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中国历代帝王故事TXT下载>>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元明(8)TXT下载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元明(8)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元明(8)

        当时,赵普胜有个门客,很懂得兵法,常常为赵普胜出谋画策。于是朱元璋便暗里派人与这个门客交往,写信给这个门客,却故意着人把信送达赵普胜。这个门客是何等聪明的人,见信被赵普胜拿去,十分惶恐,担心赵普胜会杀了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来投奔朱元璋。朱元璋又用重金赏给这个门客,让他潜往陈友谅处去伺机说赵普胜的坏话。

        赵普胜果然是个糊涂人,门客的离去,他毫不经意。每次见到陈友谅的使者,总称自己的功劳,时时露出自以为有恩德于人的神色。使者回去报告给陈友谅,陈友谅十分忌恨,便猜疑赵普胜不再忠于自己了。加上门客的离间,陈友谅真的起了杀心。

        正巧不久前,徐达等攻克潜山,斩杀了陈友谅的参政郭泰。陈友谅便以会师的名义,自江州赶去安庆。赵普胜得知领兵元帅亲自前来,慌忙出迎,在一个叫雁议的地方登上陈友谅的军船。一上船,赵普胜就被一帮卫士绑住,陈友谅二话不说,就下令处斩了赵普胜。

        可怜赵普胜至死也不知道陈友谅为什么要杀他,而朱元璋却巧施离间计,轻易地消除了一个难对付的敌手。

        (取材自《明史·陈友谅》、《明史纪事本末·太祖平汉》)

        27.筑礼贤馆以处刘基

        元至正十九年,明太祖朱元璋攻取金华,平定括苍(今浙江省丽水县东南)以后,听说刘基和宋濂是两个很有学问的人,于是就带着钱币去聘请,刘基没有答应受聘。后来,总制官孙炎再写了很恳切的信坚决邀请,刘基才答应出来为朱元璋做事。

        刘基一到朱元璋的军营,就向朱元璋陈述了当前形势下迫切需要做的十八件事。朱元璋非常高兴,专门建造了礼贤馆让刘基居住,招待的礼节十分周到。

        原先,朱元璋因为韩林儿是宋朝后代,曾在毫州称过帝,所以也尊奉韩林儿为皇帝,并向他称臣。春节时,中书省设皇帝位向韩林儿行君臣礼,惟独刘基不肯跪拜,还说道:“韩林儿不过是个放牧的小子罢了,有什么可以尊奉的?”

        为此,刘基特地去见朱元璋,向朱元璋说:“天命早就注定南宋灭亡了,现在应是由您来攻取天下了,何必去拜那放牧小子。”朱元璋问他如何征讨攻取。刘基说:“张士诚不过是为元人防守,暂时用不着去管他。陈友谅挟持主君,威逼下属,名分不正,地盘又在长江上游,他的心里没有一天不在算计我们,应该先去攻打他。陈友谅灭亡后,张士诚的势力就孤单了,要消灭他就变得很容易了。然后向中原挺进,帝王的基业就可以成了。”朱元璋非常高兴地说:“先生有好的计谋,不要舍不得,全都说出来吧!”

        不久,陈友谅攻下太平路,占领芜湖等地,打算顺江而下,气焰十分嚣张。朱元璋召集诸将讨论对策,有的主张投降,有的说逃到钟山坚守,刘基瞪着眼一句话不说。

        朱元璋把刘基召进内室,刘基气愤地说:“主张投降或逃跑的,都应该杀头!”朱元璋问道:“那么,先生有什么好的计策么?”刘基说:“贼兵骄横,等他们深入我们防地,伏兵截击,取胜是很容易的。再说,陈友谅名分不正,我们是正义之师,上苍也会助佑我们的。振奋我们的威势,制服陈友谅,成就帝王的基业在此一举了。”朱元璋采纳了刘基的建议,设下伏兵,诱敌深入,终于大破陈友谅的军队,收复了大量领地。

        朱元璋在势力并不强大的形势下,由于能够礼贤下士,任用刘基这样的有才能的智谋之士,终于逐步壮大力量,夺取了天下。

        (取材自《明史·刘基》)

        28.崇尚节俭

        元至正二十六年,明太祖朱元璋听从李善长等人建议,准备第二年为吴王。这年十二月,下令建庙社,立宫室。营建者先绘了一幅宫室图呈交给朱元璋审批。朱元璋看了宫室图后,命令将其中雕琢奇丽的部分去掉,并对中书省臣僚说:“千古之上,茅茨而圣,雕峻而亡,都是崇尚节俭的。我奉节俭为宝,老百姓才会全力拥护我。”

