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仕途的玄机TXT下载>>仕途的玄机>> 第一章 书生治国悲剧——帝师晁错(12)TXT下载

    仕途的玄机: 第一章 书生治国悲剧——帝师晁错(1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一章 书生治国悲剧——帝师晁错(12)

        吴王不见得就能够理解高帝当年那番预测的实际根据,但他或许会为背叛了四十二年前的承诺而心存愧疚,不过过往的经历和当前的局势,应该足以使他即刻释怀。他亲眼得见开国之初七位异姓诸侯王一个个死于非命,切身体会过刘姓诸侯王的艰难屈辱,吕后杀死高帝四个儿子,夺走齐国差不多一半的国土,几乎将齐王逼入绝境;那个号称仁义之君的文帝从赵国分走河间郡,亲手把齐国肢解成七个小国,逼死当时唯一的弟弟淮南王刘长,再假惺惺地把淮南国一分为三分封刘长的三个儿子。现在终于轮到景帝动手了,胶西国从齐国分出来不到十一年,就削掉六个县城,赵国削常山,楚国削东海和薛郡。至于吴国,这次景帝要的是鄣郡和会稽,那可是吴国三分之二的封地、铜矿和海盐命脉所在,这哪里是在削藩?简直是在削命。

        真正叫吴王绝望的还不是景帝的这一卷诏令,从高帝开始,吕后、文帝、景帝一脉相承从未停止对诸侯王削弱、打击,这才真正叫他明白削藩绝不会仅仅停止在这一次,今天遵命只能换来明天又一次削藩,逆来顺受绝不可能换来偷生的机会,诸侯王的身死国灭才是天子追求的唯一结果。

        猜透帝王心思的吴王已经寒彻骨髓,朝廷前后几十年的所作所为一一浮现,在他眼前清晰地勾勒出一个狰狞可憎的血盆大口,而晁错正是那其中闪烁着寒光的森森獠牙。

        吴太子之死,也让吴王不敢相信他可以对景帝抱有幻想。当时文帝在位,现在的景帝还做着皇太子,进京朝见天子的吴太子刘贤与皇太子对弈,年轻气盛的吴太子与皇太子争先,忽略了君臣之礼,皇太子竟然为如此小事操起棋盘将吴太子砸死。事后文帝父子无半点歉意抚慰,就将吴太子的尸首送回吴国,吴王的气愤溢于言表:“天下一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盛怒之下,又把太子的尸体送返长安下葬,从此与景帝结仇。

        数十年的血雨腥风,吴王已经见惯了帝王的口是心非,四十年的荣华富贵也足以叫他对人生了无遗憾,与其束手待毙不如放手一搏。况且鹿死谁手尚未可知,鄣郡铜矿铸造的铜钱、会稽郡丰富的海盐,足以支付巨额的军费。四十年来从未向境内百姓征赋,遇有轮流服役吴王还会给予酬劳,犯法逃亡吴国的豪杰都能得到妥善保护,现在也该是他们回报的时候了。天下诸侯都面临削藩的侵夺,胶西王、齐王、菑川王、胶东王、济南王、东瓯王已经答应起兵,联合起来的力量至少可以和朝廷打一个平手。追随高帝长期征伐的吴王见识过天下的精兵悍将,虽说二十余年不入长安他并不熟悉现在的朝廷将领,但无论如何他们总不会比韩信、英布还要厉害吧?甚至天象都已经出现了反常,彗星出现在夜空、蝗灾也在几个郡国爆发,一切都说明这正是千载难逢的时机。

        吴王的自信也来自他的血统,同姓诸侯王本身就是帝王力量甚至帝王生命的备份,这其中存在的另一致命逻辑就是,所有同姓诸侯王包括吴王,同样具备成为皇帝的核心基因。此外,文帝就并非高帝的嫡长子,不也从代王一跃而成为皇帝了么?代王刘恒可以,为什么吴王刘濞就不可以?

        至此,吴王不再犹豫!

        九 七国之乱

        七国反叛的消息很快报到京师,晁错预言中的四分之一内容得到验证是正确的——“削之亦反”。</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仕途的玄机,小说《仕途的玄机》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仕途的玄机 第一章 书生治国悲剧——帝师晁错(1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