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元明(28)
元明(28)
明思宗见詹尔选答得如此振振有词,强按住怒火,又转换一个话题道:“你在疏言中讲到一切苟且之政,什么叫苟且之政?”詹尔选道:“加派。”明思宗道:“加派,这是因为现在到处起贼匪,动乱平息后就可以停止加派。你还有什么话可说?”詹尔选道:“搜括抽扣也是苟且之政。”明思宗道:“这是军国之需,又不是用来给宫中自用的。你更有什么话好说?”詹尔选道:“就是捐助也是苟且之政。”明思宗道:“我是要他们自愿捐献,何尝是强迫?”
当时,明思宗声色俱厉,在场的大臣们都十分害怕,但詹尔选词气不挠,据理力争。结果,明思宗气愤已极,干脆以詹尔选欺罔皇上,命锦衣拖下。詹尔选叩头道:“臣死不足惜,皇上若听得进臣的话,于国家有利。即使不听,亦可留待以后思量。”明思宗愈加发怒,命下都察院议罪。诸大臣纷纷为詹尔选求情,都没有用,詹尔选终于被削籍为民。
(取材自《明史-詹尔选》)
79.私愤杀首辅
明末社会动乱,朝廷为了巩固政权,军费支出十分庞大。明思宗对国库日益空虚而国用不足十分担忧。
首辅大臣薛国观为明思宗出了个主意:借助。也就是向各级官吏、皇亲国戚、宫豪商贾借钱。薛国观说道:“陛下只要下一道命令,国库很快就会充盈。各级官吏那里,臣可以负责,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但是皇亲国戚方面,非陛下独断不可。”明思宗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果真为此发了一道诏令,还命薛国观具体负责这件事。
武清侯李国瑞是孝定太后兄弟的孙子,孝定太后是明神宗的母亲,是明思宗的曾祖母。李国瑞同他的兄弟李国臣不和,李国臣一气之下跑到明思宗那里诡称:“父亲留下的资产值四十万,臣应当得到其中一半,今请捐助给国家充作军费。”明思宗开始有点犹豫,但想到薛国观说的“非陛下独断不可”的话,便派人向李国瑞借四十万,并限期追缴。
李国瑞其实根本交不齐四十万那样一笔巨款,有人便向李国瑞出主意,要他藏起一部分金银,把家里房子拆了,把家具什物拿到街上变卖,这样便能证明的确没有什么钱了。嘉定伯周奎还到明思宗那里去替李国瑞求情。明思宗以为李国瑞是存心违抗圣旨,便削去了李国瑞的侯爵爵号。李国瑞由于害怕,不久得病死了。
当时,许多皇亲国戚都十分危惧。恰在这时,明思宗第五个儿子得了重病,于是,一些皇亲国戚便串通宦官宫妾,散布流言说,孝定太后升天后被封为九莲菩萨,已经在责怪皇帝薄待外戚,诸皇子的命都要保不住,现在已降灾到皇五子身上。
不久,皇五子便死了。明思宗听到宫中流传的九莲菩萨的事,十分惶恐,为了弥补过失,急忙封李国瑞的七岁儿子李存善为武清侯,还将已经收缴国库的钱还给了李存善。因为是薛国观出了个借助的主意,才发生现在这样的事,明思宗便怪罪薛国观,寻找机会要惩罚薛国观。
果然不久,有人向明思宗举报薛国观接受御史史范和侍郎蔡奕琛的贿赂。明思宗当面问薛国观有没有此事,薛国观辩护说是有人陷害他,根本没有此事。明思宗大约只是给薛国观一点警告,并没有深究下去。
到了崇祯十三年六月,阁臣杨嗣昌离开京师督征时,常有奏章到京师,明思宗便令薛国观拟圣谕,薛国观将旨拟好后,明思宗认为圣旨拟得不好,让五府九卿科道议薛国观的失职罪。掌都督府魏国公徐允祯、吏部尚书傅永淳等人不知道明思宗的意图,议的罪很轻,只是让薛国观离职闲住。明思宗本来还以为科道会提出薛国观的罪名,不料,给事中袁恺反疏论傅永淳是挟私怨打击薛国观。事情越弄越离谱了,明思宗一气之下,将袁恺的疏章摔到地下说:“这算什么纠疏!”于是干脆下令削去薛国观的首辅职务,放他回老家为民。
薛国观明白自己是在“借助”问题上得罪了皇帝,现在皇帝是借机削掉他的职务,但万没有料到皇帝后来还要杀他。那是在第二年的八月初八,监刑者到了薛国观府上,薛国观见诏使都穿着红衣,脱口道:“我死期到了!”听完诏书,回到房里,薛国观便上吊自杀了。有明一代,首辅大臣被杀的只有两个,除了嘉靖朝的夏言,第二个就是薛国观。
