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TXT下载>>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 第二十三章 我们都得不怕死才行(4)TXT下载

    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 第二十三章 我们都得不怕死才行(4)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二十三章 我们都得不怕死才行(4)

        正待往担架上抬时,他又醒了,还喘了口气,说句话让周围众人皆哭笑不得——咦,我不是死了吗?

        往山下送时,大家起了分歧,军医是专家观点,认为受伤时血没流出来,得放放淤血。

        怎么放呢,抬他下山时,头得朝下。

        可是担架兵不同意,不行,山坡太陡了,师长会吃不消的,这样做,我们也不忍心。

        军医拗不过这些当兵的,最后还是头朝上抬下了山。

        俗话说得好,没心没肺,福大命大。送到后方一诊断才知道,李仙洲是一脚踏进鬼门关,再差一步就拔不出来了。

        子弹从他的左胸部进去,从背后出来,属于典型的对穿过,这种情况下的存活率微乎其微。

        可这“微”偏偏就让李仙洲给碰上了。

        子弹穿过身体的时候,正好他在呼气,子弹从肺叶中间一穿而过,并未伤及肺脏,否则绝难逃一死。

        李仙洲并非没心没肺,躺在医院的时候,他还想着士兵对自己的好。

        蒋介石给他写来亲笔慰问信,又赠送五万元养伤费,后面这笔钱他分文未动,都买了药品送给自己的部队。

        李仙洲刚刚受重伤抬下去,南怀化东北制高点1200高地就再次被日军突破,板垣不断投入兵力,企图以这一高地为突破口向全线扩展。

        坐镇大本营的卫立煌对此看得清清楚楚。

        板垣要对我进行包抄,彻底打断他包抄之念的,只有运用反包抄。

        此时在中央区域的两边,一左一右已经建立了守备兵团。卫立煌的用兵方略是,先依靠郝梦龄在中央夺回南怀化,将板垣压制在云中河盆地,然后用守备兵团包围板垣并最终予以击溃。

        显然,最大的关键是夺回南怀化。

        郝梦龄得令后,接连组织两次肉搏反攻,但均未能收复1200高地。

        需要劲旅相助的时候,郑廷珍独立旅来了。

        郑廷珍是河南人,此前他专门在车站上拜别了老母。

        趴在地上,咚咚地磕头,因为他知道,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了。

        遥望家园,郑廷珍拔剑誓言:不打败日本,我们一个也不回来,外战光荣,哪怕是把队伍拼光拼净也值得。

        一语竟然成谶。

        在郝梦龄的督阵下,郑廷珍旅开始再次发起反攻,但连续四次都未能克复。

        郑廷珍见状,亲赴前沿指挥,不幸头部中弹,成为忻口战场上第一个殉国的旅级将官。

        郝梦龄指令团长接替,结果这个代旅长又再次阵亡。

        意识到情况严重,郝梦龄重新为郑廷珍旅指定代旅长,同时筹划新的大反攻。

        为了确保反攻成功,郝梦龄决定亲自到前线督战,师长刘家骐自愿随同前往。

        参谋处长反对他们亲往,因为此时前线情况已不同以往。

        整个战场都打到了白热化程度,一团很快就会变成一营,甚至一连,每天退下火线的官兵高达数千人之多。

        军、师长此时前去,实在太危险了。

        郝梦龄说一定要去,这是任务,也是本分。

        到得前沿团部,才发现果然不能不来。

        原定拂晓前发起反攻,但时间到了,郑廷珍旅那边却还未见动静。

        郝梦龄心急如焚,感到必须再去郑廷珍旅进行督促。

        团部一名指挥官立即上来劝阻:去不得!

