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仕途的玄机TXT下载>>仕途的玄机>> 第五章 皇权浇灌的恶——义纵、王温舒(9)TXT下载

    仕途的玄机: 第五章 皇权浇灌的恶——义纵、王温舒(9)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五章 皇权浇灌的恶——义纵、王温舒(9)

        太初元年(前104)秋八月,武帝派遣贰师将军李广利西征大宛,下诏征集天下豪吏从军。王温舒隐瞒了所部一个叫做华成的豪吏,很快有人上告他接受下属的贿赂以及其他不法奸事,论罪当予族诛,王温舒畏罪自杀。王温舒的两个弟弟以及两门姻亲同时因牵连被族诛。光禄勋徐自为很是感叹,真是可悲呀,自古以来不过是父、母、妻三族受诛,王温舒之罪竟然株连五族。

        王温舒死时的家产折合黄金约千斤,如此富裕侧证史传载其奉承权贵信非虚言。可资一比的是几年之后病死在淮阳都尉任上的尹齐,死后家产不足黄金五十斤。尹齐的具体事迹同周阳由一样并无明文,可以作为其不负酷吏名号的一个注脚是,他在淮阳杀伐过重,死后尚来不及收敛,尸体就因害怕被仇家焚烧而飞走归葬。

        从河内太守升任中尉之后算起,王温舒列位九卿前后十五年之久,其杀伐严酷的为吏模式全面影响到整个帝国郡守一级的施政取向,各郡太守、都尉、诸侯国相等二千石官吏几乎全都效仿王温舒肆意杀戮,结果却是吏民反而更加轻视违法犯罪。这是一个令人无奈的悖论,严刑峻法以及地方长吏对帝国法律的肆意解释,使得每一吏民彻底失去不会犯罪的可能,一旦犯罪又几乎没有不死的可能,于是整个社会风气在手足无措的恐惧中扭曲。既然无法安居乐业就只好群起为盗贼。声势规模较大的南阳郡有梅免、百政,楚地有段中、杜少,齐地有徐勃,燕赵一带有坚卢、范主。大股反叛势力达到数千人之众,建号称尊,攻打城池,夺取武库兵器,释放死囚,捆绑太守和都尉加以羞辱,杀死两千石的官员,传檄通知附近县城置办食物。几百人的小股造反则不可胜数,专在本乡本土掳掠。

        严峻的局势引起武帝的极大关注与焦虑,御史中丞、丞相长史受命专门监督各地盗贼,依然屡禁不止。再派遣光禄大夫范昆、诸辅都尉以及前九卿张德等人衣着绣衣、持皇帝节、发虎符调集大军剿灭,大规模的战役中一次斩首竟然上万。镇压之后就是按照帝国法律诛杀供应造反之人饮食的人,往往株连数郡牵涉几千人{12}。大规模镇压持续了几年,抓获几个大的头领,剩下被打散的造反者潜入深山密林重新聚集,大部队武装镇压的方式至此失效。

        帝国最后的疯狂由《沉命法》来演绎,这部法律将连坐的精神发挥到极致:如果境内出现盗贼,主管官吏没有提前发觉,或者发觉却没能捕获规定数量的匪徒,二千石以下直到最低一级的官吏只要职责关涉,全部处决。

        小吏畏惧死罪,从此就算发现盗贼也绝不上报,太守则放任他们如此行事。这其中的逻辑异常简单,遍地蜂起的盗贼已经抓不胜抓,一旦抓捕不得就是死罪,因此干脆瞒报或者不报。对太守而言同样如此,小吏上报至太守则太守就必须汇总上报至朝廷,接下来的逻辑完全一样。

        于是盗贼越来越多,上下官吏却隐瞒不报。

        以王温舒为代表的酷吏将整个帝国官吏的为政模式彻底扭转,为此激起了遍布整个帝国范围的反抗,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扑灭了大股反叛势力,剩下的小股叛乱已经不在朝廷注意力范围之内,这一部严酷到不可思议的法律却最终为帝国换来文书层面的太平。

        【注释】

        ①《秦汉官制史稿》第184页。</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仕途的玄机,小说《仕途的玄机》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仕途的玄机 第五章 皇权浇灌的恶——义纵、王温舒(9)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