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天崩地解TXT下载>>天崩地解>> 纠缠不休的阔科事件(7)TXT下载

    天崩地解: 纠缠不休的阔科事件(7)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纠缠不休的阔科事件(7)

        其实说至此,有毛文龙亲盖大印之数封汉文书信原件及满文老档中之相应的转译信件比照,“大事若成,连各岛人都是你的”等叛明之语历历在目,毛文龙与皇太极商讨其率部归降后金事已成辩无可辩之铁案,于此一节上当无需再多言。故袁崇焕斩帅的是与非,也就没有太大可议之处了。而本章内所余多之讨论,其实皆为愚沉溺于旁枝末节之推敲恶习耳。

        4词气口吻和建州风情

        早年的明清史大家孟森先生,曾在《明清史论著集刊》中提到过这些书信。在谈到毛文龙书信时,孟森先生曾道,毛文龙“词气倨傲,绝不似投降口吻”,“当是互相玩弄,非有意于归降也”。

        然则,毛信固有“词气倨傲”之观,但毕竟这仅仅是个猜测,我们无法仅凭感觉其“词气倨傲”,便可以在没有其他任何实证或旁证的情况下,一举否定毛文龙书信中这许多往复来去的归降谈判和里应外合的叛明谋划。

        同时对孟森先生所指之语气问题,我们还必须要考虑当时的实际情况。

        此刻的后金,在明方看来依然是明朝之一部而已,并不是一个可以与大明平起平坐谈判的对等国家,了不起是个地方割据势力。而且此刻后金的势力也还远没有后来那样庞大。

        其时后金的可战之兵,即使满打满算倾巢而出,亦不过十万余而已,且粮草器械时时匮乏,而来自蒙古和朝鲜的左右夹击也还未完全消除,处境并不是非常好。就是皇太极本人,也曾为了议和成功,一度被迫自己削去帝号,降而称汗,并弃用自制玉玺,转而向大明朝请印。《满文老档》太宗皇帝第三函十九册,《天聪汗致北京周围各城堡书》。

        再就是当时后金的经济和生产力等,还不如朝鲜富足与发达,而观诸毛文龙与朝鲜李朝国王之间的往来,口吻亦是十分之倨傲,与此几封书信一般,相差无几。当时毛帅帐下可战之兵两三万,东江一镇辖辽民及其他各部落之民十数万,毛部的水师、火器操炮技术又向为后金所缺,且皇太极也并不知道毛文龙归降的真实动机和背景等。

        因此说到底,此刻的皇太极和后金,在中原人士看来最多只是一部势力强大割据一方的“外藩蛮夷”而已,虽然毛文龙身居前线深知后金八旗军之战力,但他毕竟还是官居一品的大明朝一方总镇,其信中“词气倨傲”又多半是为漫天要价打底,实在并不为过,他若十分地卑躬谦词,反倒显得不正常了。

        还可与此参照的,便是后来投降的刘兴治兄弟与皇太极的许多往来书信,即使刘兴治兄弟已然称臣,其口吻也照样与毛帅此刻一般无二,就是涉及如部下偷挖人参、私自贸易等小事,双方之论辩,一来一往亦是极其直白,其间并无任何虚饰套话。又皇太极与诸蒙古部落的书信来往之口吻,也都少有虚套相当直白,与此间所举来往书信口吻相仿,是以此应为当时建州礼仪陋而未全之故,或可云其为不求缛节、朝气蓬勃之风气。

        故而孟森先生认为毛帅书信有“词气倨傲”之观,并因此得出其“非有意于归降”的猜测,是过多着眼于中原的传统礼仪以及清廷入关后才形成的那一大套烦琐礼仪制度了,不免忽略了当时辽东建州一带风情以及早期八旗礼仪制度,还远未有后世之严密,是以余以为仅“词气倨傲”,绝难为毛帅不降之凭。</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天崩地解,小说《天崩地解》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天崩地解 纠缠不休的阔科事件(7)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