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中国历代帝王故事TXT下载>>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秦汉(70)TXT下载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秦汉(70)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秦汉(70)

        141.黄巾大起义

        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暴发了黄巾农民大起义。起义领袖张角,打的是“太平道”的旗号,传道已有十余年,徒众遍天下,所以,张角在冀州起事之后,天下响应,起义军都戴上黄头巾作为标帜,故称黄巾大起义。汉桓帝、汉灵帝多次杀戮、禁锢儒生,重用一批全无从政修养的宦官,宦官们的亲友子弟,广泛窃居州、郡刺史、太守,割剥百姓,最后发展到卖官以荼毒天下,至此,人民终于表现出自己的力量。

        汉灵帝朝廷中也还是有些清醒的人士,例如郎中张钧就上书汉灵帝说:“臣窃以为张角之所以能兴兵作乱,万民之所以乐于随附张角,其根源都在于十常侍①①据《后汉书·宦者列传》,汉灵帝身边重用的,官居中常侍的宦官,共十二人。名字是: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硅、高望、韩悝、宋典。这里说“十常侍”,大约是举其成数。多放父兄、子弟、婚亲、宾客为州、郡刺史、太守,竟取财利,侵掠百姓;百姓之冤,无处可告,故谋议不轨,聚为盗贼。宜斩十常侍,悬头南郊,以谢百姓;并派遣使者布告天下。如此,用不着出兵而大寇自消。”汉灵帝把张钧的奏章给身边的常侍们看,这些宦官头子们马上都免冠、赤脚、磕头,提出自己入洛阳诏狱,并出家财以助军费。汉灵帝立即下诏,全都穿戴官帽、官鞋如故。汉灵帝还骂张钧说:“这真是一个狂人!十常侍当中难道一个好人也没有?”御史根据汉灵帝的意图,马上诬奏张钧学黄巾道,逮捕拷问,冤死狱中。

        汉灵帝派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俊带兵讨伐黄巾起义军。皇甫嵩就是那个自愿列入“党人”名单的度辽将军黄甫规的儿子,所以不但是将门后代,而且从小受到儒学的严格教育。不久,他们就镇压了黄巾起义。但是汉灵帝信任宦官以及张榜卖官,都一切如故。原信都令严忠游说皇甫嵩道:“如今宦官群居,同恶如布,上命不行,权归悻臣;昏主之下,难以久居,不赏之功,谗人侧目;如不早图,后悔无及。今天下积恨于宦官,而将军手握重兵,如能乘此机会,尽诛宦官,代汉而兴,南面称帝,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皇甫嵩说:“上天不佑叛逆之人,我要谨守臣予的节操。即使有谗言,不过放废罢官而已。保住好的名声,死后依然不朽。我不敢听你说的这些反常的话。”严忠见自己之说不用,于是逃亡。皇甫嵩虽然没有听严忠的话,但严忠这样类似战国游士人物的出现,说明两次党锢之祸以后,儒生们的心态正在发生变化。

        汉灵帝继续听信宦官们的主张,决定天下每亩田收税十钱,以修官室、铸铜人。乐安太守陆康上书谏劝,宦官们将陆康用囚车押送洛阳下狱,经过其他官员解救,陆康罢官回家。不久,汉炅帝又封张让、赵忠等十二名宦官为列侯。这时,全国继续到处发生农民起义。侍中刘陶上书提出“当今要急八事”,基本观点认为天下大乱,皆由宦官。上书以后,宦官们对汉灵帝进谗言说:“如今四方安静,州郡并没有上书说有盗贼,刘陶如何知道天下大乱的?恐怕刘陶和盗贼有来往。”汉灵帝于是将刘陶下宦官管理的黄门北寺狱,拷掠而死。类似忠谏而死的臣子还有一些人。

        自此以后,由于官逼民反,农民起义此起彼落;另一方面,儒生和儒生出身的官僚们,因为有大批忠而获咎的前车之鉴,逐渐对汉王朝失去信心,从而出现了从保境安民到保住自己宗族的地方割据倾向,这些地方割据势力的互相吞并,最后就形成了三国的局面。像西汉来年,掌握兵权的儒生们共同倾向于刘姓王朝,汉光武帝刘秀登高一呼、天下响应的局面,不再能够出现了。所以,说起魏晋南北朝几百年的分裂局面,真正的罪魁祸首,应该是宠信宦官的汉桓帝和汉灵帝这两个大昏君了。

        (取材自《后汉书·孝灵帝纪》、《后汉书·皇甫嵩朱俊列传》、《后汉书·杜栾刘李刘谢列传》、《后汉书·宦者列传》)</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中国历代帝王故事,小说《中国历代帝王故事》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秦汉(70)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