(取材自《明史·薛国观》)
80.心口不一
崇祯十六年三月,明思宗召集大臣们商议国事。当时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接连攻破了襄阳、荆州、承天等城,明皇朝岌发可危。
明思宗流着眼泪对大学士吴甡说道:“卿当年在山西镇守带兵,很有一套办法,看来这次要你到湖广去督战了。”
吴甡领命,回家仔细研究了一番,便向明思宗上了一个奏章,详细说明了自己的计划,提出要带领三万精兵,分别驻扎在从南京到武昌一带,以阻止农民军南下。
明思宗当时只想着湖北的战况,心里是要吴甡到湖北去,现在读了奏章,觉得与自己的意思不合,很不高兴,便不理睬吴甡的奏章。
吴甡见明思宗不批奏章,又摸不透明思宗的意思,便要求当面说明自己的计划。于是明思宗只得在文昭阁召见吴甡。
一见面,明思宗就说,你需要的兵这么多,一时难以调拨,况且南京离湖北隔得这么远,不必退守。
吴甡解释道:“河南的左良玉跋扈得很,督师杨嗣昌曾九次向他借兵,他一个兵也不拨出来。臣不如杨嗣昌,更指挥不动他。督师无兵可督,还当什么督师。至于南京虽离湖北很远,但从襄阳顺流而下,要来攻打也很容易,应该设兵兼顾,这不能说是退守。”
大学士陈演素与吴甡不和,此时在旁说道:“督师出任,所督所抚的兵都是你的兵,你都有权指挥。”吴甡道:“是啊,我请求要兵,正是因为现在没有兵可督可抚。难道让我一个人去打仗么?”
于是,明思宗命兵部发兵。兵部尚书张国维提出将唐通、马科及京营兵共一万拨给吴甡指挥。不过,张国维补充说,这一万兵士现在正在北征,要等到敌退后才可以调用。
于是,明思宗要吴甡稍等一段时日。吴甡认为时机不可失,一再向明思宗讨兵。明思宗说:“不要急,再等一段时间,敌兵退了,就可以腾出兵力来,你一个人又不能去杀敌!”
过了一个月,首辅周延儒也出任督师。早上接到任命,傍晚就出发了。大学士蒋德璟对户部尚书倪元璐说道:“陛下心里是想叫吴甡早点出发,嘴上虽然叫他不要急,不过是试试他的。你看,周延儒是个聪明人,接到命令当天就出发了。吴甡得罪皇上是无疑了。”
吴甡没有兵,迟迟不肯出任。兵部所拨唐通的兵,大学士陈演又以关门不可无备的理由没有拨给吴甡。直到五月,吴甡不得已只好带了随从上任。
在出发的前一日,吴甡设宴慰劳他的随从,明思宗特地派内官赐银牌赏给吴甡。
不料,在吴甡出发的第二日,明思宗忽然下达诏令责怪吴甡迟迟不出任督师延误时机,要吴甡赶回朝廷。吴甡这才知道自己难逃罪名了,赶紧上书引罪。明思宗便顺势同意吴甡辞官回家。
不久,明思宗又对侍臣说:“我命吴甡督师,他百方延缓不肯出任,两个多月里,竟然没有一个人在我面前责怪他。”
于是,明思宗命锦衣卫宣吴甡入朝。吴甡一到京师,明思宗又命法司追究吴甡的罪责。结果,吴甡于十一月被充军往边地金齿。
(取材自《明史·吴甡》)
81.谁是聚敛小人?
明朝末年,由于战乱,朝廷银财日益亏空。崇祯十七年,户部主事蒋臣提出“新钞法”,就是每年印制三千万贯纸钞,一贯价值为一两银子,这样一年可以得到三千万两银子供朝廷使用。
明思宗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于是便特地设置了宝钞局,昼夜督造新钞。纸钞印好后,让商人发卖,不料,老百姓却无人肯要纸钞。
大学士蒋德璟对明思宗说:“新钞法根本行不通,老百姓虽然愚蠢,但也不会愚蠢到肯用一两银子来买一张纸的,还是停止发卖纸钞吧。”
明思宗不听,又想了个办法.派人带着纸钞,以朝廷的名义向山东、河南的宫户强行购买大米、黄豆,数额多到百万贯,害得宫户百姓都怨声载道。蒋德璟再次向明思宗面陈新钞的害处,明思宗心里虽不高兴,但只得下令停止新钞法。
不久后的一天,给事中光时亨向明思宗上奏,述说朝廷向各地追加练饷弊端很多,希望减免。蒋德璟为明思宗拟的批复文字是:“向来聚敛小人倡为练饷,致民穷祸结,误国良深。”</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