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鏖兵台儿庄TXT下载>>鏖兵台儿庄>> 第一章 历史背景(4)TXT下载

    鏖兵台儿庄: 第一章 历史背景(4)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一章 历史背景(4)

        由此可见,在国民政府的抗日国防战略中,徐海地区始终为其重点防备地区,这是因为它具有成为连接未来抗日南北两大战场枢纽的重要战略地位。

        战争之开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军阀终于按捺不住侵略野心,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7月17日,蒋介石发表了著名的“庐山谈话”,指出中国已临“最后关头”,宣布如果战端一开,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7月26日,日本利用与我华北驻军“洽商和平”之机完成了增兵计划,随即发起大规模攻势,到29日,占领平津地区,华北要地相继沦陷。

        8月初,日本政府抛出《日支国交全盘调整纲要》和《日本和平条件》,以苛刻的条件威逼中国停战投降。对此,蒋介石发表声明,指出平津之战只是战争之开始而绝非战争之结局,全国人民要“一致决心,共赴国难”,并号召全军将士“和平已经绝望,只有抗战到底”。8月7日,国防最高会议决定:全面抗战,采取持久消耗战略。12日,国防最高会议及党政联席会议商决抗战大计,并推举蒋介石为陆海空军大元帅,以军事委员会为抗战最高统帅部。

        8月13日,中队对上海日本驻军发起淞沪会战。时逢日本海军正欲在华东开辟新战场,双方一触即发,战争不断升级,历时3个月,战况空前激烈。中国参战部队达70余万人,而日军亦不断从其本土、台湾、朝鲜等地调兵增援,并从华北战场抽调其主力部队投入上海作战。最后,日军从杭州湾、金山卫偷袭我军侧背成功,终于得以占领上海。我守军在日军追击下,逐步后撤,接连放弃两条既设国防作战线,退守南京。

        12月7日,南京保卫战开始。我军以新败而未及整理之部队无力抵御猛进之日军,13日南京终于陷落,日军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至此,中日双方在华东战场的较量以日军付出惨重代价后取得胜利而结束。

        与此同时,在北方战场,日军板垣师团于8月6日进攻南口,我汤恩伯十三军等部队奋起反击,激战至26日,汤军向安阳转移,南口之役结束。9月中旬,日军第一军沿平汉线两侧南进于10月底占领河北全境。11月,日军攻占河南安阳。日军第二军第十师团沿津浦线北段向南发动进攻,于10月3日占领山东省西北重镇德州,尔后停兵休整,等待新的作战命令。

        9月上旬,日军分兵两路攻入山西,遭到我第二战区部队的激烈抵抗。在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指挥下,晋军与其他抗日部队互相配合,在山西形成了团结一致抗战的局面。领导的八路军在平型关一役中歼敌1000余人,使日军遭到了侵华战争以来第一次失败,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10月间,我正面守军在八路军的有力配合下,在忻口一线坚守阵地20余日,成功地阻止了日军的攻势。日军最后不得不改变作战计划,从正太路进攻娘子关,威胁我忻口守军侧背,我军被迫后撤。11月8日,太原失守,太原会战结束。

        12月16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国民书》,对前一阶段战事作了战略总结,指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壁垒,以制敌之死命。”①</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鏖兵台儿庄,小说《鏖兵台儿庄》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鏖兵台儿庄 第一章 历史背景(4)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