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天崩地解TXT下载>>天崩地解>> 山海关大战和神州易手(12)TXT下载

    天崩地解: 山海关大战和神州易手(1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山海关大战和神州易手(12)

        另一个极大隐患,是来自关外的世敌——清八旗军。如果他们一旦介入,对山海关进行前后夹攻,那将是个一面倒的灾难性局面。

        四月六日,李自成接到使者被杀的消息,开始对吴三桂问题重视起来。

        四月十一日,因刘宗敏等人耽于声色,以诸般借口推脱不愿出征,李自成决定亲自出征吴三桂。同时吴三桂与他还在继续谈判,所以他再次派出使者去了山海关。

        但是,为消除他出师之后北京可能动荡之隐患,大顺军在西华门外,将已经归顺并交出家产的原明朝大学士陈演、定国公徐允贞、博平侯郭朋振、新建伯王光通、平江伯陈治、清平伯吴遵同、永宁伯张锡等六十多位明朝高级官吏斩首。此举可以看出,大顺军领导集团并不真正具备统治天下的政治素质。

        四月十三日,李自成携吴襄、明太子等,率领十万余大军出京,留牛金星、李牟等人留守。

        面对大顺军倾巢而出的局面,此刻吴三桂面前的路有两条:

        一、率领五万部下与李自成血战到底,为已经消亡的大明壮烈殉国。不过他此前已经归降过了大顺,所以现在即使死了也只是为报私仇而死,恐怕在史书上也不一定会有什么光彩形象。

        二、再次归顺李自成,唾面自干,看着刘宗敏等辈“挟沅日事酣宴”,仰仗大顺权贵们的鼻息苟活下去。

        当然,如果吴三桂真的又一次归顺了李自成,恐怕马上就要和前来攻打北京的多尔衮来上一场龙争虎斗。这样的话,基本可以肯定必然有些人会说他牺牲小我顾全了民族大义,进而得到一些诸如不计个人得失、忍辱负重、顺应潮流等等评语,譬如我记得有位徐姓教授就一直在说尚可喜的降清是与时俱进,因此不是汉奸。

        但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来说,一千八百年前喝断长坂坡的燕人张飞张翼德,对当时一个名叫秦宜禄的人同样行为,作出了他的个人评价:“人取汝妻,而为之长,乃蚩蚩若是邪!”随后问了对方一句“随我走乎”?

        不走?

        张飞张大爷抡起了丈八蛇矛,将其一矛撅死了事。

        擅长画美人又武勇绝伦的张翼德,此间对待秦宜禄的口气和态度,可说轻蔑已极。《三国志》裴注记曰,秦宜禄系曹操养子秦朗生父:曹公与刘备围吕布於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

        又:宜禄归降,以为铚长。及刘备走小沛,张飞随之,过谓宜禄曰:“人取汝妻,而为之长,乃蚩蚩若是邪!随我去乎?”宜禄从之数里,悔欲还,飞杀之。

        显然,无论出于什么理由,这种人都不值得怎么尊敬。献出自己的家室给人,再依附于对方谋取荣华富贵,在汉民族的传统习俗和伦理观中,无论这样做是被迫的还是自愿的,基本上都会被指为一个猥琐的人。

        即使将其中的荣华富贵换成民族大义,在我看来其间的区别也不会大到哪里去。吴三桂面临的这个问题,是道德和人性的悖论,这是个死循环,无解。

        在第一次接获李自成起大军前来弹压叛乱的消息时,吴三桂就曾经一度自觉已无路可走,甚至想自杀了事:“吾忠不成忠,孝不成孝,何颜立天地间乎?有自刎而已!”结果被帐下拦住,参将冯有威等人表示愿意誓死杀敌,并出谋先收下李自成送来的银两用来犒赏士卒,然后再一战灭之。此计为吴三桂所接纳,于是先收下银两,然后大破唐通、白广恩部。《明季北略》。

        之后其部将又“有进乞师策者”,如“胡守亮素通满语,乃献借兵之策”,谋士方献廷又献计曰:“莫若请北兵进关,共歼李贼,事成则重酬之。”《甲申传信录》、《甲申朝事小纪》。

        当时看来,这不啻于唯一的自保之策,吴三桂以为然,于是他马上做了三个战略战术上的部署:

        一、四月四日击败唐通部队后,在军事上把防御线向西推进到山海关前的石河西及永平一带,建立了两道前沿防线,以加大战术纵深,争取以空间换时间。

        二、政治上则提出了具体的投降条件,譬如要面见明太子朱慈烺等等,表示出自己想谈判的诚意,继续去和李自成进行谈判,麻痹李自成,迟滞大顺军的进攻步伐。

        三、争取各方舆论支持,立即派人去北京及周边地区煽动北京降臣为崇祯服丧,并散布自己为了替崇祯复仇,已经与清联合要与大顺军决战的谣言,试探各个阶层包括李自成在内的反应。

        谣言散布出去后,得到的反馈是令吴三桂满意的。李自成虽然不在意这些,但北京以及周边地区的人对联合清这一点也没表现出什么太大的异议,同时对给崇祯复仇的口号表现出了相当的支持,并在京城里掀起了一股反大顺政权的暗潮。北京不少地方都贴出了有“明朝气数未尽,人思效忠”等语的大字报,刘宗敏私杀墙上有帖者几十家,不能禁止。到四月十一日,这种大字报终于贴到了皇城的城墙上。

        事实上,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甚至到清公然宣布要南下灭明的时候,绝大多数明朝臣子和百姓,包括史可法这样的人,也都还在一致称颂吴三桂的举动。

        在四月下旬的山海关之战后,南明弘光朝廷于同年八月加封他为“蓟国公”,并赐银一万两,蟒缎两千匹,同年十月和委任书一起送到了北京。史可法更在《史可法复多尔衮书》中尊称他为“吴大将军”、“我大将军吴三桂”等等,同时极为肯定他向清借兵攻击李自成的举动:“南中向接好音,法随遣使问讯吴大将军……我大将军吴三桂假兵贵国,破走逆成。殿下入都,为我先帝、后发丧成礼,扫清宫阙,抚戢群黎,且免剃发之令,示不忘本朝。此等举动,振古烁今,凡为大明臣子,无不长跽北向,顶礼加额,岂但如明谕所云感恩图报已乎!”这些赞语,可说评价极高。</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天崩地解,小说《天崩地解》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天崩地解 山海关大战和神州易手(1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