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天崩地解TXT下载>>天崩地解>> 蝴蝶的翅膀——明季士风(1)TXT下载

    天崩地解: 蝴蝶的翅膀——明季士风(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蝴蝶的翅膀——明季士风(1)

        论明清易代之变局,无法不涉及明季的士风问题。

        可明季士风又是个极为复杂和庞大的问题,除一般正史、野史之纪传外,尚涉及到思想史和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历年来已有许多名家专著及论文谈及。余才疏学浅,也无独到之见,即使论之也不过人云亦云,只是又颇羡古人所云之微言大义,故以陋见择其末端而记之,错讹之处难免,且权为大家茶余饭后之谈资罢。

        说士风之前,先得说说“士”这个名词。

        士,最早的本义是指成年男子,至周以后逐渐演变为高于庶民的低级贵族称谓,再以后又演变为对进入宦途的知识分子等阶层的称谓。如《礼记·曲礼》说“士”的含义时道“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到了《汉书·食货志》时才说“学以居位曰士”,在秦汉之后,“士”才逐渐扩大为对知识分子的统称。

        由于“士”字的具体含义是逐渐演变的,是以到了近代,还因此出过个小小的掌故。

        上世纪二十年代,当时的教育总长章士钊先生谈论文言与白话之问题,在引晏婴“二桃杀三士”这一典故时,大约一时疏忽,将其解为“两个桃子杀了三个读书人”。此处“士”之原本含义,当是指高于庶民的低级贵族,而不是读书人,因为为了两个桃子死去的那三人,都是当时的勇士。

        章老先生因此被鲁迅先生重重地劈面打了一拳讽刺道:

        旧文化也实在太难解,古典也诚然太难记,而那两个旧桃子也未免太作怪:不但那时使三个读书人因此送命,到现在还使一个读书人因此出丑。鲁迅:《华盖集续编·再来一次》。此文原发表于一九二六年六月十日《莽原》半月刊第十一期。

        章士钊关于“二桃杀三士”之语,出自其发表于一九二三年八月上海《新闻报》的《评新文化运动》一文:“夫语以耳辨,徒资口谈;文以目辨,更贵成诵。则其取音之繁简连截,有其自然,不可强混。如园有桃,笔之于书,词义俱完,今曰此于语未合也,必曰园里有桃子树。二桃杀三士,谱之于诗,节奏甚美,今曰此于白话无当也,必曰两个桃子杀了三个读书人,是亦不可以已乎。”

        说起来,这个错误确实比较低级,也难怪要被鲁迅抓住了痛殴。不过章老先生的学问,我还是很景仰的,毕竟全知全能的人是不存在的,一个人精力有限,是以才有术有专攻这一说,而这小学又原本是项十分令人头大的科目,不好以此就彻底非议章老先生的学问和见识。当然,在论战的时候被人抓住破绽做了把柄,那也只好低头没话说。

        逸闻说完,继续说“士”。

        中国士人,历来重视士节。秦以前士人的理想规范有“为人当理不避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大者定天下,其次定一国”《吕氏春秋·士节》。等,其中多以天下国家为己任,出则求为帝王师,相当地理想主义。

        而那个时期的君主,也大多对士人表现出了颇多的尊重和容忍,是以孔子有所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则云:“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路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可见当时的君主和士人关系的社会准则,与后来有很大的不同。当时人认为君主和士人之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互动关系,这种互动是靠相互尊重来维系的,而《礼记·曲礼》中所说的“刑不上大夫”的思想和规范,则是保障士人能秉持其理想并仗节执言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那个时期“士节”得以存在的重要基础之一。</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天崩地解,小说《天崩地解》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天崩地解 蝴蝶的翅膀——明季士风(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