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坏世界研究TXT下载>>坏世界研究>> 第五节 反政治的政治(8)TXT下载

    坏世界研究: 第五节 反政治的政治(8)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五节 反政治的政治(8)

        在圣王时代,有可能破坏部族内部团结的是“人神关系”,假如家家甚至人人都可以通过独特的巫术而得到神的特别照顾,部族共同体的一致性就容易被破坏,所以圣王才会坚持“绝地天通”的政策《尚书?吕刑》;《国语?楚语下》。,否定民间宗教的自主性,把通神的权力由民间收归为由首领把握的公有权力,这是非常高明的政治。自从帝国把社会关系变成了行政管理关系,而帝国又没有创造新的共同政治理想,皇帝与人民之间不存在共享利益,当皇帝依靠官僚集团去统治人民,官僚集团就成为皇帝与人民之间的中介,又因为官僚集团试图把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其最佳策略就必定是“绝帝民通”,或者说是“绝上下通”。只有上下不通,上下就都不得不依赖官僚的操作,官僚作为中介才能使权力最大程度地集中在官僚手里,于是必定欺上瞒下,谄上压下,于中取利,结果形成了人民最痛恨的官官相护以及皇帝最痛恨的结党营私。

        帝国统治基本上由官僚集团操盘,而官僚集团又创造了“绝上下通”的权力策略,这样既危害国家利益又危害人民利益。官僚集团谋求利益最大化,就只好挤掉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而国家利益归根到底是人民利益的一种保障,因此从根本上说是挤掉了人民的利益。皇帝是官僚集团的唯一压力,但除了个别明君能够意识到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长治久安的基础之外,目光短浅的大多数昏君只好默许官僚集团的利益膨胀。一般情况下,官僚集团总能够成功地把官僚利益的最大化推进到人民所能够忍受的临界线,而中国人民一向能忍,所以帝国政权往往长时间垂而不死。荒谬的是,官僚集团所以能够保持其“绝上下通”的优势地位,是因为官僚统治一旦形成就别无选择,它是国家唯一的垄断性管理集团,不存在市场竞争,不会破产,无论是皇帝还是人民,即使对它所提供的管理服务感到忍无可忍,也不可能到别处寻求管理服务,因为官僚是唯一的“此处”,没有什么“别处”可求。官僚集团非常类似于唯一的垄断企业,它超越了市场竞争和制约,人们别无选择。皇帝急了无非是杀掉换掉少数官僚,但对于整个局面是杯水车薪;人民急了无非发动暴乱,所谓官逼民反,即使成功也无济于事,人们早已告别了政治思维,起义成功无非是换了政府,换另一些人来做与过去一样糟糕的事情。

        中华帝国的另一重要发明是与官僚制度密切相配合的科举制。当代不少人盛赞科举制,但是,其得其失,仍需进一步分析。科举制是一个非常精明的制度发明,它给智力比较优越的人提供了一条做官谋利的直通道。官僚制度决定了做官最能够谋利,因此,做官是中华帝国社会里大多数人心中的最高价值,于是,科举制有效地使统治集团与智力精英集团形成稳定的政治同盟,从而保证了统治的稳定性。对于任何统治来说,智力精英都是最危险的潜在反叛力量,因为他们更有能力制造新的政治理念和话语,有能力进行强大的宣传煽动,也有更强的组织能力去发动各种可能的变乱,总之,智力精英构成了一切社会变数的根源,因此,如果统治集团不能与智力精英集团形成政治同盟,那将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就智力精英集团中的大多数人来说,除了智力比较优越,其道德水平并不优于大多数普通人,甚至更低也未可知。科举制开辟了直通“黄金屋”和“颜如玉”的“人上人”之路,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堪称创造了统治集团与智力精英集团之政治联盟典范。中华帝国能够维持长期统治,主要与官僚制度和科举制度这两项制度发明有关:官僚制摆平了民众,科举制摆平了智力精英。

        但是,科举制与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儒家相结合,以儒家意识形态的知识作为科举标准,则又严重破坏了国家智力事业的发展,这一在智力事业上的严重失误几乎抵消了科举制在社会治理上的优势。当一个国家把某种观念规定为国家意识形态并且把它定义为不容置疑的“天经地义”,就已经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错误,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智力事业的创造性。只给智力活动规定一条道路而堵住其他可能性,就等于只保留一种智力资源而抛弃了其他一切资源,这样,国家的智力储备必定非常贫乏。而且,仅剩下的思想道路被规定为国家意识形态之后,其不容置疑的地位又使其自身的发展失去积极性,为了更容易获得更大的政治支持,人们就宁愿按照“政治正确”标准去选择复制性的知识再生产而放弃思想创新,结果,国家的智力仓库不仅资源品种贫乏而且几乎没有新的积累。

        在科举制之前,以儒家为主导的官学已经控制了主要学术资源。作为科举制的前身的察举制也以儒家的品德学识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但仍然保留着有限的智力自由空间。察举制不够规范化,因此为科举制所取代。科举制似乎成功地鼓励了人们学习知识的普遍热情,但儒家意识形态却被规定为唯一的学习内容,人们修习到的只是一些复制性的知识。按照官僚帝国的制度,只有学好了意识形态才能做官,而做官是这个社会中能够以智力投资而获得最大利益的唯一途径,这样的诱惑基本上否定了其他所有智力投资方向,帝国的智力事业就萎缩成为学习儒家意识形态。这种学习不是为了发展和创新,而是为了不断重复、不断体会而巩固既定观念,这种永远自身复制的意识形态几乎彻底摧毁了帝国的智力事业,使思想和精神成为荒漠。这才是帝国在外部挑战下不堪一击的根本原因。

        本来,任何一种思想或者知识都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或者开拓某种眼界,可是意识形态的目的是为了复制自身,这不是思想,而是反思想,而反对思想必定反对自由,因此,意识形态的本质是反思想和反自由。在意识形态控制下,人们残存的创造性就只能用于“文采”,遣词造句花样文章,如此而已。帝国的智力事业稀薄到主要剩下诗词文章。这些文采上的成就虽然迷人,却无法解决任何真实问题,无法用于国计民生与治乱兴亡。当意识形态的无穷复制使国家智力事业几近枯竭,国家就失去了所有力量,因为无论软力量还是硬力量终究都要依靠智力事业去创造和维持,智力事业的终结就是国家政治的终结。所以说,帝国选择把儒家意识形态当作科举内容,这样固然能够加强儒家意识形态的统治进而加固帝国的行政统治,但这却以摧毁国家智力事业作为代价,这是得不偿失的政治自杀行为。帝国最后崩溃时,国家无可救药,百病暴露无遗,已经说明了一切。

        帝国所创造的官僚制度、科举制度和伦理化意识形态就每一样本身而言,尽管有弊病,但没有一样是致命的,甚至每一种本身都是非常高明的,然而当三者结合为一,不但互相抵消了优点,而且互相放大了弊病,从而形成不可救药的社会体制。帝国在统治上相当成功,但在政治上却很失败,政治失败又导致智力事业的失败,当智力事业彻底失败,无论多么老谋深算的统治技术都将无力回天,因为那时国家的危机已经不是统治的稳定,而是无力经受任何外部挑战了。</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坏世界研究,小说《坏世界研究》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坏世界研究 第五节 反政治的政治(8)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