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宋辽金(1)
宋辽金(1)
一、北宋
1.“点检作天子”
宋太祖赵匡胤(960-976),在五代末期的乱世中,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北宋政权。
赵匡胤是在后唐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的。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据说,赵匡胤出生时,赤光绕室,异香经夜不散,身体上有金色,三日不变,人称香孩儿。赵匡胤长大后,骑射过人。有一次,试骑一匹恶马,马奔上城斜道,赵匡胤不防备,头触着门楣,从马上坠下来,在旁看的人都以为他的头必然碰碎,没有命了,赵匡胤却若无其事,再追上这匹恶马,腾身骑上。封建社会中,一个人成了皇帝,总有许多传说附在他身上,有些是事实,有些是夸大附会之辞,这就无法一一详考了。
赵匡胤长大后,四处漫游,曾经住在襄阳的一座庙宇里。庙宇中有一位老僧善于推算预知之术,厚赠给赵匡胤一笔钱,叫他往北走,认为必能得到成功。赵匡胤于是北上投奔周太祖郭威,成为郭威手下的一名战将。
周太祖郭威,出身贫寒,了解民间疾苦,能够保持节俭生活,虚心纳谏,革除弊政,在他统治的地区出现了一种安定的局面。郭威死后,他的义子郭荣(原名柴荣),继承帝位,是为周世宗。郭荣能继承周太祖的善政,并且亲自带兵征战,致力于统一中国的大业。后人因为周世宗原来姓柴,又俗称他为柴世宗。赵匡胤在周世宗手下,立过不少战功,深得周世宗信任。
周世宗在显德六年,亲自带兵北征辽国,出兵节节胜利。北征途中,阅四方文书时,看到一个袋子,里面装有一块三尺长的木头,木头上有五个字:“点检作天子”。这时,周世宗的殿前都点检是周太祖的女婿、大将张永德。点检是掌握最精锐的禁军军权的官职,周世宗不免心中有些疑虑,后来,周世宗病了,回到京师汴京(今河南开封),便调张永德离开军职,改任宰相。而任用资历较浅的赵匡胤为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
不久,周世宗病死,他儿子郭训年七岁,继承帝位,是为周恭帝,周世宗的皇后符后成为皇太后。赵匡胤兼任归德军节度使。这时候,镇、定二州报告北汉与辽国合兵南侵,符太后便根据宰相范质、王溥等人的建议,令赵匡胤率禁军诸将前去抵御。
五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谁掌握了兵权,谁就拥有国家权力,周世宗死后,主少国疑,京城中已经谣言四起,将士不安。所以赵匡胤带领大军到了离汴京二十里的陈桥驿时,军中懂得天上星相的散指挥使苗训看到天上太阳下又有一个太阳,黑光摩荡了好一阵子,便对赵匡胤的亲吏楚昭辅说:“这是天命,天子要更替了。”不久,这些话就传遍军中,将士们互相商量说:“如今主上幼弱,我等出死力破敌,有功劳也无人知道,不如顺应天命,拥立点检作天子,然后再北进。”都押衙李处耘便把将士们的意思报告给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归德军掌书记赵普,话还未说完,将领们带着刀进来,喧哗着说:“军中将士们共同定议,要拥立点检为天子。”赵匡义于是对将领们说:“人心如此,与天命相同。你们如果能严厉整饬军士,不让他们趁势抢劫。都城百姓心安,四方自能安定。你们电可以共保富贵。”赵匡义这样说,是鉴于五代时后周太祖郭威拥兵代后汉为皇帝时,在京城纵火大掠的教训。大家听了都答应严格军队纪律,,并共同商量联络其他拥护赵匡胤的将领,通宵安排拥立新天子的事。
第二天清晨,赵匡胤尚在醉卧,将士们已经披甲执兵,集合起来,将领们逼进赵匡胤的住所,由赵匡义、赵普两人入寝室向赵匡胤报告将士们要求拥立他为天子的情况。赵匡胤起来后,看到主要将领们都带着兵器,露刃环立在屋内说:“诸将无主,愿立太尉为天子。”并且立即将象征天子服装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大家环拜于四周,高呼万岁,并且扶赵匡胤出门上马。赵匡胤揽着马辔,对诸将说:“你们要立我为天子,我有号令,你们能听从吗?”诸将都下马说:“唯命是从!”赵匡胤说:“太后和皇上,我北面而尊奉他们;朝中大臣,都是和我比肩而立的同僚,你们不得侵犯宫阙、侵凌朝贵;对朝廷府库和士庶之家,不得抢掠。听从号令的有重赏,违背号令者斩。”将士都一致同意。于是,赵匡胤上马,派客省使潘美先回汴京向大臣们说明情况,然后整军回京,一路秋毫无犯。
