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明朝一哥王阳明TXT下载>>明朝一哥王阳明>> 第十六章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1)TXT下载

    明朝一哥王阳明: 第十六章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十六章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1)

        86 王与朱 共天下

        所幸阳明心学已经大明于天下,嘉靖二年的会试也开始用心学出题,放在以前这是不敢想象的。

        而归越以后的讲学又使阳明收了平生最后两个高徒,这两个关门弟子给他的讲学生涯画上了完满的句号。

        钱德洪和王畿。

        钱德洪的开场白是:“我就出生在你出生的那幢楼里。”阳明一愣,反应过来他说的是瑞云楼。

        钱德洪确实跟阳明投缘,他的性格跟徐爱很像,优柔寡断却又忠心不二。

        他资质平庸,在学术上没有其他王门弟子那么超凡的见解,却处处恪守师说,端正心学;外在事功方面他也只当到刑部员外郎这样的中层职位,那么他作为王门高足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是《王阳明年谱》,是《传习录》,是有关王阳明的一切。所有的资料都是他整理编撰的,难道这还不够吗?

        而王畿正好相反,他是王门弟子中智商最高的,没有之一。

        这个后来让内阁首辅夏言都颇为忌惮的人当时年仅二十,还是个裘马轻狂的秀才。跟那个年代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他迷恋的是戏曲小说、实用技艺;诗酒流连、瓦肆勾栏。

        而且,他就住在阳明家附近,却从不来听讲,见到王门弟子来来往往还心态阴暗地背地里唾骂。

        慧眼识英的王阳明却认定他是个可造之材,叫来魏良器等人,嘱咐他们如此如此。

        这日,王畿又路过阳明门前,斜眼往里一瞥,见魏良器正与同门投壶雅歌,好不快活,心下诧异的他便多瞧了一会。

        魏良器见王畿上钩,便搁下投矢,向他走去。

        王畿也不跟他打招呼,上来就是一句:“腐儒们也会玩这种游戏?”

        魏良器笑道:“我等之学,并不迂腐,也不固执。你心存偏见,所以不知道其中的乐趣。”

        王畿有所触动,默默地离开了。

        嘉靖二年,王畿参加会试,名落孙山,狂妄之心有所收敛,报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听了几次阳明的课,逐渐心服,拜入王门。

        对于这两个徒弟,王阳明因材施教。钱德洪办事踏实却不够果断,阳明便告诫他“心要洒脱”;王畿悟性极高却散漫拖沓、玩世不恭,阳明便提醒他“心要严谨”。

        经年累月,王畿成了阳明生前最得意的弟子;而钱德洪则成了阳明身后主持大局的王门首徒。

        王畿是个好奇心重,喜欢思考的人。他曾暗中观察过两个同门,一个聪敏伶俐,阳明故意漠视他,屡问不答。另一个不羁,为邻里不齿,阳明却整天与他讲论。王畿不解,请教阳明。阳明告诉他,第一个虽然精明,却太多心计。如果对他冷漠,或能有所悔改,若对他器重,反而会助长其恶习。第二个虽曾狂悖,但现在已有悔悟之心,因势利导、假以时日,并非没有成大器的可能。

        钱德洪将阳明的教学方法归纳为:“仅指揭学问大旨,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证实。”

        这是一种比量产式的应试教育科学一百倍的教学方法,因为学生本人有资质和性格上的差异,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有其特定的时间和背景,如果解答过于具体,成为教条,时过境迁将遗祸无穷。所以,只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原则,让他自己去琢磨。这种启发式的教育,可以使每个人都获益匪浅。

        无论学术还是事功,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即使舆论尚有非议,即使朝中权贵刻意排挤,也不能改变他被莘莘学子顶礼膜拜的事实。想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不想浑浑噩噩白过一生者,唯一的途径、不二的法门就是去绍兴,去找王阳明——这是那个年代几乎所有人的共识。

        他们操着不同的方言,从四面八方赶来。绍兴城内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连衽成帷,举袂成幕。客栈住不下了就住寺院,寺院住不下了晚上就轮换着睡。因为人太多,阳明每次开讲都是大课,前后左右环坐而听者,常逾千人。一些人一待就是两三年,临到送别了由于人实在太多还是记不住他们的名字,阳明不禁感慨:时代永远像一枚硬币,无论是豪奢浮华还是噤若寒蝉,它的背面都是世代以来延绵不绝的对知识的尊崇和向往。

        绍兴知府南大吉被这空前的盛况所感染,作为阳明的父母官,他没有因为群众的围观就将其定性为“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闹事”,而是毅然决然地拜入了阳明门下。

        南大吉经常向阳明请教,说自己临政处事,多有过错,先生为何无一言相责?

        阳明让他把自己的过错全讲出来,南大吉一五一十地说完后,阳明点点头,问:“你为何知道这些过错?”

        南大吉道:“是良知告诉我的。”

        阳明笑道:“既是良知告诉你的,你就在良知上用功,用良知做功,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南大吉恍然大悟,欣然而去。

        后来,朝中权贵恼怒南大吉给阳明讲学大开方便之门,借故将他罢官。

        南大吉不以为意,回到陕西老家自己开书院传播心学,还写信给王阳明,深以不能追随门下为憾,对于罢官一事只字不提。

        另一个让阳明感动的是著名诗人董萝石。

        老头已经六十八岁,不远万里来到绍兴,听说阳明同弟子去爬山了,又一路前往。

        在中天阁,董萝石听了阳明的讲座,激动不已,非要拜他为师。

        董萝石是民间诗坛的领袖,名满天下,又如此年长,是以一开始阳明还不敢收这个弟子。谁知董萝石不容他回绝,说自己回家料理一下就来受教。</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明朝一哥王阳明,小说《明朝一哥王阳明》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明朝一哥王阳明 第十六章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