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历史就这四张脸TXT下载>>历史就这四张脸>> 第五章 刺马奇案:刺客握刀,谁握刺客?(3)TXT下载

    历史就这四张脸: 第五章 刺马奇案:刺客握刀,谁握刺客?(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五章 刺马奇案:刺客握刀,谁握刺客?(3)

        两天后,曾国藩向朝廷上了一道谢恩疏,推脱说自己近来时常头晕眼花,江宁府路途遥远,恐身体无法支撑,恳请朝廷另选高明。

        朝廷方面却没有答应曾国藩的请求,只说:你曾经经营过江南,对那里非常熟悉,无须四处奔波,只要坐在江宁即可。

        然而,又过了半个月,曾国藩仍没有动身。10月20日,慈禧太后只得召见曾国藩,命他速速赶赴江宁。曾国藩仍然推脱说自己身体不好,经不起长途跋涉。

        11月1日,慈禧太后再次召见曾国藩。这一次慈禧太后的态度很坚决,开门见山质问,你什么时候去江宁?

        此时的曾国藩已无法再推脱,只好说,就在近期。

        曾国藩的行为让朝廷大为不解,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两江总督遇刺这样的大案,朝廷方面自然急于找到真相,而作为朝廷重臣的曾国藩,似乎对此漠不关心,这其中有何蹊跷呢?

        我们把时间推回到1870年8月21日,也就是马新贻遇刺的前一天。江苏巡抚丁日昌匆忙赶到天津直隶督署,求见曾国藩。就在这一天,丁日昌和曾国藩进行了长时间的密谈。第二天,8月22日上午,远在江宁的马新贻遇刺。8月23日,马新贻身亡。之后,丁日昌与曾国藩日日密谈,夜夜磋商。密谈和磋商的内容没有人知道。

        马新贻遇刺案审理几个月后,忽然传来一条消息:说马新贻遇刺是因为和江苏巡抚丁日昌不和。

        这个消息让丁日昌十分惊慌,他迫切希望好友曾国藩亲自审理此案。而曾国藩得知这个消息后,再没有推脱朝廷的上谕,于1870年11月7日启程南下。可是,在路上,曾国藩尽情地欣赏风景。12月14日,花了36天时间的曾国藩才抵达江宁。

        难道丁日昌就是马新贻刺杀案的幕后主使者?而曾国藩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如果是这样,丁日昌为什么要派刺客杀马新贻呢?是否真如传言所说,二人不和呢?

        不幸的是,这个传言并非空穴来风。一年前,准确地说是1869年10月5日这一天,太湖水师后营右哨勇丁徐有得和刘步标陪同哨官王有明到苏州看病。至夜二更,徐、刘二人闲游妓馆,正巧碰上丁日昌之子丁惠衡、侄子丁继祖,带着一帮家丁等同游妓馆,双方发生争执。苏州亲兵营补用游击薛荫榜带亲兵胡家岳、丁玉林(丁日昌族人)巡夜,见徐、刘滋事,责打徐有得40军棍。徐有得不服,又遭重责。4天后,徐有得因伤死亡。

        丁日昌得知子侄闲游妓馆滋事,导致勇丁丧命,不得不上奏,自请朝廷议处。上谕命马新贻审理此案,丁继祖投案,丁惠衡传唤未到。据丁日昌说,丁惠衡夜里越墙逃匿,不知去向。此案因丁惠衡拒不到案,一直拖到1870年7月6日才结案。此案结案后40多天,马新贻被刺,此时丁惠衡仍未归案。

        丁日昌之子案与马新贻被刺案联系到了一起,朝廷上下沸沸扬扬。有人认为,丁日昌为了庇护儿子丁惠衡,从而派刺客杀害此案主审马新贻,致使案子不了了之。而在马新贻被刺前后几天,丁日昌与曾国藩数次密谈,甚为诡秘。当传闻一出,丁日昌再也坐不住了,他立即上奏朝廷,请求朝廷下旨命曾国藩迅速赶赴江宁。

        而曾国藩到江宁后,正式担任两江总督一职,却不提案子,只是玩。对马新贻被刺案采取拖延回避的态度。如果心中没有鬼,为什么要如此对待这样一桩大案呢?不能不说,这一切和曾国藩、丁日昌密谈有关。他们似乎早已定下了应对的策略。

        曾国藩要把这个案子推给另一个人。朝廷在曾国藩赴江宁的同时,还派出一个钦差大臣,时任刑部尚书的郑敦谨。朝廷方面要求撤换张之万和魁玉两位主审大员,连同审讯组的司员也一起换掉。清廷处理此案的决心是异常坚定的。

        可是,曾国藩来得晚,钦差大臣郑敦谨来得更晚。曾国藩足足等了郑敦谨三个月。在这三个月中,曾国藩只做了三件事:一、待客闲聊;二、读《阅微草堂笔记》;三、吊唁马新贻,并作挽联一副。

        直到1871年2月17日,钦差大臣郑敦谨到来的前一天,曾国藩才翻开马新贻被刺一案的卷宗,记下有关案犯的名字。

        1871年2月18日,钦差大臣郑敦谨抵达江宁。2月19日,大年初二,新的审案组成立。成员为:郑敦谨及随从伊勒通阿、颜士璋,曾国藩和他委派的江安粮道王大经、江苏题补道洪汝奎,以及马新贻生前的亲信补道孙衣言、袁保庆。

        案子开审,让郑敦谨意想不到的情形出现了。这位时任刑部尚书的钦差大臣,审案、断案自然有一套手段,然而,第一天审讯,没有任何收获;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同样如此。同坐正堂的曾国藩始终闭着眼一言不发。郑敦谨只好一个人发问,案犯张文祥没有交代出更多的东西。

        两周后,郑敦谨痛苦地明白了,一切似乎都在别人操纵、安排之中。曾国藩的不配合,案犯张文祥沉默,让郑敦谨放弃了审案到底的决心,他对曾国藩说:“看来,只好仍照魁、张二人原奏之法奏结了。”

        曾国藩笑了。郑敦谨的心凉透,看来这世界上的有些事情不能深究,如同这个案子,深究下去,只能自陷其中,无法自拔。

        接下来,郑敦谨要面临的问题是撰写结案呈词。难道真要照搬魁玉和张之万的结论吗?这对朝廷是没法交代的。于是,郑敦谨只好表演性地继续审案。</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历史就这四张脸,小说《历史就这四张脸》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历史就这四张脸 第五章 刺马奇案:刺客握刀,谁握刺客?(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