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一寸山河一寸血5·历史不死TXT下载>>一寸山河一寸血5·历史不死>> 第二十一章 最艰苦的行军(1)TXT下载

    一寸山河一寸血5·历史不死: 第二十一章 最艰苦的行军(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二十一章 最艰苦的行军(1)

        滇西反攻正在朝着卫立煌预计的轨道走,即先易后难,越来越难。第二十集团军过岸后,就被高黎贡山挡住了去路。

        第五十六师团算准了你要从这里过,因此在险要处修筑了很多据点群用以阻击。在这样的地方作战,山高路隘,到处都是陡坡,爬坡尚且不易,更别提展开兵力了。

        令人头疼的雨季又雪上加霜,连绵阴雨使得山路既陡且滑,大部队只能喊暂停。

        不停还好,一停困难更多。

        负责后勤支援的美军联络组起初认为,可以用空投来代替兵站补给,可是没想到山地气候十分复杂,说变就变,山高雨大,人在飞机上往往看不见地上的空投标志,无法准确实施空投。

        空投不行,能进入深山的,便只有骡马,而那些山路,人既难行,骡马也强不到哪里去,于是补给时断时续,难以为继。

        进攻中,要想打破僵局,最有效的手段无疑是迂回包抄,而对于迂回路径,卫立煌早就选好了。

        反攻滇西之前,他就在找一条绕过高黎贡山的秘道,但这在现有的中用地图上找不出来的,大概日军地图上也不会有。

        怎么办呢?卫立煌想到了空中侦察。

        以前是没有这种条件,如今不一样了。在提出申请后,远征军航空队即飞到高黎贡山上空进行拍照,那时尚未进入雨季,视界没有障碍,结果仅仅两周后,一张高清地图便绘制而成。

        在这张高清地图上,隐隐约约真的有条山路绵延其间。

        幕僚去民间查证,查证的结果,却是从来没有人走过这条路,年轻一辈没有,年老一辈,甚至上上几辈也没听说过,只是在少数民族口耳相传的故事里似乎有这条路的踪迹。

        卫立煌认为有门,少数民族缺乏文字记录的技术手段,嘴巴里传下来的就是历史,而且从地图上看,这条路沿途并非绝地,是可以通过的。

        选定路径后,卫立煌便通知远征军航空队,要求不再派飞机在那一带飞行,以免引起对方注意。

        迂回部队,选定的是第五十三军,那支原先大家眼中的“最弱军”。

        世上没有天生的废才,只取决于你会不会用。南昌会战后,第一〇六师团不仅摆脱“最弱军”恶名,而且还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冲破了四个中组成的防线,薛岳被迫调上第七十四军才得以稳住战局。

        到了第五十三军身上,道理也是如此。

        过了江后,“最弱军”夺得首功,精神头马上大不一样,脸上再无忧愁颓唐之色。

        明知迂回是项受苦受累的活,全军也高高兴兴地接了下来,军长周福成派先锋师前去开路。

        这一走才发现不是一点点受苦受累,那竟然是整个滇西反攻中最为艰苦的行军。

        沿途地滑坡陡,更有甚于其他地方,一路行去,就没有能直着腰走路的时候,唯一的好处也许就是荒无人烟,连日军也想不到它。

        在翻过标高四千米的高黎贡山主峰后,先锋师来到了山后。

        但这时,他们却又犯了过去常犯的那种毛病,发现山后日军据点很坚固,师长软了一把,又退回主峰。

        这一退不要紧,几乎把第五十三军推到了覆没的边缘。

        经过一路行军,官兵把身上带着的粮食都吃光了。山顶云雾满天,飞机没法空投粮食,大家只好跟第五军过野人山时那样,挖野菜和竹根充饥。

        滇西山上山下的温差很大,强渡怒江时还汗流浃背,在主峰上却如临严冬,就算穿着厚棉衣都冷,一下雨更要命。

        从保山出发时,官兵穿的都是单衣,顿时冻得浑身直哆嗦,有的人外面套了一层美式胶皮雨衣,但是雨衣潮湿后贴在皮肤上,同样寒气袭人。

        高山顶上,先锋师先后冻死饿死达数百人,周福成得知情况后非常焦虑,担心部队随时会陷入崩溃。

        他当即报请卫立煌,将负有责任的师长撤职,同时将另外一个师也跟上去,以整军力量投入进攻,终于将山后据点一击而破。

        迂回包抄的成功,意味着解决高黎贡山守敌不再成为问题,只要在你的掌握之中,有的是时间慢慢削,反正左一拨,右一拨,直至把据点群削完为止。

        驻守高黎贡山的第五十六师团非常顽固,主动投降的不多,战后山上遍地是日军的死人死马,血浆与雨后的泥土相拌和,竟然重新生成了一种殷黑色的泥巴。

        夺取高黎贡山是为了打开通向腾冲的通道,那里是“龙兵团”的战略据点。

        “水牛”发力

        由于四处受击,日本“缅甸方面军”兵力相当紧张,“菊兵团”第十八师团即将覆没在孟拱河谷,其他部队也脱不开身,能用来守腾冲的只有第五十六师团的一个联队,联队长为藏重康美大佐。

        藏重康美手上的人马不多,所以他放弃江防,收缩要隘也是实在没有办法的事。

        要隘核心是腾冲,其间有三道关,你过得了第一道,未必过得了第二道、第三道。

        所谓第一道,即高黎贡山。这第二道也是山,不过是直接拱卫腾冲的四座高山,相当于腾冲的天然外城墙。

        就在藏重忙着往山上增兵布阵的时候,第五十六师团长松山佑三中将突然发来电报,要求从腾冲抽兵,以增援师团主力。

        这缺德玩意儿,我这都快揭不开锅了,他那里还要再抓米出去。

        可是师团长的命令又不能不执行,而且还要认真执行,藏重只好调出一个大队,本来不多的守军这下更少了。

        干脆,意思意思吧,于是有的山不守,有的山就弄了几十个人的小队在那里充充数,反正死了拉倒。</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一寸山河一寸血5·历史不死,小说《一寸山河一寸血5·历史不死》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一寸山河一寸血5·历史不死 第二十一章 最艰苦的行军(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