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仕途的玄机TXT下载>>仕途的玄机>> 第三章 官场丛林生态——景、武三卿(7)TXT下载

    仕途的玄机: 第三章 官场丛林生态——景、武三卿(7)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三章 官场丛林生态——景、武三卿(7)

        景帝七年(前150)六月乙巳,周亚夫出任丞相,赵禹又随任丞相史,丞相府设有丞相史二十人,秩四百石,仍属于中低级官吏。这一时期的赵禹,赢得同僚的一致赞誉,所有人都称赞他廉洁而且公务干练、处事公平,然而丞相却不愿重用这位下属。

        丞相对赵禹的评价是“文深”,就是太过严厉苛刻,故此不能大用。今人不大容易弄懂丞相的思路,其实透过“文深”两字,实际的缘由是,赵禹的法家做派和当时的温和国策直接对立。

        本朝自高帝立国以来,便以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为施政根本。所谓无为而治,其一在于法令简单而不可复杂,以区别于秦朝严密的法网;其二在于即便偶有犯法之人,也要适当宽大而切忌严厉。

        举例说明。吴王刘濞称病二十余年不朝天子,文帝非但不予治罪,反而赐予几杖以作抚慰。不过是要避免战端,争取相安无事与民休养生息,以恢复社会生产。要知道文帝驾崩之时四十六岁,当年吴王五十九岁。文帝之所以一直对吴王优容隐忍,为的就是不给其造反的口实,假以时日必然年迈老病而死,吴国之祸也就消弭于无形之中了。这就是黄老之术的奥妙。⑧可要是换做赵禹执政,必然严格执行汉家制度,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将吴王逮捕归案依律斩首,这就会酿成大祸。

        再举景帝时期的一个案例。梁王刘武派刺客杀死议臣袁盎,景帝召田叔亲赴梁国审理此案。景帝问返回朝廷复命的田叔,此案是否为梁王所为?田叔回答确是梁王主使。但当景帝进一步询问详情的时候,田叔拒绝提供调查结果:“上无以梁事为问也。今梁王不伏诛,是废汉法也;如其伏诛,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田叔认为公布真相景帝将陷于两难,不杀梁王就废毁了帝国法律,将梁王绳之以法又会叫太后伤心。按着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田叔恳请景帝,别再纠缠不休,就让这事不了了之。可是,信奉法家思想坚持犯法必究的赵禹,就绝对没有如此心思。

        因此,赵禹在景帝朝的默默无闻和不得志,不在于自身能力有限,而在于为政理念逆于国家大势。

        赵禹能否理解到这一点不得而知,但他不会因为得不到丞相赏识就无法继续前进。朝廷早已经考虑到,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出惊天动地的成就,为了奖励作为帝国支柱的官吏群体多年的辛劳,允许他们仅仅因为服务时间的积累便能得到逐步的升迁。赵禹就在这样的漫长等待中积累年资,进入武帝朝后他的升迁开始加速。一方面由于他的资历,一方面由于他的能力,更为重要的背景是,帝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休养生息,已经民富国强,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逐渐让位于积极进取、大事攻伐的霸王之道。导致赵禹在景帝朝不能被重用的“文深”,却正是他将在武帝朝获得重用的关键。

        最开始赵禹调任御史府成为一名御史。无法精确知道赵禹从事何种具体岗位,已有的资料是,御史共有四十五人,秩皆六百石,职责各有不同。有十五名身着绛色服饰、在殿中服务的叫做侍御史,其中二名负责掌管印玺,四名专责传递文书,二名侍于天子之前,接受随时交办的任务,以上总归一名中丞统领。其余三十人则留守御史府中处理百官政务⑨。

        接着赵禹又任太中大夫、秩千石,这个职位没有特别具体的职责,是皇帝的顾问。就是在这个时候,赵禹会同张汤一起制定了数部影响深远的法律,而最为重要的则是所谓“见知故纵、监临部主”的法条,下一章再做介绍。</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仕途的玄机,小说《仕途的玄机》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仕途的玄机 第三章 官场丛林生态——景、武三卿(7)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