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明朝一哥王阳明TXT下载>>明朝一哥王阳明>> 第五章 万里乾坤共寂寥(11)TXT下载

    明朝一哥王阳明: 第五章 万里乾坤共寂寥(1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五章 万里乾坤共寂寥(11)

        是的,论心是个技术活,相较之下,论迹就简单多了。

        好吧,那就让我们在经济学领域来论迹吧,深入研究,科学论证,逻辑缜密,思维严谨。于是乎,以下结论新鲜出炉。

        张维迎:高校收费太低导致穷人上不起学;官员是改革中利益受损最大的群体。

        吴敬琏:春运车票不涨价不符合市场经济。

        于是民意愤怒了:找抽吧你?!

        其实,经济学家的一些话语之所以引起争议,是因为他们固步自封于书本上的科学论证。问题是这些逻辑在书本上是恰当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则未必。由于当前中国种种问题的复杂性、地域性,用西方的概念框架来套解往往南辕北辙。

        而社会舆论又习惯对经济学家的动机进行审判,人肉他们的身份背景。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经济学家在公众心目中的道德形象降至历史冰点了。

        因此,问题的实质就在于,学者们一味地“论迹”,而民众却在“诛心”。

        谁更接近真理?

        古往今来的思想家、科学家无不希冀用文字和公式描绘出这个世界的准确图谱,于是就有了分门别类的学科,人类中最聪明的那部分人,站在前人搭建好的舞台上,继往开来,传承着这项伟大的事业。

        然而,世界已被证明是混沌的。物理学走到20世纪就开始“测不准”,越来越飘忽;文学领域更是玩起了现代派、意识流,偏不好好叙事,这正是对扭曲复杂的现实世界做出的无力呐喊。

        企图用文字和公式来构建一个完美精准的世界模型已不可能。

        但我仍然承认“论迹”是有效且长期有用的,通过外界的书籍和事例来汲取知识总结经验,仍是绝大多数人提升的方式,人类前进的手段。但当到达一定层面之后,这种方法便会显得作用有限。

        法律是论迹的,道德是论心的。在尚未实现天下大同、路不拾遗的理想社会之前,统治者靠严刑峻法维护社会风气成本低廉、一劳永逸。

        违法必究,不问动机,这看起来是对古代“原心推罪”的断案方式的一种倒退,仔细想想却发现其实是一种进步。

        中国文化是一种早熟的文化,诸子百家一上来就把每种思想都说尽说透了,搞的后人只能做些注疏索引的工作。“原心推罪”本身没有错,我相信随着人类的发展,最后断案的方法还是会依托技术的革新,制度的完善以及人类自身素质的提高回到“原心推罪”的路子上来,毕竟这是最精确最人性的定罪方式。

        但在古代乃至当下,凭什么来“原”?

        是人就有立场好恶,假设我是法官,让我来“原”上一把,必然就几家欢乐几家愁了:

        周正龙死缓。说明:本人最恨骗子,正龙死不足惜,之所以“斩监候”,是打算先留个活口,深挖一下涉及此案的人民公仆。

        三鹿老总死刑。说明:无需赘言,草菅人命,戕害无辜,死不足惜。

        而且,本人还可以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来论证两份判决的合理性,驳你个哑口无言,目瞪口呆。

        现在明白暂时不能普及“原心推罪”的原因了吧?因为其极有可能成为以权谋私,以暴制暴的温床。

        但是注意,这里讲的是“治道”而非“人道”,经济学还分个宏观和微观呢,那对个体而言,心还是迹?

        28 心即是理!!!

        五百年前的那些日日夜夜里,阳明的大脑飞速运转,不眠不休,殚精竭虑地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

        深远的隧道即将走到尽头,微弱的光线艰难地将黑幕撕开一道裂缝。</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明朝一哥王阳明,小说《明朝一哥王阳明》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明朝一哥王阳明 第五章 万里乾坤共寂寥(1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