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TXT下载>>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 第九章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3)TXT下载

    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 第九章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九章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3)

        但据西北军元老闻承烈向人透露,其实这是秦德纯在其中大做了文章。

        闻老久历人世风霜,一双老眼果然是雪亮透彻。

        另外诸如“萧在军中,手头很大,跟将领们拜把子,拉关系”,以及萧振瀛“言过其实”等流言,除了松室、齐燮元之流不停煽风点火外,也同样少不了秦德纯的一份功劳。

        作为身边亲信,秦德纯的话自然更容易为宋哲元所接受。

        结果就是如此,萧振瀛的事情办得越成功,对同殿称臣的二军师秦德纯的威胁就越大,特别在萧“失宠”之后,秦更不容许萧有翻身的机会。

        在国人性格深处,某些丑陋总是一再重复。

        翻翻史书,其实我们从来都不缺智慧,只是这些智慧大多不是被放在治国理政、抗御外侮上,而是被大量地用在了给自己人下绊子上。

        此非千古以来之悲耶!

        萧振瀛有功不得赏,更不得用,真真假假为他抱屈的人就来了。

        新任天津市市长张自忠亲自来到香山,陪着萧振瀛一住就是五天。

        五天里,张自忠一直在重复着一句话:宋哲元做得太过分了,我看不过去。等着,两个月之后,我要不让他滚蛋,就不姓张。

        萧振瀛哭笑不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武人都喜欢学着政客搞计谋了。你张自忠的这一手,我会看不出来吗。无非就是要利用我萧振瀛,达到对付宋哲元的目的。

        吃萧振瀛这碗饭的,要在春秋战国时那都是标准的纵横家,一般人在他们面前比划这个,纯属班门弄斧。

        当着张自忠的面,却还不能这么说,萧振瀛只能拿早已过时的兄弟大义来推托。

        大家都是兄弟,不能这样。为了国事,为了义气,我甘愿牺牲。

        见萧振瀛“死不改悔”,张自忠又去串联冯治安和赵登禹,几个人秘密找到萧振瀛,吵吵着要推他为首,举兵倒宋。

        萧振瀛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万万使不得。

        不是说没有力量倒宋。事实上,当时萧振瀛只要愿意,倒宋是很有把握的。除了张、冯、赵之外,29军的骑兵部队都是原来的东北义勇军,那是当初萧振瀛招抚过来的,又是他的家乡子弟兵,只要他登高一呼,自会应者云集。那样的话,宋哲元是抵挡不住的。

        可是如此一来,29军内部骨肉相残不说,更会引狼入室,使华北丧于日本人之手,而这是萧振瀛无论如何不愿意看到的。

        鉴于继续留在华北处境尴尬,萧振瀛便以去京开会为由,向宋哲元辞行。临行之前,他流露出想留在南京的想法。可是宋哲元马上打消了他的这个念头。

        不行,你不能留中央,甚至不能留在国内,只能出国。

        潜台词就是,我无法用你,别人包括蒋介石也不可用。

        此时的萧振瀛痛苦至极。也许他在内心里还曾寄望过宋哲元能挽留他,未曾料想对方不仅无此表示,还非要逐他出国不可。

        29军,心血所铸成,到头来自己却被第一个鸟尽弓藏,扫地出门。这就是一切有功之臣的必然结局吗?

        也罢,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无论欢笑还是眼泪,到最后或许全都会失去。

        确实是我该走的时候了。

        临行之前,萧振瀛唯一放不下的还是这支军队和华北之安危,尤其“举兵倒宋”一说令他后怕,所以他要最后给宋哲元留一个安内御外之策:

        29军诸将,可令张自忠在前,刘汝明殿后,冯治安居中,如此应变,可保无忧。

        这是萧振瀛苦思多日才设计出的一个用人方阵,也可以说是他留给宋哲元的最后一个“锦囊”。</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小说《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 第九章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