        从这里前往郑廷珍旅,必须经过一段被日军火力封锁的小路,这条路有20多米长,日军在高地死角处架设轻机枪进行扫射,此前,已有包括传令兵在内的20多人牺牲在这条路上,堪称“死亡通道”。

        听得此言,周围的部下幕僚也都众口一词,希望郝梦龄不要亲犯其险。

        这个说,最好是不去,实在要去,也需晚上通过,如此危险性会小一些。

        那个道,写个命令,派人送过去岂不一样。

        郝梦龄反复斟酌,还是认为有亲临的必要。

        今天的大反攻十分重要,谁能坚持到最后五分钟,谁才能得到胜利,郑廷珍旅新丧正、代两位旅长,不亲自督促岂能让人放心得下。

        随同的参谋处长见郝梦龄执意要走,请其先在团部休息一会儿再说。

        郝梦龄摇了摇头:我们不是来休息的,快走!

        参谋处长情急之下,便顺口扯了个谎,说参谋长有电话过来,让郝梦龄去洞里接电话。

        郝梦龄摆了摆手,你们接,我去。

        大家面面相觑,只得继续随军长前行。

        打了这么多年仗,郝梦龄不是不知道前面的危险,但是此时他整个头脑里全是大反攻,早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遍阅史书,这一刻,他也许会想起许多人,许多事。

        古来勇将,郝梦龄独推二人,一为汉将马援,一为魏将庞德。

        马援都五六十岁了,白胡子一大把,完全是退休养老的年纪,可他说不行,边境还不安宁,我得去摆平,而且我就算死,也得死在疆场,用马皮包一包送回来,怎么能躺床上等待儿女服侍呢,那该多憋屈。

        相比之下,庞德年轻,可也是个不信邪的主。当年曾抬着棺材板去与武圣关云长交战,一箭就射中了对方前额,使得蜀军对其十分忌惮。

        马援“裹尸而还”,庞德“抬棺决战”,都是朝着胜利,同时也是奔着死亡而去的。

        死,每个人都要面对,尤其是军人,所谓“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再说战役已到如此残酷程度,全军唯一能凭恃的无非就是勇气二字,如果你要士兵无贪生之念,作为将领,自己就得有必死之心才行。

        高地上窥视的日军终于发现了他们,开始用机枪猛射,但起先有惊无险,众人穿过“死亡通道”,眼看就要上坡了。

        这时随行的参谋处长更加感到不安,他最后一次拉着军长小声说:还是进洞听一下电话吧。

        郝梦龄能够听得出部下的弦外之音,回了一句:我们都得不怕死才行!

        继续往上爬。

        翻过这座山坡,就能看到郑廷珍旅的阵地了,反攻能否成功,皆在此一举。

        子弹跟踪而至,大家赶紧趴下隐蔽。

        等枪声稍息,郝梦龄第一个站起,他太心急了,恨不得马上到阵地上去发号施令。

        弹雨骤至,死亡突袭,这位中将军长忽然腰部连中两弹,摔倒在地。

        身后的刘家骐急忙上前救助,喉胸部也中了三颗子弹,但他倒下之后还能勉强坐起。

        卫士和部下幕僚们趴在地上,射过弹雨之后,才把两人拖过来,抬往团部。

        抬到团部后一看,郝梦龄已经咽了气。

        此时,他的部下刘家骐气息微弱,也已不能说话。

        团部处于前沿,无法有效救治,于是再往军部抬,未到军部,刘家骐就半途气绝。

        至此,不到两天时间,军长、师长、旅长、代旅长相继战死,全军上下无不痛哭失声,作为前敌总指挥的卫立煌闻报亦大为震撼。

        郝梦龄生前曾经说过,如果要使我们这个民族能永存世上,就一定要付出代价,虽然我自己不一定能亲眼看到民族复兴的一天,但可以先为之而牺牲。

        他终于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在“裹尸而还”、“抬棺决战”后,将继同学韩光第之后,与刘家骐等人一起进入民族英雄的忠烈祠。

        花开花落,春去秋来,他们倒下的那一刻早已化为永恒。</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小说《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 第二十三章 我们都得不怕死才行(4)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