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一寸山河一寸血3·落日孤城TXT下载>>一寸山河一寸血3·落日孤城>> 第二十章 哪里才是我的彼岸(3)TXT下载

    一寸山河一寸血3·落日孤城: 第二十章 哪里才是我的彼岸(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二十章 哪里才是我的彼岸(3)

        这个时候,萧振瀛一定是暗暗地松了口气。

        张自忠禀性纯正,过去受人利用,一时迷途,如今既知错能改,则一切犹可转圜。

        更重要的是,萧振瀛了解他这位兄弟的军事才能,眼下正值多事之秋,急需抗倭良将,岂可不为国家惜此人才。

        但他同时也知道,张自忠犯的过不是一般的过,事情要想有所转机,非常之难。

        当时即将受到处分的29军将领一共有两个,除了张自忠,还有刘汝明。

        处分张自忠,缘于丢失平津,处分刘汝明,则是因为后者是张家口失陷的主要责任人。

        都是丢城失地,但程度上有很大不同。后来南京政府的处分令上也说得非常明确,张自忠是“放弃责任”,而刘汝明只是“抗战不力”,因此,刘汝明罪责较轻,最后仅为“撤职留任”。

        然而哪怕再难,萧振瀛也会去做。

        他现在没有别的凭借,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对兄弟对朋友的一片苦心孤诣以及纵横捭阖的聪明才智。

        趁政府的处分令还没下达,萧振瀛急赴南京,以便在那个最重要的人——“蒋委员长”面前为之说情。

        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张自忠自己也得想办法。

        虽然萧振瀛没有在回忆中提及,但很显然,从这时候起,他已经开始给张自忠支招了,教他下面如何一步步去做,否则的话,很难想象,本来在交际言辞方面素不擅长的张自忠之后会突然像变了个人一样,指哪儿打哪儿,而且皆切中要害。

        萧振瀛走后,张自忠即前去求见韩复榘。

        这恐怕是萧振瀛要他去见的第一人,这个人虽然之前已经无情地拒绝了见面请求,但又非见不可。

        因为张自忠的事,光靠萧振瀛自己在蒋介石面前说情是不够的,内部外围都还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游说声浪,而最重者,乃在于借助老西北军的团体人脉。

        韩复榘这里,是一个突破口。

        如果把张自忠换成宋哲元,后者在吃了闭门羹后,是无论如何不肯再上门的,就像老西北军落败时,他已经走到太原还不愿去求阎老西一样。

        张自忠去自然也是硬着头皮,但即使萧振瀛不讲,他也明白,如今真的只能自己救自己了。

        在山东省政府门前报上名姓后,副官即进去通报。照理,这时候张自忠只能在门外等待,然而谁都知道,这种等待将注定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

        张自忠跟在副官后面就走了进去。

        很不礼貌,但没有办法。

        老远就听到韩复榘在屋里高声嚷嚷,还是那一套:搞卖国勾当的人,我跟他有什么话好说?

        话很难听,可是再难听也得听着,张自忠鼓起勇气,接上话茬,大声应道:向方(韩复榘的字),是我。

        韩复榘没想到张自忠会直接闯进来,避无可避,但仍然不想给对方面子。

        你卖你的国,咱们之间没什么可谈的。

        那语气,仿佛之前两人从不认识,现在则一个是超级汉奸,一个是民族英雄,泾渭分明,势不两立。

        张自忠平心静气地说:不是我要卖国。

        一听此话,韩复榘停住了脚步,从鼻子里嗤了一声。

        如此说来,难道是我韩某教你卖国的?

        张自忠从怀里取出那份宋哲元当年给他的手令。

        韩复榘一看就看出了问题,他惊讶地发现这是宋哲元的亲笔手令,根据这份手令,“政委会委员长”等职务都是宋哲元本人亲自交授张自忠的。

        这说明什么,说明宋哲元很可能要为此担责,而张自忠没有责任。

        由此是不是也可做一判断,即张自忠也许很快就会官复原职,未来前途仍然不可限量,现在对他这种态度,就等于以后自找麻烦了。

        很多人都以为韩复榘是草莽将军,其实这是把他与另一个山东的狗肉将军张宗昌给弄混了。

        张宗昌也许很草包,韩复榘却绝不草包,不然的话,你能想象他一个大老粗,会极力推崇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并将山东造就成为“乡村建设模范省”吗?

        这人机灵着呢,也很会借机行事。

        立刻,他就又换了副嘴脸,开始痛骂宋哲元。

        明轩(宋哲元的字)这家伙,自己卖国,还让别人给背黑锅,也忒不地道了,荩忱你怎么能听他的呢?

