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中国历代帝王故事TXT下载>>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宋辽金(18)TXT下载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宋辽金(18)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宋辽金(18)

        李纲于是部署已调集的诸路兵马,分三路进逼被围的太原,约定三路兵马同时进军,互相支援。但是,宋钦宗却撇开身任两河宣抚使的军事统帅李纲,亲自下诏直接指挥各路兵马的进军,结果,进军的各路兵马都被宋钦宗指挥成分割的孤军,一一被金兵击垮。李纲毫无办法,请求罢去宣抚使职务,宋钦宗于是召还李纲,派老将种师道代李纲为两河宣抚使。

        在李纲出任宣抚使期间,宋钦宗又听信了左右大臣们的意见,秘密托人用蜡丸密书送给原辽国降金的将领耶律余睹,要耶律余睹叛金作为宋王朝的内应;接着,又派人致书给已经残败,僻处一隅的西辽,约西辽共同攻金。两书都为金人所得。金人大怒,于是决策再度大举攻宋,以宗翰为左副元帅,宗望为右副元帅,仍分两路进军。

        靖康元年九月,金军攻克太原,长驱直入,宋钦宗还想议和,不断派使者去金军。金军表面上同意和谈,实际上却一直没有停止进攻。

        当时,许多有识见的大臣,都感到形势严竣,御史中丞吕好问提出,赶快调集兵马保卫京城,宋钦宗不听;李若水也上书宋钦宗,要求赶快征召勤王之师,宋钦宗仍然不听。相反的,却把李纲用“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的罪名两次降职,谪赴宁江(今云南省境内)。宋钦宗信任的兵部尚书孙傅,却迷信郭京等一批左道旁门的道士,说是凭神传六甲之法,只须七千七百七十九人’就可以生擒金兵的宗翰、宗望两大元帅;又有什么北斗神兵、天阙大将之类,竟异想天开地认为靠这批人就可以守住京城。

        两河宣抚使种师道看到真定(府路名,包括今河北省正定县及河南安阳、林县等县,治所在今河北正定)、太原两府都入金人之手,连忙下令,调西、南两道兵马立即赴京城;种师道从当时敌我双方的军事形势出发,上书主张宋钦宗退幸长安以避金军锋芒,主和的大臣都认为他胆怯了,将他从前线召还,种师道病死在京城。种师道死后,宋钦宗听信唐恪、耿南仲等主和派大臣的意见,下诏命西、南两道入京的兵马回去,这样,京师只剩下守兵七万。

        靖康元年十一月,金兵由汜水关渡黄河,直逼京师。宋钦宗这才慌了,匆忙起用李纲.任李纲为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这时,李纲正在贬谪途中,刚走到长沙,接到起用的命令,立即率领湖南勤王之师来援京师。

        到这时候,宋钦宗才下诏召集各路兵马到京师勤王,但是金人已到京城之下,派出去的使者大都为金兵擒获。只来了一支南道都总管张叔夜的部队,毕竟势单力薄。

        唐恪看到情况不妙,赶紧劝宋钦宗西幸洛阳,退守秦雍,宋钦宗表示同意;另一大臣何橹反对东迁,宋钦宗不知从哪儿又来了决心,又决定不走了,说:“如今应该死守社稷。”张叔夜从双方兵力对比出发,认为目前最好退居襄阳(今湖北省部分地区),宋钦宗也不加理会。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宋钦宗派左道之士郭京等人开城门迎战金军,这批人一出城就逃散了,金兵乘势攻破京城。宋钦宗痛哭说:“朕不听种师道的话,以至于此!”金兵第一次围城后退兵时,种师道曾经主张乘金兵半渡黄河时出兵痛击,宋钦宗没有听他的话;种师道死前主张宋钦宗退幸长安,宋钦宗又没有听。种师道从宋徽宗重用童贯、联金攻辽起,就一再反对朝廷的这个错误决策,以后历次关键时刻,都从战略上提出中肯的意见,可惜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二人,有了种师道、李纲这类人才在身边而不能用!张叔夜最后提出,要带残余兵马保护宋钦宗突围,宋钦宗犹豫不定,终于以皇帝身份投降金人。

        于是,已成为太上皇的宋徽宗,现任皇帝宋钦宗,以及一批皇室人员,全部成为金人的俘虏,京城被劫掠一空。金人带着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俘虏北归,史称“二帝北狩”,又称“二帝蒙尘”。李纲从湖南赶来勤王的军队还在路上,已经来不及救援京城了。北宋的历史于此结束。后来,宋徽宗、宋钦宗都以屈辱的俘虏身份死在金国。

        (取材自《宋史·本纪·徽宗》、《宋史·本纪·钦宗》、《宋史·李纲》、《宋史·种世衡》、《宋史·张叔夜》、《续资治通鉴·宋纪九十七·钦宗靖康元年》)

