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明朝一哥王阳明TXT下载>>明朝一哥王阳明>> 第十五章 大礼议(3)TXT下载

    明朝一哥王阳明: 第十五章 大礼议(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十五章 大礼议(3)

        虽然不用喊过世的亲爹为“皇叔考”了,但朱厚熜“只继统不继嗣”的目标依然没有实现。

        张璁不依不饶,继续上疏,说议礼定制本是天子的权力,皇上应当揭父子之大伦,明告中外。

        杨廷和怒了:一个礼部的实习生,还蹬鼻子上脸了不成?!当即命吏部将张璁赶到南京去任闲职。

        张璁根本不在乎,引爆了重磅炸弹他已经成功了一半。事实证明,南京才是他真正崛起的地方。

        彼时,黄绾是南京都察院御史,席书是南京兵部侍郎,方献夫也已出山,任南京刑部员外郎,张璁和他三人天天聚在一起,谈论议礼之事。

        其实,杨廷和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心力憔悴的他暗中给张璁去了封信软言相告:以你之才不应在南京任职,静处以待,不要再用“大礼说”难为我。

        张璁果然安静了一段时间,另一个人却等不及了。

        南京刑部主事桂萼。

        南京已经够闲的了,还是个主事,怎能不让这个正德六年的进士,已经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十年的老男人深感中年危机?

        于是,桂萼决定博上一把。

        他刻意结交张璁等人,极力赞成他们的主张,煽动继续上奏。

        众人亦觉言犹未尽,便又从各个方面攻击统嗣兼继的破绽,写好奏疏,一并上奏。

        好风凭借力,原本默默无名的桂萼也跟着大佬们递上了自己的奏折。

        像所有野心勃勃的政治赌徒一样,桂萼一出手就把身家性命都押上了,他的主张比所有人都激进——皇上应速发明诏,追尊兴献王为皇考,并立庙于大内。称孝宗为皇伯考,武宗为皇兄,封蒋氏为圣母皇太后。

        这就是公然与杨廷和叫板,势不两立了。

        中国的政治说白了就是站队,左中右三列任选一列挤进去,选对了扶摇直上,选错了虚掷少光,就这么简单。

        桂萼这把下注很大,远在南京的他要赌紫禁城里的朱厚熜能玩过杨廷和与太后集团,而且玩过之前要保证自己不能先被杨廷和玩死,风险很高。

        然而高风险意味着高回报,他押对了宝。

        朱厚熜拿着桂萼的奏折,读一句点一回头,激赏道:“此疏关系重大,天理纲常,要仗他维持了!”

        言毕,召廷臣集议,讨论南京呈上来的奏疏。

        其时,毛澄已经致仕,杨廷和也心灰意冷,百官在新任礼部尚书汪俊的带领下同朱厚熜继续抗争。

        杨廷和为什么不争了?

        很简单,以其敏锐的政治嗅觉他预感到了失败的无可避免。

        朱厚熜不是朱厚照,一年多的皇位没有白坐。他拼尽全力收买宦官,千方百计在锦衣卫中安插自己人,甚至不惜将国人皆曰可杀的许泰、张忠免死充边以笼络宦官集团,都是为了日后的不时之需做准备。

        猜雄朱厚熜的智商绝对高居明朝皇帝排行榜榜首,但他向来没有将聪明用到正事上的习惯。因此,这样的皇帝信奉道家无为之治是中国之幸。

        不过,无为是为了无不为的。朱厚熜明白,此刻不把这帮文官的嚣张气焰打压下去,自己将无以立足。因此,他将汪俊这拨人里言辞激烈的挑出来,以结党乱政为名下令夺俸。

        处罚并不重,主要是为了试试水,表明一下自己的态度——朕要反击了。

        汪俊见帝意难为,又退了一步,准他称兴献帝为兴献皇帝。

        朱厚熜仍不满意——这不还得继嗣吗?于是,下旨召张璁、桂萼、席书入京议事。

        杨廷和见朝政日非,决意求去,朱厚熜衔恨已久,当即批了他的辞呈。言官交章请留,俱不见答。

        杨廷和一走,败局已定。但文官集团站在维护道统的立场上反对朱厚熜,显然比出于单纯的政治考量更为坚定。

        都察院左都御史吴廷举为了拖延张璁等人上京,提议让两京官员统一上疏,各陈所见,以备采择。

        桂萼重申统嗣不同的理由,张璁明白无误地指出:现在的问题不在皇与不皇,而在考与不考,即爹是不能乱认的,有且只能有一个。黄绾则用反证法:按礼部的说法,继统继的是孝宗的统,继嗣继的是孝宗的嗣,那将朱厚照置于何地?是否应该取消武宗的庙号?方献夫更是开宗明义:先王制礼,本缘人情;君子论事,当究名实。

        当然也有一大批支持礼部的奏章,内阁次辅蒋冕甚至痛心疾首地写道:臣愿陛下为尧舜,不愿陛下为汉哀。但朱厚熜选择性失明,只对张、桂等人的奏疏嘉纳不已,余者一概视而不见。

        刚愎自用的朱厚熜感觉火候差不多了,便敕令礼部一切按桂萼第一次上奏的办。这样一来,除了括弧里还有个“本生父”之外,再没有任何有碍朱厚熜观瞻的字眼。

        汪俊软磨硬泡、打尽太极,皆不见效,无奈之下,悬节东门,拂袖而去。同时辞官的还有蒋冕。

        朱厚熜才不管,他让礼部侍郎吴一鹏代署部事,一面让他按自己的既定方针办,一面诏令当时正督赈江淮的席书入京任礼部尚书。

        户部侍郎胡瓒上言,说大礼已定,席书督赈江淮,实系民命,不必征取来京。内阁大学士石珤也趁机奏请停召张璁、桂萼。

        朱厚熜见剩下这拨人不闹腾了,自己的目的也达到了,毕竟还得靠人家办事,就卖个面子给他们,准奏。

        这下轮到张璁和桂萼不爽了,俩议礼新贵奉诏启程已经走了一半,正做着翻身农奴把家还的美梦,却接到了回任的消息,这对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政治暴发户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张璁和桂萼一合计,又上了道奏疏,说“本生父”三个字必须去掉,不然虽称皇考,仍与皇叔无异。</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明朝一哥王阳明,小说《明朝一哥王阳明》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明朝一哥王阳明 第十五章 大礼议(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