        张自忠急忙说,事情不是这样的。

        宋哲元和我,原本都是想同小日本大拼一场的,可是29军损失惨重,援兵却迟迟不继。我们一合计,是了,这是蒋介石想借抗战之名,来消灭我们杂牌军,以排除异己。

        我俩当时是这么分析的,为了抗战牺牲一下无所谓,但如果牺牲于“排除异己”那就太不值了,于是宋哲元就手令我代其驻京,以便把所有部队都撤到保定。

        总而言之,言而统之,我们绝没有卖国,目的是“为将来全面抗日储蓄力量”。

        张自忠这段言不由衷的话说完,我不知道大家听时有没有一种感觉——太能讲了!

        从张自忠以前的经历来看,他并无此好口才,似乎仍然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此番“雄辩”皆出自萧振瀛之策划。

        当着张自忠的面,韩复榘也听得一愣一愣的,原来保存实力,逃避作战,还能找到如此冠冕堂皇的借口,竟然归结到“为将来全面抗日储蓄力量”上去了,太强悍了。

        张自忠的话,其实是搭准了韩复榘的脉,他可不整天想的就是如何“储蓄力量”吗。

        假使宋、张是错的,须受到严惩,那他韩某人今后……

        我们其实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啊。

        明白了这个理后,韩复榘不由自主地冒出一句:你们这样干,很高明!

        他转而对张自忠客气有加,不仅请吃饭,还主动替对方筹谋,说要把冯玉祥找来帮忙。此时冯玉祥正要去六战区上任,济南这座庙是必拜的。

        韩复榘是个聪明人,这种时候,帮宋、张说情,也是在帮他自己说情。

        其实在历史上,无论是张自忠还是萧振瀛,与冯玉祥的关系都不好。

        当初老西北军与晋军交战失败,张自忠曾投晋军,这导致冯玉祥一度对其不予信任,并夺去了他的带兵权,后来由于冯治安的力保,才慢慢地得以重新执掌军队。

        与之相比,萧振瀛与冯玉祥之间几乎就是死敌。到老冯正式就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后,曾派手枪队搜杀萧振瀛,原因就是萧不但不予“合作”,还到处告他恶状。而萧振瀛则以为,国破如此,你一边在公开场合口口声声大喊爱国抗日,一边私底下还偷偷摸摸惦记着要重组老西北军,以与中央分庭抗礼,实在不顾大体,所以我该告的状要告,该说的话还是要说。

        后来六战区被撤销,除了仗打得过于糟糕以外,与萧振瀛在蒋介石面前进言亦有不小关联。

        全面抗战以来,冯玉祥战绩虽不怎样,然而在国民党内的形象一直是最坚决的主战派,如果这个最坚决的主战派兼六战区司令长官都能站出来说句话,对挽回张自忠的声誉无疑会起到别人难以替代的作用。

        冯玉祥会帮这个忙吗,以前可能不会,但现在一定会,除了他要借重韩复榘,不能驳其面子外,也需要重竖老西北军掌舵者这杆大旗。

        这是张自忠必见的第二人。

        果然,在收到韩复榘的请托后,老冯便毫不犹豫地给蒋介石写了封亲笔信。

        在这封信中,他破天荒地用了一个典故,这个典故不是出自《三国演义》,却是出自《圣经》。

        没办法,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没有赎罪忏悔这一说,《三国演义》里对不忠不义只有一种解决办法——杀,不是他杀就是自杀。

        比较起来,还是老外有人情味。

        在《圣经》中,耶稣的徒弟彼得前来告状,说他老是被人欺负,他为此一直隐忍不发,如是者三,已经宽恕了对方七次。

        他问师父,还需不需要再宽恕下去。

        这是一个很无厘头的问题。

        耶稣真是伟大,他继续无厘头下去。

        宽恕七次就够了吗,不够,我对你说,不是七次,要70个七次,也就是490次才行。

        冯玉祥是基督将军,不是佛教将军,其实类似的说法,在佛经里面也能找到。

        老冯建议,宽恕张自忠,因为后者有良心,有血性,只要叫他继续带着队伍打日本,一定会尽其本分。

        应该说,后面这句话,确是冯玉祥发自肺腑之言,老西北军这么多战将,他看人还是挺准的。</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一寸山河一寸血3·落日孤城,小说《一寸山河一寸血3·落日孤城》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一寸山河一寸血3·落日孤城 第二十章 哪里才是我的彼岸(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