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驼峰航线TXT下载>>驼峰航线>> 出生入死,只为故乡的亲人TXT下载

    驼峰航线: 出生入死,只为故乡的亲人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出生入死,只为故乡的亲人

        广东台山市白沙镇飞鹅村是马姓的聚居地,历史上就有许多人家到加拿大谋生。其中,马氏兄弟——马邦基和马绍基曾担任过著名的“驼峰航线”的飞行员,他们的故事在加拿大广为流传,但是在故乡却鲜为人知。当年,马邦基回故乡救出妹妹的过程,堪称一段传奇。

        “驼峰航线”运输期间,“中航”大部分机师来自美国和加拿大,许多是华裔,其中有两位机师是祖籍台山的两兄弟——马邦基上尉和马绍基上尉。他们因在二战中的功勋,得到崇高的荣誉——亚洲太平洋军功章、美功章、二战胜利奖章、驼峰胜利奖章;马邦基是第一批“中航”飞行员,参与印度阿萨姆和中国之间的空运并且立功,1995年又获得美国空军颁授的高级荣誉飞行十字勋章和佩戴总统军团绶带。

        马氏兄弟的父亲马本坤,1890年离开出生地飞鹅村,乘船去加拿大淘金。在加拿大西岸的罗伯特王子市定居,开了一间杂货店,有11个儿女要养活。1935年,马本坤去世,马妻带齐儿女,乘船回台山安葬丈夫。

        1936年,马邦基回到加拿大,1938年进入美国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航空学院学习并取得飞行员资格。马绍基也在一年后回到加拿大,在同一间学院取得飞行员执照。

        1942年,马邦基回到中国在“中航”做飞行员,驾驶运输机飞行“驼峰航线”。马邦基很快获得中航最优秀飞行员的荣誉。他驾驶非武装dc—3或c—46运输机,从印度运载军火、汽油或者钞票到中国,一次次避过日本快速的零式战斗机的攻击。这是一条危险的航线,在8个月里,他飞越“驼峰”420次。

        因挂念困在故乡的母亲和妹妹。1944年2月,即马邦基24岁那年,他决定回乡寻找她们。他先坐飞机从广西桂林到柳州,然后坐火车、坐船到广东江门。他花钱请了两个人带路去飞鹅村。路上危险重重,甚至有一次不得不藏在棺材里,才混过日军的岗哨。途中,又在无意中听到两个向导密谋劫杀他,他谎称自己身上有枪才骗过两个凶狠的向导,逃得一命。

        历尽艰难之后,马邦基终于安全抵达飞鹅村,找到了母亲和妹妹。当时飞鹅村村民的生活早已经陷入困境,有的人甚至不得不从树上剥皮来吃。还要时刻担心日本人的扫荡。马母的身体非常虚弱,他只好先带12岁的妹妹飞红离开。

        回程比返乡更危险。为了避过日本人,马邦基找了当地的农民带领走夜路,为了躲避日本人的搜查,藏在妓院里,好不容易才到了江门。他们从江门乘船去梧州时,船遭到日本零式飞机的扫射而搁浅。这时,马邦基发现妹妹不见了,当船工把船推离沙滩准备再度起航的时候,他才看见妹妹从岸边悬崖的山洞里跑出来……

        到了柳州,乘火车去桂林。机车太老了,他和妹妹常常要和旅客们一起推车。到达桂林时,这个城市正受到日军的猛烈进攻。马邦基和妹妹终于搭上“中航”的飞机去重庆,飞机起飞后不久,桂林沦陷。

        1944年4月,邦基的弟弟绍基也到了中国,在“中航”任飞行员。他在“驼峰航线”作了337次来回飞行,也经历过许多危险。有一次,机翼结了厚冰,他们被迫把货物抛落喜马拉雅山,货物中包括8.65亿元中国钞票,那是美国给中国政府的贷款。后来有人问他:有没有想过把一些钱塞到自己的口袋里?他说,人死了,钱完全没有价值。如果飞机坠毁而他们幸存在喜马拉雅山上,那些钞票也许可以生火取暖。

        马邦基于2005年5月6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逝世,享年85岁。加拿大的《环球邮报》和《蒙特利尔报》发表长篇文章报道他的事迹。83岁的马绍基住在爱蒙顿,《飞机月刊》2005年7月号有长文报道他。这些年来,当地许多报刊发表过不少关于他们的文章,马氏兄弟成了社区的知名人士。他们的妹妹飞红,住在温哥华,至今清楚地记得哥哥当年是怎样搭救她的。</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驼峰航线,小说《驼峰航线》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驼峰航线 出生入死,只为故乡的亲人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