京城朝廷中文官们自然大都是忠于周世宗及其皇位继承人周恭帝的,所以得到潘美所传赵匡胤已被拥立为天子的消息后,乱成一团。宰相范质拉着另一宰相王溥的手说:“在辽兵入侵的仓促之间,遣将不当,是我辈的罪过。”意谓不应该派赵匡胤执掌全局的兵权。范质指甲嵌入主溥手中,几乎出血。王溥吓得连话都说不出了。个别准备部署兵力抵御赵匡胤的武将,也被支持赵匡胤的将领所杀。
赵匡胤带着将士们回到京城,命令兵士们回到各自的营房,自己则退归原来的公署,去掉黄袍。过了一会儿,支持赵匡胤的诸将簇拥着范质等文官来到他的公署,赵匡胤呜咽流涕说:“我受世宗厚恩未报,为六军所迫,一旦至此,实在愧对天地,也不知怎么办好!”在旁的一个将领按剑厉声说:“我辈无主,今日必得有天子。”范质等文官互相看看,不知所措。王溥首先降阶拜见赵匡胤,范质不得已,亦下拜。两位宰相都承认赵匡胤为天子,大局就此定了。
因为兵变不合皇帝登位手续,所以接下来就由宰相们出面,效法尧舜禅让,补办一个周恭帝禅让天子位给赵匡胤的手续。待召来文武百官,办好禅让手续后,赵匡胤便正式即皇帝大位。原来的幼主周恭帝改称郑王,符太后改称为周太后,迁居西宫。因为赵匡胤原任归德军节度使,驻在宋州,所以定国号为宋。赵匡胤便成为宋太祖。
以上故事,是根据正史所记的史事如实写下。后人对正史所载赵匡胤乃被迫参加兵变一事则颇多疑问。他们认为,辽国与北汉合兵攻周一事,并不见于《辽史》,《宋史》上后来也只说辽兵自退,那么,这一导致赵匡胤掌握全局兵权的消息本身就可疑,很可能是出自赵匡胤的预谋;又如书写“点检作天子”的木头从何而来;等等。不过,宋太祖后来对殿前都点检这一职务也相当忌讳,初登基时,还任命慕容延钊担任过此职,不久就将慕容延钊调任他职,此后,殿前都点检一职就空着不再授人了。
赵匡胤当天子后不久,就将过去反对他主管禁兵的侍御史郑起降职外放为西河县令。另一位反对他主管禁兵的右拾遗杨徽之,赵匡胤想找个借口把他杀了,其弟赵光义(避宋太祖名讳,赵匡义更名为赵光义)说:“杨徽之忠于周室,杀之不祥。”所以只将杨徽之降职,出为天兴县令。
五代时朝代更换动辄杀掉原来的皇帝,赵匡胤能善待周太后和恭帝,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此后的历代宋朝皇帝大致都能善待周世宗的后代。《水浒》中所说柴世宗(即周世宗)的后代小旋风柴进,家藏丹书铁券,即使犯了死罪也能得到宽赦,其历史根据即由此而来。
(取材自《宋史·本纪·太祖》、《续资治通鉴·宋纪一·太祖建隆元年》、《续资治通鉴·宋纪三·乾德元年》、《新五代史·周本纪·太祖》)
2.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赵匡胤即帝位后,论功行赏,拥戴他登基的将领们都分掌京师禁兵,或者任为掌兵权的节度使、指挥使等,京师以外各镇原来就握有兵权的节度使们,只要是表态拥护他当皇帝的,一律官职照旧,有的甚至升职;对于那些反对他的节度使,则出兵征讨。
到建隆二年,即宋太祖即帝位的第二年,宋太祖的主要谋臣赵普,就向宋太祖提出,他身边执掌京师禁兵的老朋友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兵权太重,宜授以其他职务。这些人都是拥立宋太祖当皇帝的功臣。宋太祖说:“这些人绝对不会背叛我,卿太过虑了。”赵普说:“臣也知道他们不会背叛。但是以臣的观察,他们统御部下的才能不足,就恐怕一旦他们的部下作乱,胁迫他们为非,到那时候他们自己就做不了主了。”宋太祖是过来人,一听就明白了。
过了几天,宋太祖召赵普从容谈论天下大事。宋太祖喟然叹息说:“自从唐末以来数十年间,为帝王者经历了八姓十二个君主,朝代更替频繁,抢夺皇位的人络驿不绝,战斗不息,生民涂炭。朕想息天下之兵,建长久之计,应该怎样做才好呢?”赵普说:“陛下考虑及此,乃是天地神人之福。’节镇兵权太重,君弱臣强,是天下不安的根本原因。如能逐渐消弱臣下的兵权,则天下自安矣!”宋太祖说:“卿不必再讲了,朕已经明白了。”</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