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一寸河山一寸血1·长城以北TXT下载>>一寸河山一寸血1·长城以北>> 第十章 鸟尽弓藏(4)TXT下载

    一寸河山一寸血1·长城以北: 第十章 鸟尽弓藏(4)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十章 鸟尽弓藏(4)

        况且东北的这个列强是不用谈的,只能来硬的。

        这就是“北极熊”俄国,现在叫苏联,蒋介石称它为“红色帝国”。

        不用谈的意思,是因为两国当时已经闹得很僵。

        国共分裂后,莫斯科作为国际的大本营,自然成了蒋介石的眼中钉。早在1927年年底,南京政府就发布“绝俄令”,宣布撤销对苏联领事的承认,并封闭苏联在华商业机构。

        按照革命外交的精神,对日苏两个红白帝国(白帝国是指日本)在东北的不平等权益,中国政府都是迟早要收回的。正所谓拿了我的要还回来,吃了我的要吐出来。但之所以先拿苏联开刀,除了用张学良的话说,当时是激于爱国热情,“很想施展一下子”外,与东北方面对于自己对手实力的研判有很重要的关系。

        杨宇霆死后,张学良基本靠周围的年轻“谋士”们帮他出谋划策。这些人当中有很多自诩为“俄国通”,他们认为苏联内部政局动荡,经济萧条,外部又受到欧美各国的普遍敌视和围剿,政权早已朝不保夕,成风雨飘摇之势。如果此时发难,苏联必自顾不暇,东北可将中东铁路主权一举收回。同时由于苏联在国际上陷于孤立,其他列强也只会作壁上观,不会引起太多的干涉。

        从俄罗斯境内逃出的白俄(原沙皇政府残余)也验证了这一说法。

        更不用说翻翻历史,早在日俄战争时期,俄国人就没干得过日本人,是后者的手下败将。

        这给了张学良和东北当局一个深刻印象:苏联人比较容易对付。

        按照柿子要捡软的捏原理,既然跟日本人斗尚无把握,不妨先拿苏联试一下身手。

        张学良决定去一趟北平(二次北伐后北京已易名北平),最后再跟自己的盟哥哥商量商量,听听他老兄的意见——这个“盟哥哥”指的是蒋介石,易帜后两人便桃园结义,成了异姓兄弟。

        此时的蒋介石正处于自信心膨胀的阶段。这半年来,仿佛是敬香拜对了菩萨,做什么事都顺。

        对外,通过革命外交的方式,拿到了关税自主权,不仅表明各国列强对南京国民政府的承认,而且一下子树立了中央的形象。

        对内,也没闲着,施行“削藩策”,先削老李,再削老冯,忙得不亦乐乎。

        那个绝顶聪明的东北人杨宇霆不是曾经说过吗,他们这帮人迟早是要自己打起来的。

        果然。

        战前,所谓中央政府,名为统一全国,实际只控制了长江下游的几个省,具体来说就是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个省。

        这一点财政部部长宋子文最清楚,因为他就只能从这四个省收到钱。其他地方的诸侯都是各收各钱,各支各用,一两银子都不愿多给朝廷。

        战后,蒋介石通过斗败李、冯,使南京政府获得了更多省份的实际控制权,也就是说可以在更多的省收税了。

        正因为如此,蒋介石当着张学良的面拍了胸脯:弟弟你大胆往前走,哥哥我做你的坚强后盾。

        在诸多列强之中,蒋介石最恨的无疑就是那个被他称为“红色帝国”的苏联。到现在为止,蒋公子(蒋经国)还被斯大林扣在西伯利亚呢。

        他支持东北军朝苏联叫板。

        废除中俄一切不平等条约,放弃在华领土权益,那是列宁在世时就信誓旦旦承诺过的。如今十几年过去了,中东铁路还是被牢牢控制在苏联手里,所谓“共管”,中国人却根本插不上手,使中东铁路沿线俨然成了比租界还要过分的“国中之国”。</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一寸河山一寸血1·长城以北,小说《一寸河山一寸血1·长城以北》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一寸河山一寸血1·长城以北 第十章 鸟尽弓藏(4)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