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一寸山河一寸血4·万里烽烟TXT下载>>一寸山河一寸血4·万里烽烟>> 第二十九章 这个冬天不太冷(2)TXT下载

    一寸山河一寸血4·万里烽烟: 第二十九章 这个冬天不太冷(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二十九章 这个冬天不太冷(2)

        黄维纲向张自忠报告,希望能将部队撤下来。

        后者断然回答:不准退!

        每当艰难的时候,想到的还是老二十九军的看家本事。张自忠决定策划一次大胆的奇袭行动。

        经过侦察,他得知对面之敌在主力投入前线后,其后方较为空虚。

        想到要乘其不备,袭其老巢。

        第三十八师没法再调了,张自忠只能从赵登禹的基干部队中抽人,好就好在带队长官是张自忠过去在学兵团任团长时的学兵,所以指挥起来要顺手得多。

        尽管这样,张自忠仍亲自给夜袭部队去电——

        国家养兵是为了打仗,要打仗就有伤亡。人总是要死的,多活二十年,少活二十年,转眼就过去了,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国家为民族战争而死就重于泰山,否则便轻于鸿毛。

        得到兵团总司令的鼓劲,夜袭部队群情振奋,当晚便抄山间小路急行二三十里,对第十三师团的一个旅团部进行猛袭。

        这是老二十九军最擅长的一招,犹如当年赵登禹在喜峰口,大刀队挥刀猛砍,把对方旅团部冲了个稀里哗啦。

        12月19日,趁日军后方动摇,第三十八师趁机发动猛攻,恢复了原有阵地。仅从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用两个运输营的驮马搬运两天才全部运完。

        然而从这以后,战场又陷入僵局。说来说去,右翼兵团真正起劲的也只有张自忠和他的五十九军,其他部队要么是战斗力很差,要么是出工不出力,比如由刚刚出川的王缵绪领衔的第二十九集团军就迟迟打不开局面。

        张自忠决定像随枣会战时那样,东渡襄河,以便改变战局。

        临行前,他写下一份遗嘱:此次过河与敌决战,不获全胜绝不生还。

        活关公

        12月21日,张自忠在渡过襄河后,赶到位于长寿店的第三十八师指挥所,这里距最前沿仅有两里多路。

        大刀终究及不上攻坚利器,兵团总司令这次带来的是制胜法宝——新近从苏联购进的野炮。

        野炮上阵,几下便打乱了第十三师团的防守阵脚。12月22日,第三十八师乘胜推进,战局出现转机。

        可是一马当先冲在前面的人,总是会被后进者绊一跤。第十三师团有两个旅团,一个对付右翼兵团,另一个对付郭忏江防军,张自忠这边挺住了,郭忏却吃不消,已经撤回襄河西岸去了。

        如此一来,第十三师团的重量便全部压在了右翼兵团身上。一时间,兵团司令部里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都是要求撤退的。

        苏联顾问见情况不好,也向张自忠建议后撤。

        张自忠认为绝不能撤,一撤的话,不光是五战区的冬季攻势会就此夭折,襄河防线也可能无法确保,因为襄河前沿除了右翼兵团,已经没有谁能再帮你扛下去了。

        一支隶属部队打来电话:伤亡太大了,我们能不能向后移动一下?

        统领右翼兵团以来,张自忠素来严于律己,对一手带出来的直辖部队苛刻,对编入兵团的其他部队则能宽就宽,从不疾言厉色,但到这个火烧眉毛的关头,他也忍不住了。

        你们来电话,总说伤亡惨重,可你告诉我,营长以上的长官究竟阵亡了几个?

        对方语塞。

        张自忠拿着电话十分激动:我们今天退,明天退,就算是退到西藏,日军还不是会跟踪而至。现在正是军人报国的大好时机,希望你再苦撑几天,以待援军。总之一句话,只准前进,不准后退,阵地就是坟地,后退者死!

