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驼峰航线TXT下载>>驼峰航线>> 老兵之行云南印象(1)TXT下载

    驼峰航线: 老兵之行云南印象(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老兵之行云南印象(1)

        这是一段昆明甚至中美两国人民都不会忘记的历史。

        中、美两国为开辟和维护“驼峰”航空线这一庞大的战略空运体系,提供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作出了重大的牺牲。中美两国飞行员用他们的青春、鲜血和生命开辟的“驼峰”航线,是一座树立在世界屋脊上空的历史丰碑。他们的英雄事迹,载入了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光辉史册,也将永远铭刻在中美两民的心中。峥嵘岁月中,中美两民在二战的烽火中结成的战斗情谊,美国援华战士和云南当地群众用鲜血筑成牢不可破的友谊,从“驼峰”航空线开辟以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这里有一幅10位美军飞行员的合影,他们驾驶的40783号轰炸机于1944年8月31日遇难,10人全部牺牲,最大的26岁,最小的才19岁。还有一群烈士的形象:罗伯特,两天击落敌机15架,1942年2月7日牺牲;内尔·马丁,1941年缅甸空战牺牲,是缅甸空战牺牲的第一人;约翰·彼特,1943.年2月10日在轰炸中牺牲,7天后,他的女儿在云南出生……

        时光荏苒,转眼已经有60多年过去了,这60多年里发生了太多动人的故事,对中国云南的思念和回忆一直萦绕在老兵们的心头。

        2005年8月15日之后,大约一周的时间里,“驼峰航线”和飞虎队老兵及亲属组成的访问团相继来到云南。事实上,不仅仅是在2005年,近10年来,参加过“飞虎队”、“驼峰航线”的美国飞行老兵已有千余人重返昆明。一位美国老兵说,中国人民记住并怀念中美并肩抗日的胜利,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克拉夫奇克1942年随军来到昆明,在此期间,他拍摄了数千张照片。和许多老兵一样,他们最后都把这些珍贵的历史印象留给了战斗、生活过的地方。从他们的照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当时昆明的生活,还有普通百姓与这些军人的关系——街道、市场、民居、洗衣的妇女、修建机场的农民……一个中国小孩与克拉夫奇克的合影,第一次吃到口香糖的印象一定很深刻;在一群高大的飞行员中,一个中国小孩站在其中,才高过他们的膝盖,但穿着为他特制的飞行服,英姿勃勃;一位美军飞行员请一位中国农民喝咖啡……还有这样一幕:一对新婚的中国青年,婚礼上有巨幅的大字:“结自由婚”!多幅照片里,都有云南百姓这样的手势:伸出大拇指——顶好!于是,在战机上,就有了“dinghao”的拼音。这是对云南人民的印象,片段却不零碎,遥远而很亲切。在战火连天的残酷岁月,他们温馨友善,充满爱意和人类的尊严。他们,也正是胜利的希望所在。

        这是老兵们无法忘却的印象:“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救助”,它被称为“血幅”。当年他们每个人都怀揣写有这几个汉字的条幅,有了它,在中国的任何地方都能得到救助。在展览中,中国百姓救助他们的照片是最多、最感人的一部分。在兰坪、永平、祥云、陆良……大量中国百姓救助美军飞行员的照片,记录着永远不能忘却的故事和不能磨灭的印象。

        1944年,美国空军飞行员布朗·鲍勃赴云南参战时,夫人帕翠西亚已有6个月身孕,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才见到女儿。60年后,布朗·鲍勃带着夫人、女儿和孙子重返昆明。当这位80多岁的老人看到当年的战场经过数十年和平发展后的巨大变化;看到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依然铭记着当年中美人民用血与火凝结的友谊,感动不已……

        “爸爸经常向我们讲述当年中国人以多么惊人的毅力修建机场……”

        83岁的沃尔特·施塔赫尔是美国陆军航空队第14航空队的一名炸弹手,1944年来到中国,多次执行了轰炸侵略印度支那(今越南)日军的飞行任务。在战争结束前夕,施塔赫尔因为飞机失事负伤,被中国人组织的搜救队救起。“我们的飞机坠毁在中国境内的一座山坡上,我成功跳伞,只伤到了这里,”施塔赫尔指了指额头,“和我同一架飞机的福格中尉的降落伞却挂在了飞机下面,没能逃生……”

        “陈香梅女士(飞虎队组建者陈纳德将军的夫人)20年前亲自为我挂上了由中国政府颁发的中国战争勋章。”施塔赫尔老人颇为自豪,一面从怀里掏出带有飞虎徽记的第14航空队协会会员证,记者看到上面有一句话:“终生为第十四航空队协会会员。”

        凯西·基尔帕特里克只有11岁,这次与妈妈和外祖母一道来到中国,寻访过世的外祖父——轰炸机领航员约瑟夫·贝塞达战斗过的地方。“我也不知道外祖父到底有多少勋章,只记得其中一枚上带有鹰徽标记。”“我想是六到七枚,”凯西的妈妈在旁边补充说。“爸爸经常向我们讲述当年中国人以多么惊人的毅力修建机场……”

        16日的活动中,老兵和亲属们参加了为纪念碑献花、“驼峰飞行”宣传橱窗落成典礼和中方有关人士共植友谊树等活动。

        “中美两国都是主持正义的一方,两国的友谊和反法西斯精神一样,应该永远保存下去。”82岁的陈应明老人现在是中国航空博物馆的顾问,抗日战争中担任空军地勤工作,曾参加新中国民航开航仪式。这一次他专程从广州赶赴昆明,把自己创作的美军c—47运输机飞经“驼峰航线”的画赠送给来访的美国老战士。</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驼峰航线,小说《驼峰航线》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驼峰航线 老兵之行云南印象(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