        第二年九月,宫室筑成。新内三殿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左右楼为文楼、武楼。殿后为宫,前为乾清官,后为坤宁宫。六宫以次序列,都朴素不用装饰。朱元璋还命博士熊鼎编辑古人行事可鉴戒的,书于壁间。又命侍臣将《大学衍义》书写在走廊的墙壁上。朱元璋说:“前代官室,壁上多施绘画,我将这些文章书写在壁上,随时可以观看,岂不比丹青更好。”当时有人讨好说,瑞州地方出产一种文石,用来装饰地面十分漂亮。朱元璋生气地说道:“我崇尚俭朴,总担心太奢华,你不出节俭的主意,反而要导我侈丽。”那人听了惭愧而退。

        朱元璋还教育世子朱标要知道节俭。这年十一月朱元璋巡视圜丘,带着朱标同行。朱元璋命左右带朱标到农家去,看看农人家的居处及饮食器具。回宫以后,对朱标说:“你知道老百姓的辛劳么?他们终年辛苦,住的不过是茅屋草舍,吃的不过是粗菜淡饭,穿的不过是补过的旧衣,而国家的经费都是由他们供给。我想让你知道,凡居处食用,要想想老百姓的辛劳,这样你才会崇尚节俭。若是横加征敛,老百姓还怎么过日子?”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也很注意节俭。有关部门奏报造皇帝乘用的车厢及皇帝用的器物要用金子装饰,朱元璋特下命令改用钢。有关部门认为这费不了多少黄金。朱元璋对他们说:“我富有四海,当然不是吝啬一点黄金。然而我经常提倡俭约,不以身作则,怎么去约束别人?再说,奢侈就是从小地方不注意开始的。”朱元璋自当了皇帝后,还亲自到南郊去耕地,同时让皇后带领宫中的妃子及大臣们的夫人到北郊去养蚕,蚕丝用来织做专门用于祭祀的衣服。

        洪武三十年,朱元璋已经七十岁了。有一天,他到奉天殿上朝,见散骑舍人的衣裳极其鲜丽,便问道:“你这件衣服用多少钱做的?”散骑舍人很得意地答道:“五百贯。”朱元璋听了十分生气,大声道:“五百贯!农夫数口之家可以吃一年的钱,你却用来制作一件衣裳。骄奢如此,岂不是太糟蹋钱财了吗?”散骑舍人吓得冷汗直冒,不过朱元璋只是要他以后不要这样浪费,并没有治他的罪。

        (取材自《明史纪事本末·开国规模》)

        29.怨不在大

        明太祖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时候,军队纪律严明。他常常告诫他的部将说:“我自从举兵以来,从不妄杀人,你们要理解我的用意。宽柔待人,四方豪杰才会来归附。”

        但朱元璋的宽柔是有原则的,若是犯了法,则格杀勿论。攻下婺州时,当时粮食十分紧缺,朱元璋便下令禁止酿酒。朱元璋手下有位大将叫胡大海,十分善于用兵,战功卓著。胡大海有个儿子不顾禁令照常酿酒,朱元璋大怒。这时胡大海正率兵在绍兴一带作战,都事王恺要求朱元璋不要在此时杀胡大海的儿子,以免影响胡大海的作战情绪。朱元璋毅然道:“宁可使大海叛我,不可使我的法成为空话。”说完,竟亲手杀了胡大海的儿子。

        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还常常告诫他的儿子们要“宽柔待人”。

        明太祖的第三个儿子叫朱榈,洪武三年封为晋恭王。朱榈长得修目美髯,很有智谋,他曾跟着大学士宋濂学经史,又跟着大学士杜环学书法,明太祖也常常称赞他聪明。但朱榈有个缺点,就是十分骄横。洪武十一年,晋恭王朱榈奉命到他的藩地太原去。途中,因嫌厨师做的饭菜不合他的口味,便命卫士将厨师狠狠打了一顿。

        这件事不知怎么传到了明太祖耳朵里,明太祖十分气愤,便立即写了一封信,派人飞马送达晋恭王朱榈。信上说:“我率领群英平祸,严刑峻法,遇有违法的事,从来是不姑息迁就的,但我的厨师徐兴祖,跟随我南征北战二十三年,我从未折辱过他。不要以为厨师是个身份低微的小人物,怨不在大,你小子给我记住!”

        后来,太子朱标巡视陕西回朝,晋恭王朱棡随同入朝晋见明太祖,明太祖又着实教训了他一番,仍让他回藩地。这以后,晋恭王朱棡收敛了自己的骄横性情,待官属亦多讲礼了。此事传到明太祖那里,明太祖十分高兴,特意下了一道诏书给朱榈,诏书说:“以后军中大事应该报告,一般的事你就全权处理吧!”

        (取材自《明史·诸王》、《明史·胡大海》)

        30.宦官岂可预政典兵</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中国历代帝王故事,小说《中国历代帝王故事》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元明(8)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