘爱’,而不是已经庸俗化的了‘施舍’之义”。

        但这种人与人的接触与沟通并非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进行。“分类”将帮助志愿者,尤其是中产阶级教会成员,参与慈善活动。慈善组织要求志愿者在他们第一次接触申请者的时候,要进行仔细的“分类”。慈善组织对待每一个申请者并非人人平等,加之因为他们是私人机构,他们也不必如此。慈善组织协会一再强调,要把“救济”施予那些并非因个人过失但短期内却无力改善困境的穷人们,譬如:孤儿、老人、无法治愈的病人、单亲孩子以及因“临时患病或遭遇不幸”的成年人,这些人都属“值得救济”之列。慈善心肠的志愿者经常会以帮助者的身份救助这些绝望的人群。</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美国的救赎,小说《美国的救赎》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美国的救赎 失业穷人,路在何方(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