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历史就这四张脸TXT下载>>历史就这四张脸>> 第三章 长平之战:有些仗是吓败的(6)TXT下载

    历史就这四张脸: 第三章 长平之战:有些仗是吓败的(6)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三章 长平之战:有些仗是吓败的(6)

        别忘了秦国的历史。三千年前,秦人的祖先生活在今天甘肃东部的高原,那儿草场肥沃,最适宜养马,秦人就是以养马而起家。早期秦人与游牧部落杂居,为了对抗牧人剽悍的骑士,秦人组建了自己的骑兵。这很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骑兵部队。

        因此,秦国的好马多得数也数不清。好到什么程度?“探前蹶后,蹄间二寻者不可胜数也”,“探前蹶后”,前蹄子往前一拔就是探前,后蹄子往后一蹬,是蹶后,就是前蹄子和后蹄子之间,一纵一丈六,一纵一丈六。

        有了这样的战马,秦骑兵又以什么阵形战斗呢?

        考古证实:秦国的骑兵部队井然有序。他们四骑一组,三组一列,九列共108名组成一个纵队。这是迄今人们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骑兵编队。

        可想而知,秦国的两支包抄部队,会给赵军以怎样的打击。而此时,赵军主力已进到秦军预设的阵地之前,对秦军发动进攻。由于秦军阵地工事坚固,赵军进攻无效,往后撤退,却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

        这时候,赵军意识到,他们已钻进了秦军的口袋阵。但,真正的毁灭性打击,还未开始;真正悲惨的一幕,也远远没有到来。

        赵军被围后,立即建筑工事,等待救援。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秦军统帅白起并没有马上发起总攻,他准备用更加残酷的办法削弱对手的战斗意志,白起围而不打,只出动轻兵反复袭击、折磨被围的赵军。

        秦军连创赵军的捷报传到咸阳,秦襄王十分高兴,亲自到了河内,即今河南省沁阳县。他把当地15岁以上的男丁全部编入军队,调遣到长平东北面的高地布防,切断赵国的援兵和粮道。

        赵军的所有退路断绝,长平战役进入了最为惨烈的阶段。四十万赵军被秦军死死围住,断粮已持续了46天。46个悲惨的日日夜夜,成群饥饿疲惫的赵军士兵,没有粮食,精神遭受双重折磨,士兵们互相残杀,活着的人把伤亡的战友吞食掉。秦军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发惊恐不安。绝望像瘟疫一样蔓延。这,正是白起所期望的。

        赵括连续组织了四支部队轮番突围,企图冲开一条血路,均被铜墙铁壁般的秦军击退。合乎逻辑的推测应该是,赵军主力应是往自己的大本营方向突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赵军必须闯过一关,就是那25000人组成的奇兵,正是他们,关闭了赵括与大本营守军会合的铁门。

        这是怎样的一支奇兵?

        我们先回到兵马俑坑——这个凝固的地下军团,6000多个兵马俑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秦军军阵。排列在军阵最前面的是三排弩兵,他们是整个军阵的前锋。在军阵的最后面也有三排弩兵,防止敌人从背后袭击。

        在军阵的右翼,有两列士兵,一列朝前,另外一列面墙而立。在左翼,也有一列士兵面目向外,虎视眈眈。这样布置是提防大军的左右两侧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些面壁的士兵正是整个军团两翼的护卫队。

        有前锋,有后卫,有两翼,在这四面的围绕之下,中间是个庞大的军阵的主体。这是由38路纵队组成的主力部队,步兵和战车相间交错,浩浩荡荡、气势磅礴。

        它是个屯聚的阵势,它没张开,兵书上曾经讲了,说这个坚若磐石兵阵,一旦展开,如弯弧挺刃,好像一把刀一样一下挺开来。

        这是古代战争史上极其经典的军阵范例,它进可以攻,无坚不摧;退可以守,固若金汤。在这样的军阵前,赵军难逃厄运。</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历史就这四张脸,小说《历史就这四张脸》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历史就这四张脸 第三章 长平之战:有些仗是吓败的(6)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