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老子英雄儿好汉?TXT下载>>老子英雄儿好汉?>> 第十五章 来自民间的二世君,父子两人都是太上皇(7)TXT下载

    老子英雄儿好汉?: 第十五章 来自民间的二世君,父子两人都是太上皇(7)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十五章 来自民间的二世君,父子两人都是太上皇(7)

        在孝宗想和平达到目的未能实现后,只好寄托于武力解决了,于是又开始整军备战。他准备让虞允文率一军从川陕主攻,自己亲领一军在淮南出师,兵分两路伐金。正当他等待虞允文的消息时,虞允文却在四川病死,致使孝宗的计划成为泡影。

        虞允文的死,对孝宗打击很大。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提北伐了。为政求稳,渐趋于保守。对与金的礼节问题也不再强求力争,将全部精力全都转移到内政建设上。

        淳熙后期,孝宗已经深感力不从心,开始厌倦烦琐的政事,打算让位于太子,但碍于太上皇高宗还健在,一时无法施行。可能他想将这个任务(光复中原)留给自己的继承人吧。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高宗病逝,孝宗决定服丧三年,以“守孝”为名退位。淳熙十六年二月,孝宗正式传位于太子赵惇,是为光宗,自己退居重华宫,做起了太上皇。

        孝宗是南宋最有作为的君主。他不甘偏安,力图恢复中原,同时改革内政,希望重振国势,高宗时弥漫朝野的妥协求和之风曾一度有所扭转。然而,面对高宗的处处牵制、主和派的极力阻挠、主战派的人才凋零等内外不利因素,孝宗深感力不从心,中兴大业最终不得不付之东流。

        细究原因,可能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客观原因——运气不佳。

        在没有当上皇帝之前,赵昚的运气似乎很好。他的亲生父亲不过是一个小小县丞,但他却能够登上皇帝的宝座,这个运气可实在是太大了。但当上了皇帝之后,命运女神却对赵昚露出了冷酷的一面。

        当上皇帝,赵昚最想干的事情就是“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用当时的话语加以表述就是恢复大好河山。因此,赵昚也被公认为是南宋历史上最想统一全国的皇帝。

        假如时光倒流几十年,赵昚的这个理想很有可能变成现实,因为那个时代一大群非常有名的抗金将领如岳飞、韩世忠等都健在。可惜时光不能倒流,到了赵昚自己坐上皇帝宝座以后,他才发现手下的将才寥若晨星,几乎无人可用,唯一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将领虞允文还是文官出身,而且后期也力主戒急用忍。

        对此,赵昚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即位后不久,他就给岳飞平反,又把秦桧时期制造的冤假错案全部予以昭雪。岳飞一案乃是高宗皇帝钦定,在老爸还健在的情况下孝宗皇帝敢于拨乱反正,确实显示出了他过人的勇气。可惜的是,像岳飞这样的抗金名将不可多得,所以即位之初的那次北伐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不仅把前不久收复的大片国土重新“还”给金国,而且还新割让秦、商二州的土地给金国。

        有人就此评论说,宋高宗赵构当皇帝时有恢复之臣无恢复之君,而到了孝宗当政时正好掉了一个个儿,就是有恢复之君无恢复之臣,即使是当时主张恢复大好河山的主战派大臣也面和心不和。这些都限制了孝宗统一中国美好愿望的实现。

        说孝宗运气不好,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他遇上了一个非常长寿但却坚决主和的非亲生父亲也就是宋高宗赵构。宋孝宗当了27年皇帝,前25年前任“董事长”高宗赵构一直健在,这位太上皇曾经不止一次对孝宗说,你主战可以,但要等我百年之后。孝宗运气不好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碰上了一个非常有才又非常有德的对手,这就是被称为“小尧舜”的金世宗。</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老子英雄儿好汉?,小说《老子英雄儿好汉?》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老子英雄儿好汉? 第十五章 来自民间的二世君,父子两人都是太上皇(7)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