        张自忠被湖北民间誉为“活关公”

        如果这时候张自忠还安居于襄河西岸,或者第三十八师都缩在后面,兴许还会有人不买账,但现在人家就带着亲兵部队在前沿奋战,谁也不敢真的把兵团总司令抛在后面,自顾自逃到西岸去。

        于是大家都只能咬着牙继续苦撑。

        1940年1月初,右翼兵团的援军终于到达前线。这个时候整个冬季攻势接近尾声,原先进攻武汉的部队大多无功而返,冈村也已准备举手庆祝了。

        但是他认为结束的并没有结束。

        2月14日,张自忠下令反攻,第十三师团败退六十里,成为第十一军中损失最大的一个师团。这就是著名的“襄东大捷”。

        在针对武汉的冬季攻势中,第五战区是战绩最大的战区,而第五战区又以右翼兵团最为出众。鄂北民间对《三国演义》人物如数家珍,老百姓此后便称张自忠为“活关公”。

        不过就全国而言,在整个冬季攻势中,第五战区的战绩也仅能列于第二,居于首位的是第八战区,这个战区的扛鼎人物就是久违的“射雕英雄”傅作义。

        讨债的和躲债的

        人活于世,往往站得有多高,跌得就有多狠。当年的绥远抗战,使傅作义一夜之间名扬天下,但是到了太原保卫战,经典并没能够延续,作为善守之将,一天之内就丢掉了太原,不管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

        那一次傅作义真的是被摔惨了,不仅砸了牌子,其绥军主力第三十五军也是元气大伤,到撤出山西时,每个团仅能收容三四百人,连编成一个营都困难。

        傅作义不得不厚着脸皮去找阎锡山,老西十分干脆——缺人吗?好,给。缺装备吗?好,给。

        爽快得就像变了个人一样。

        不过傅作义很快就发现,他这位老长官从来就没有算漏账的时候。

        二战区司令长官告诉他:你让董其武去给我把太原收复过来。

        听得此言,傅作义的嘴巴都快咧到耳后去了。

        我的天,太原又不是红格尔图,那里如今是日本第一军司令部所在地,周围光防守工事就里三层外三层,别说收复了,去碰一下,手都得烫出泡来。

        可是老西既然这么说了,你就得去做,要不然他凭什么给你人枪?

        傅作义想了想,把胸脯一挺:收复太原责任重大,派董其武恐怕无济于事,我愿意领三十五军亲自出征。

        老西其实巴不得如此,一看傅作义这么主动,当然没有不高兴的道理。

        可傅作义哪有这个实力真的去收复太原,他是怕董其武被派上去后,不明究竟,傻乎乎地被打得精光。

        他已经想好了,丢了太原就是欠了阎老板的,除非对方闭眼,否则你就别指望他会将这笔债务自动清零。

        跟上这么一个长官,也算是卖煎饼的说梦话——摊上了。

        躲债,必须的。

        怎么躲,还是得回到草原上去,绥军是从那里发家的,只有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辽阔大地上,才能重新找回胜利和自信。

        于是,傅作义在出击后,明着奔太原去,实质却是打了个擦边球,到绥南去扫了一下。

        扫的目的,不是要攻城占地,而是制造声势——我傅作义又回来了。

        至于收复太原,大家出来都是骗骗阎老板的,各路部队大多是虚晃一枪,反而傅作义孤军深入,被日军给包围了。

        傅作义趁深夜突围,不过突围后他回的不是山西,而是绥西的河套。

        你看,不是我不卖力,是其他伙计不用心,你且让我好好训练一下,再收复太原不迟。

        人脱身之后,不久关系竟然也脱离了。

        在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上,战区重新划分,傅作义被任命为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而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长驻兰州,实际上完全独立出来。

        回到绥远的傅作义如鱼得水

        阎老西没法再来讨债了,我老傅不再是房奴、车奴,我是我自己的主人。

        第八战区身负保卫兰州这一国际运输站兼空军训练基地的重任,在接到发动冬季攻势的命令后,朱绍良是根本没有空跑出来袭击日本人的,这个活只能交给傅作义,而老傅等的就是这么一个机会。

        把河套作为自己东山再起的起跑点,说明他的眼光果然独到。

        这个地方堪称绥远的明珠,凡米粮鱼肉应有尽有,且襟山带河,易守难攻,早在西汉时,就是军队屯田,以抵御匈奴骑兵的绝佳所在。

        傅作义在河套招贤纳士,屯田练兵,使得绥军在短时间内又恢复了过去的虎虎生气。

        风吹草低见牛羊,纵马驰骋的时候到了。</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一寸山河一寸血4·万里烽烟,小说《一寸山河一寸血4·万里烽烟》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一寸山河一寸血4·万里烽烟 第二十九章 这个冬天不太冷(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