        二、南宋

        34.赵构登基

        北宋亡后,宋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赵构,即皇帝位,保住了南方的半壁江山,是为南宋高宗(1127-1162),成为南宋王朝的第一个皇帝。

        说到赵构的登基,还得回过头来从北宋的靖康元年说起。

        当金兵的宗望一军攻陷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后,曾经提出过议和条件,指名要康王赵构亲自为使者到金营议和。宋钦宗于是在靖康元年十一月派赵构为使者,王云为副使,前往真定议和。赵构经由滑州、潜州,到了磁州(今河北省磁县)后,驻在磁州的宋守将宗泽迎接赵构,劝阻他说:“肃王入金营,一去至今不复返,金人之话不可信,大王千万不可前往。”肃王赵桓,是宋徽宗的第五个儿子,上次金人进攻时,为质于金军,金军退兵时将他挟持回国。所以宗泽以此为教训,劝赵构不要轻易入金营为使者。康王赵构正在犹豫时,正好发生了一件事,力主康王出使金营的副使王云,被磁州百姓们打死了。原来,王云前此已经担任过一次出使金营的使者,当时经过磁州等地时,曾经劝当地郡守把城外附近百姓的房子全部拆光,将粮食运进城内,坚壁清野,守住城池。被拆掉房子的百姓们怨声载道,都把一股怨气记在王云账上。正好王云又是两次出使金军的主和派,这次经过磁州时,百姓们一方面遮道谏劝康王赵构不要到金营送死,一方面指责王云说:“这是上次主张清野,拆掉我们住房的奸细。”于是一窝蜂将王云打死。这一来,康王赵构就滞留在磁州。

        这时,金军已渡过黄河,听说康王赵构到了磁州,便派兵到磁州城下游击,打听赵构的行踪。知相州(今河北、河南省部分地区,治所在邺县,即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府汪伯彦于是派兵将康王赵构迎至相州。

        这时,汴京已经为金兵所围。殿中侍御史胡唐老对宋钦宗说:“康王奉使到磁州,为士民所留,乃天意也。臣请拜康王为大元帅,要他率领天下勤王之兵救援京都。”宋钦宗同意了。可是,这任命的诏书又怎样从被围困的京城中送出去呢?钦宗出榜招募敢死之士,招得秦仔等四人,再把诏书藏在螬丸中,让秦仔等人突围而出。秦仔等到相州,从头顶发髻中取出蜡丸包的诏书,康王边读边哭,军民都为之感动。钦宗拜康王为兵马大元帅,陈遘为元帅,宗泽、汪伯彦为副元帅,命他速速动员河北的全部军兵,救援京都。这一年的十二月,康王正式开大元帅府于相州,分兵五路,进军到大名。这时,康王有兵万人,宗泽以二千人马与金军力战,攻破金军三十余寨。信德府知县梁扬祖又带兵三千赶到。张俊、苗傅、杨沂中等将领也都在康王麾下,兵威为之一振。宗泽对康王说:“京城受围日久,入援不可迟缓。”康王点头同意。谁知道,这时钦宗又派曹辅带着蜡丸诏来见康王,说是“金人攻城不下,正与我方议和。”要康王按兵不动,汪伯彦等人都相信金人议和之说,唯独宗泽不信。宗泽说:“金人诡计多端,这分明又是圈套。现在京城盼望援军,如饥似谒,应该立即领军直趋澶州,以解京城之围。万一敌人有阴谋,我军也已在城下。”但康王听信汪伯彦等人的话,不仅没听宗泽的劝告,反而派宗泽一人先去澶州,使宗泽从此不能参预帅府决策。救援京城的机会也随之丧失。

        靖康二年二月,宋兵马使副元帅宗泽自大名至开德,与金人打了十三仗,仗仗皆捷。于是,又上书劝康王会师京城,并致书北道总管赵静,河东、北路宣抚范讷,兴仁府知府曾懋,邀他们合兵援京。这三人都认为宗泽太狂,置之不理。宗泽不得已,只好孤军作战,仍旧节节胜利,只是兵力不足,无力驰援汴京。而兵马大元帅康王赵构听了左右的意见,却仍然按兵不进。这时,金兵终于攻下汴京,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

        这年二月,康王赵构已拥兵八万之众。已经攻下汴京的金人派遣宋中书舍人张澄拿着钦宗的蜡诏来见康王,要康王把兵权交给副帅,而后还京。康王和左右商量,后军统帅张俊道:“这是金人的阴谋,万不可信。如今大王在外面,正是天授良机,岂能自投罗网。”张俊又请康王进军,于是康王进军济州。金人企图以五千铁骑偷袭康王,也没有成功。</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中国历代帝王故事,小说《中国历代帝王故事》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宋辽金(18)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